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大帮扶 张家坪村变了样——访问张家坪村民

来源: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杨芳

(通讯员:杨芳)湘西群山深处的边陲小山村,发起红火的乡村游,脱贫致富,奔向幸福的小康之路。2020年8月7日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张家坪村暑假调研团走访了张家坪苗寨村民,旨在深入了解当前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政策给张家坪村带来的变化,探索乡村合理发展之道,促进家乡持久发展。

张家坪村藏于大山深处,距洗溪镇政府7公里、县城33公里,共3个村民小组,下辖10个自然寨,共301户,1096人。其中贫困户101户,404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收入渠道单一,该村近1/3的群众仍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如今,国家精准扶贫号召下,在湘潭大学的大力帮扶下,小山村发生了大变化,村民们纷纷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车路的开通,方便人们生活

据当地一位80几岁的老奶奶回忆,泸溪县—张家坪—八什坪车路开通方便了她们的生活。“路是几年前修好的,以前没有修路时,我们都是沿着那个山路走的,一般赶集的话,早上5、6点起床,走一个多小时到场上(镇上)。”老奶奶指着对面的路向调研团说道。以前受制于交通,当地村民去集市上采购基本上靠走,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该现象不仅仅局限于张家坪村。以前,环顾张家坪村一周,群山包围,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在调研团中本地籍贯杨队长的记忆中,这一带的人,都走田埂小路赶集。刚开始开路时,下雨天,路坑坑洼洼,一脚下去全是泥,车都不敢开进来。前几年,政府为这条路进行了改造,扩宽了路面,铺设了水泥路,不仅提高车流量,还大大提高人们劳动效率。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受限,张家坪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外界力量的推动。

湘大帮扶,翻天覆地变化

2018年初,湘大驻村工作队来到张家坪村,开启新的一轮驻村帮扶,在工作队及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张家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走访中,调研团来到一位身患残疾的贫困户高叔叔家中,他说:“湘大驻村老师来到村里,修起了文化墙,村里铺起了水泥路,为村里很多危房进行了改造,村里面貌比以前更好看了,走的路也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了,住房也更安全了。而且,老师们还经常在晚上休息时间抽空看我们,关心我们的生活,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困难,有时也打电话询问我们。”在交谈中他不断称赞驻村工作队是实实在在为村考虑,为村着想。“驻村老师带来了脱贫致富的产业,在村里种植黄桃、黄精,开展养鱼业,种起蓝莓等,丰富了村里产业,我们收入渠道增多了。”一位59岁叔叔向调研团说到,他还建议村里可以发展碰柑、经济林、药材,更好发展经济。接下来,调研团来到村里最高一户人家,一位30几岁走亲的大姐说:“村里的路越修越好了,还装起了路灯,上次过年,有人还从我爸那里称了很多肉回去,别人来这里玩,都是在农户家里吃饭,有腊肉等特色菜。”村民感叹张家坪路宽了,灯亮了,村庄更美了。他们感谢党的政策,湘大的帮扶和驻村老师的帮助。郭队长告诉调研团:“我们倡导去呼吸最新鲜的空气,看最原生态的美景,听最美的苗家故事。”现在,通过近两年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张家坪全村完满完成了“户脱贫、村出列”的任务,并正在打造乡村休闲游的“世外桃源”。

调研团听了村民的讲述,就如同亲身经历了一遍张家坪一步一步发展至今的历史,不禁为党的扶贫政策及广大扶贫一线干部称赞,相信在党的带领下,张家坪村会越来越好。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张家坪正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化为生动的现实。

(图为访问村民高叔叔照)

(图为访问59岁叔叔照)

(图为张家坪文化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文化馆,感受兰考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中心,这是对外展示自己很简单又非常有效的窗口,正大门口是焦裕禄同志的全身雕像,他那辉煌的气势,坚毅的眼神,对他所带领下的兰考人民的幸福生活的肯定。走进文化交流中…… 孙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到达兰考开启新征程

