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习村乡村振兴先锋任宗斌:彼之所需,吾之所向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作者:郭佳丰/山海望乡调

1月13日,山海望乡调研团来到了徐镇镇的东习村。在这里,我们采访到了一位有着光辉事迹的人物——现年57岁的任宗斌支书。任支书的生活经历十分丰富,他在1980年入伍,当兵26年,42岁退休,42-53岁在部队返聘。53岁的时候回到家乡。任支书谈到,26年的兵役经历,极大地磨砺和锻炼了他坚强执着、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遇到任何困难,不抛弃不放弃。

而任支书的光辉并不局限于他的个人魅力,在与他的交谈中,我深深地被他与他的乡村振兴故事所吸引。任支书的家乡是黄河滩区,30年来一贫如洗,经济状况发展存在很大的滞阻。于是,那时的任支书便在心里树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他要改变家乡,他要振兴家乡!

可是振兴家乡何谈容易?任支书回乡之初,便创办了农村农业发展公司,以种植蔬菜和养猪养鹅等农业种植养殖为主要项目,可是第一年的收入十分惨淡,亏损了40万元,说到这里,任支书也无奈地摇了摇头。可是任支书有一股独特的“任劲”,这股在军队中磨练出的韧劲让他咬着牙坚持了下去。终于从2017年到2019年,这三年任支书公司的业绩可谓节节高升。任支书谈到这里,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一个人富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大家也能依靠这个公司一起富起来,家乡父老都能富起来!”任支书的这一番话让我的鼻子一酸,实现乡村脱贫和振兴的道路何其漫长,可是任老却可以始终不忘初心,将人民群众放在自己心中的第一位,可其实他也只是一位普通的人民群众,但正是因为他的博爱,才让生活改善的春风吹进了千万家。

我和任支书走在田野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任支书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就实现了个人的先富裕,从而去带动整个东习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呢?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调研团此次来到这边想要探讨的一个重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总结各个村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作为借鉴。

任支书则结合了他自己从商的经历和我分享了他关于乡村振兴的经验。首先他认为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中国乡村经济形式的特点,努力发展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汇聚所有村民的力量来共同建设乡村,起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任支书还打趣地向我感叹起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他提倡人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跟着时代潮流的改革就容易“激流勇退”,要学会抓住“互联网+”这一契机,结合农户自己生产的产品打造品牌效应。而宣传工作做到位之后,任支书又有些语重心长地说道:“其实现在农村的产品都很好,就是卖不出去。”我回答道:“是因为销路问题吗?”任支书点了点头,销路问题目前是困扰东习村商品输出的一大难点,受交通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任支书说他决定依旧以互联网为跳板,借助各大网络商品购买APP实现农村商品价值的提升。任老知道许许多多的知名APP,这样让我不禁敬佩这真是一位时髦的乡村振兴先锋。

任老走着走着就谈到了人才问题。他说,自己当年之所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去追逐建设家乡的梦想,是因为这件事情在东习村确实是前无古人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村民一起投入到振兴乡村的奋斗路上。对于东习村来说,前无古人的时代已经过去,后有来者的时代即将到来。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充分挖掘在乡村振兴这一领域具有前瞻性和能力的人才和企业,起到带头作用,以先富带动后富。

我看着任老,心中思绪万千。“先富带动后富”,这是一句多么响亮的口号,可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践行甚至去冒险?任支书做到了,他的勇气正来自于他对于身边人的牵挂,小小的挂念像微弱的烛光,聚合在一起就成为了帮助整个东习村富裕的明亮火光。任老说,我们不能光靠着国家政策“苟延残喘”,自力更生才是唯一出路。国家政策向下沉,而乡村民众应当向上看,大政策总有顾及不到的小细节,因此彼之所需,正是吾之所向,正需要我们这样的平民群众去填补。

敢吃苦,敢吃亏,敢为人先,这样的一位“任三敢”,乡村哪里需要他,人民哪里需要他,国家哪里需要他,他就勇往直前地无私奉献。和任老的一番谈话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关于乡村振兴的经验,更是如何为人处世的高尚风骨。我希望,山海调研团队虽然只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员,但是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青年或者团队投身于这份事业,以年轻无畏、朝气蓬勃的姿态去攻克乡村振兴每一步路上的艰难挑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04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红色基因并教育同行,听实践队员讲述他们的故事!
红色基因并教育同行,听实践队员讲述他们的故事!2020年8月8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两支实践队伍(蒲公英团队与永信班)在抖音展开了一次有关“以红色之名,与教育同行”的直播。据悉,本次是两只队…
身兼重任,何惧前路艰险
7月30日,为寻找身边的榜样人物,结合疫情期间王岩峰同志所从事的工作对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党员的职责与义务。今天下午,对疫情期间积极服从工作安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王岩峰先生进行了实地…
韩公祠拜一代文宗,广济桥上赏潮听涛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全面复苏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体会我们家乡的古建筑风采及其文化底蕴等潮州特色,以及增加团队间的凝聚力,新“韩”路护江队全体队员整装出发,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潮州名景——韩…
党员志愿者——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本报社(记者董怡楠)“有党旗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力量”,中国的抗疫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离不开政府的努力尽责、医护人员们的冲锋陷阵、百姓们的支持配合,更离不开驻守在基层党员志愿…
榜样的力量——社会进步之基
7月28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榜样人物寻访”暑期实践小队进行了最后一次采访活动。和前几日一样,在采访榜样人物前,团队小组成员们做足了充分的准备。采访小组成员们提前联系好榜样人物,并将前往榜样人物…
安阳工学院汇聚各力 相约盛夏 贡献青春力量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关于组织开展安阳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在带队老师的领导下,…
疫情防控——走在披荆斩棘的最前端
7月27日,榜样人物采访记者通过线上采访的形式,深入了解在疫情期间,吴小宣女士在村内的工作,为村民的付出。吴小宣,党员,现任洲滨村代理村长,从事行政工作三年。在疫情期间,她主要负责守卡口、宣传、帮…
走进西辛庄:扶贫乡村新硕果,引领振兴新潮流
1月14日下午,山海望乡调研团来到了濮阳市的西辛庄。这是濮阳市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典型成果,更是其余贫困村庄可以借鉴的一个优质示范。高楼鳞次栉比,我们乍一看以为是走进了大城市。而走近一看,才发现原…
追寻习总书记足迹,聚焦基层脱贫攻坚:走进贵州花茂村
追寻习总书记足迹,聚焦基层脱贫攻坚:走进贵州花茂村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特别是在此次疫情的严峻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更是不能怠慢。为深入了解基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情况,工商管理…
E行天下-赴三井村实践团对三井村复工复产的影响进行走访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疫情对三井村村民复工复产的影响,山东理工大学“E行天下-赴三井村实践团”于8月8日下午对临沂市郯城县三井村的村民就此问题展开调研。实践团成员就村民们的年龄、职业、疫情对工作情况的影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