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探访童氏木雕: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刘新雨

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木雕文化,传播非遗文化精神。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前童古镇中木雕文化室,造访了非遗文化中木雕传承人童献松大师。

傍前童古镇而生,展木雕文化之雏形

前童镇的木雕技艺早已闻名遐迩,现仍有几位木雕匠人,将他们不凡的手艺,展现在房梁、屋檐和窗沿上。

而在很早很早以前,童献松上学时喜欢绘画,但家里条件不好,只能外出学手艺赚钱,17岁的童献松开始接触木匠,当时的前童古镇只是一个拥有历史文化风格的小镇,童献松在这儿长大,跟着老一辈的师傅学习木匠手艺。据了解他有一次偶然在山上捡到个毛竹根,仔细瞧了一番后,一幅山水画就浮现在了眼前。看那木头天然的纹理,像极了河流和山脉,在这搭一块木片当做桥,很像前童。那一刻,童献松回想起前童的山水风光,曾经痴迷的绘画,断然决定回乡学木雕,要在木头上雕出前童独有的小桥流水人家。在前童古镇长大,耳濡目染,对古镇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继续学习木匠,后来又学习木雕,每一步都与前童相依相伴着。

据了解,开始做手艺人,学了手艺都要跑到外面去,到外面工厂雕刻厂找活干。而随着前童古镇的旅游开发,让手艺人能在当地开店做生意。童献松便毫不犹豫回镇开店,一直努力做,政府就选择一批手艺最精的工匠里面,给机会让申报非遗,每年有资金补助,对于做手艺的人来说能够享受到项目资金,童献松的木雕店也享受到非常多政府资助,这都与前童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图为童献松与调研员在木雕文化馆前。 启为创新团队- 童浩景 摄

整日与木为伴 “献松”奉献一生给木雕

说起童献松的木雕学习之路,是学而无涯一直在探索学习的。木雕程序多,工艺繁琐,绘图、镂空、凿眼,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这就需要吃饭的家伙“钢丝锯”给力。童献松拜师后学的第一门手艺就是制作钢丝锯。0.4毫米的钢丝上,每隔几毫米,就要四个面转着圈地打锯齿,距离要刚好,前后要对称,深浅要一致。童献松虽然有过一年的木匠基础,但做第一把的时候,用力不均,钢丝都敲弯了。看似简单,每个工艺都有学问,比如镂空弧形图案时,每一锯都要注意变换角度,掌握分寸,组装零件时也要凿凿挖挖,进行细微的调整,甚至要预三年学艺结束,童献松交出了第一件独立完成的作品,一座高1.2米的七层宝塔,果然,作品获得认可顺利出售,他在木雕手艺上信心大增,开始接触龙舟制作。俗话说,三分画线七分工,店里大气磅礴的中华龙船,花了近三个月绘制图纸。龙船以“清朝乾隆游江南”为主题,立有人物188位,龙凤呈祥图288幅,宫灯188盏,耗千余工完成,这艘“盛世龙舟”获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记者看到,仙鹤、鲤鱼……每一个窗花不尽相同,几扇小门还能开关,神龙顺着桅杆盘旋而上,鳞片龙须栩栩如生。童献松解释,龙舟上的装饰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蕴意,其昂首奋进的姿态、乘风破浪的豪情正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傲气。见组装后的样子,这活考验的就是耐心和眼力。

图为 童献松向调研员介绍作品。 启为创新团队- 童浩景 摄

传承木雕文化 谋求创新发展

童献松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了事业。他想着自己现在还比较年轻,做一些好的东西传承下来,给更多的人看到,这几年也慢慢的在拓展自己的项目。随着大时代的迅速发展,童献松也在创新自己的木雕,从前的木材已经老旧了,他就去全世界寻找新木材,如现在的木种主要是香樟木,相对并不是很贵重,取材比较方便,也相对容易雕刻,质地比较软,有香味,易保存,防蛀。还有一种是荷花木,同样是当地的材料,这种材料的锐性更好,比香樟木更加硬,更加适用一些细节,就像是龙船上的一些柱子和栏杆适用荷花木。紫檀木比较昂贵,需要进口,是红木类的品种有小叶紫檀,大叶紫檀,硬度非常高,比较难雕。

金丝楠木的风化料,通过风化后略有风霜相的楠木本体,结合上沙漠的意境,这个童老师在赋予木以新灵魂的高超水准。同样,也有非常多的精细作品,童老师表示,金丝楠木受几百年的影响比并不会使木头变脆,依然可以做出高精度的作品。

进几年电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童献松也抓住机遇,在淘宝京东开店卖货,自己也创立了平台。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前童古镇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给木雕工作室带来了不少的推广与人流。

童献松表示,在未来几年里自己也不会松懈,会一直创新探索,让木雕文化发展的更好,传承的更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戏出精彩”——南航学子心系家乡戏曲发展
社会实践|戏出精彩——疫情影响下的中国戏曲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作为一种实时表演,与民同乐的艺术形式,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戏台、剧院等不同程度地暂停或限制…
广东学子三下乡:展现多彩乡村,感受魅力九岭
为了解脱贫前后乡村状况,展现广东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优秀精神风貌与重大成果,体现城市与乡村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在活动中亲身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忆苦思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乡村——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脱贫攻坚战成果的最佳评判标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走访人民群众,深究地摊经济 ——剖析地摊经济总况
一座城容得下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也容得下平凡朴素的摊点。它既是光鲜规整的,也是可亲可爱,热闹喧腾的。变则通,通则久,不经意间,地摊经济,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宽容地摊,接纳地摊,显现着城市的温…
解疫情困局,立地摊经济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实体行业受到重击,国民经济遭到重创,失业破产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如何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经济活力?如何解决普通人吃饭的问题等?是国家和政府面临的紧要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疫…
湖南工程学院“三下乡”:青春扶贫·益暖家乡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
“珍馐美馔,一味相传”——工学院走进中国传统美食
“珍馐美馔,一味相传”调研七月,我们在行动。“家乡传统美食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暑期实践活动。美食,是沟通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国有句古谚语叫…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一)——岳凡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近日,新疆疫情形势出现回弹,截止到7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9例。作为一名返疆大学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工程管理二班的岳凡深知只有家乡人民众志成城、携…
地摊经济知多少,问卷调查集数据
经过十几天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对地摊经济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对于群众对地摊经济的了解程度仅仅停留在调查访问中。为了解人们对于地摊经济的看法,2020年8月7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疫情防控下…
“珍馐美馔,一味相传”调研
“珍馐美馔,一味相传”调研七月,我们在行动。“家乡传统美食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暑期实践活动。美食,是沟通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国有句古谚语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