  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与扣人心弦的答辩之后,我们冲出重围顺利组队成功,虽然我们不是重点队伍,但这并不代表这我们的计划不好,我们在此之前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无奈败下阵来,但是我……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裕禄精神——人民大于天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一职时,县委组成以干部,技术员,和农民为骨干的“三害调查队”120人,焦裕禄同志亲自带队,徒步跋涉5000余华里,掌握了关于兰考危害的大量第一手……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桐树下聆听焦裕禄精神

  来到兰考我们知道了焦书记通过种植泡桐来改善兰考土壤问题,为了更多地了解兰考的历史,更多地了解焦书记的辛勤付出,我们“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焦桐树下,听焦书记在…… 李云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书记恩情永不忘

  今天,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焦裕禄纪念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焦裕禄曾说过的话,使我们对他的了解更深了一步。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

  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内涝频发,无论是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感到命途多舛,作为兰考县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吧。但就是他,焦裕禄,他不相信,立誓除三害。  焦裕禄的到来,可……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时代楷模焦裕禄

  爽的天气带着一丝丝明媚的阳光,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我们走进焦裕禄纪念园了解焦书记在兰考的日日夜夜,体会焦书记在兰考付出的心血。  一座焦裕禄的铜质头像带……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看兰考人民改天换地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50年前的兰考,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孰能想到2001年起,张庄村还是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2960多人,2014年还有754人没有脱贫,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寻访地摊经济,探求发展历程
人间烟火气,最扶凡人心。疫情下主动适应常态化防控形势,国家发出了对地摊经济松绑的信号,不久,地摊经济便火遍大江南北。为了探寻这个行业形成发展的过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疫情防控下“地摊…
西安培华学院“培华之声”脱贫攻坚社会实践队与你在宝鸡金台“乡”约盛夏
西安培华学院“培华之声”脱贫攻坚社会实践队与你在宝鸡金台“乡”约盛夏万名学子扶千村,助力金台志脱贫。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
走访地摊经济,探寻发展根源
疫情防控下,地摊经济再次重焕生机。翻炒的香味,蒸腾的暑气,挨挤的街巷……在叫卖声的此起彼伏之中,在光与影的急速变奏之中,地摊经济的崛起,氤氲出了最暖心,最可亲的人间烟火气。为了探寻地摊经济生机…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一)——王海旭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文/王海旭自7月16日起,新疆再次出现本土病例,疫情形势回弹,截止到8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547例。作为一名返疆大学生,通识学院2019级工程管理三班的王海旭,对…
安徽师大学子云端学习:保护母亲河 青年在行动
(本网讯/通讯员吴倩倩)自2020年5月底进入梅雨季节后,长江中下游就连续遭受了多轮强降雨,各支流湖泊水位不断高涨,导致多地进入汛期。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江,这条哺育了多地人民的母亲河,8月4日上午,安徽师…
“戏出精彩”——南航学子心系家乡戏曲发展
社会实践|戏出精彩——疫情影响下的中国戏曲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作为一种实时表演,与民同乐的艺术形式,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戏台、剧院等不同程度地暂停或限制…
广东学子三下乡:展现多彩乡村,感受魅力九岭
为了解脱贫前后乡村状况,展现广东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优秀精神风貌与重大成果,体现城市与乡村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在活动中亲身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忆苦思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乡村——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脱贫攻坚战成果的最佳评判标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走访人民群众,深究地摊经济 ——剖析地摊经济总况
一座城容得下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也容得下平凡朴素的摊点。它既是光鲜规整的,也是可亲可爱,热闹喧腾的。变则通,通则久,不经意间,地摊经济,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宽容地摊,接纳地摊,显现着城市的温…
湖北学子探访童氏木雕: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
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木雕文化,传播非遗文化精神。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前童古镇中木雕文化室,造访了非遗文化中木雕传承人童献松大师。傍前童古镇而生,展木雕文化之雏形前童镇的木雕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