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戏出精彩”——南航学子心系家乡戏曲发展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赵拓 尹晨

社会实践|戏出精彩——疫情影响下的中国戏曲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作为一种实时表演,与民同乐的艺术形式,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戏台、剧院等不同程度地暂停或限制营业,戏曲所受的影响不言而喻。出于对戏曲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小队决定于暑期对成员所在地戏曲行业受疫情影响情况,以及戏曲在抗疫中所做的贡献进行一次调研。

利用假期分散优势,遵守不跨省,不跨市原则,小组成员们分别在陕西(秦腔)、河南(豫剧)、北京(京剧)、山东(茂腔)、浙江(越剧),对自己的家乡特有的戏曲文化进行了调研与探访。在团队的精心策划下,队员们的实践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他们或通过线上渠道提前联系多位相关从业人员,并与之进行交流学习;或安排线下访谈活动,更深入地了解学习戏曲文化;或进入戏曲爱好者群聊进行问卷调查、采访周边戏曲爱好者等等。通过调研,小队成员们对戏曲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疫情期间戏曲的变迁有了新的认识。

让我们走进每一位同学的调查成果,体会他们感受到的戏曲变迁!

陕西——秦腔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秦腔朴实中带着豪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古老而丰富的文化瑰宝。组长罗梦清同学有幸采访到齐爱云老师。齐爱云老师于2003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又在2005年被评选为秦腔四大名旦,在全国举办过巡回演出,是不折不扣的秦腔名家。

在采访过程中,齐老师讲述了她与秦腔的故事:最初对于戏剧的喜爱,后来如愿走上戏剧之路,在学艺的过程中历尽艰辛,用刻苦训练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水平,得到名师熏陶后成长,最终获得今日的成就。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演员对于自己事业的热爱与痴迷。即使在年岁渐长,伤病困扰之下,依然坚持到基层演出,并时常做出老戏新演的创新。这些都无不体现一个艺术家对于文化传承的担当。

在问及疫情期间的戏曲表演的变化时,齐老师说道:“作为戏曲人,从前辈里留下的传统,就是每当国家有难,很多人都会进行义演,然后资助需要帮助的人。有人写词,有人编曲。创作有关于防疫知识的普及的戏剧,告诉人们如何去防护,向人们传达必胜的信念,歌颂在这次疫情期间的每一个逆行者等等。”这使我们看到,在国家面对困难和挑战之时,无数戏曲人的默默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出一份力,担当起一份责任。

河南——豫剧

豫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组员王宁同学,以其新颖的视角,选择采访了一位豫剧爱好者——河南新乡首批援鄂护士李俊珊。李俊珊护士在武汉当值的时候,曾与一名患者约定,在她康复的时候,为她唱豫剧送别。豫剧与她的抗疫故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李护士的讲述中,我们团队得知了她们在援鄂医疗队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其中有一项就是和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会存在障碍。“与一些八九十岁的老奶奶老爷爷们交流确实有点困难,因为他们说的都是武汉那边的方言,我们就是听不懂,有时候就是会有沟通上的障碍。”李俊珊护士这样说道。

最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情绪低落。为了找到共同话题,增进沟通交流,李护士想到了家乡的豫剧。她给患者选唱了一段《穆桂英挂帅》来提振患者们的情绪。唱词一出,病房中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人们疫情以来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放松,重拾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信心。

豫剧不仅仅是李护士与患者之间共同的桥梁,还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惊喜。她的援鄂之旅,也是一段圆梦之旅。在得知她的事迹之后,河南著名戏曲综艺节目梨园春邀请她和同行的援鄂同事们一起参加。她也如愿登上舞台,和史依弘姐姐合唱了那段曾在病房中鼓舞大家前进的《穆桂英挂帅》。

北京——京剧

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是中国和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的传承,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组员李尚鸣、李江鹏,通过采访京剧教师田佳茜来了解在疫情期间京剧的教与学。

众所周知,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各年级各学科,都在积极地推行线上教学。“网课”成了一时的热门词汇。在面对采访时,田老师表达了对于网课的认可,却也提出了京剧教学的不少限制。“京剧的线上教学,现在还局限于纠正和回复作业。孩子在家里录下来唱腔,录下来视频,我来纠正。我觉得网课值得开发,但是怎么开发才能让京剧这个东西融入网课,我觉得这是比较困难的。”田老师这如是说。确实,京剧作为一门艺术,不局限于对错,而是舞台的气氛和感染力,这原是京剧的魅力所在,却也成了随时代发展,互联网的振兴,京剧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技术人员、京剧艺术传承人等等协同努力,能找出解决的方法。

山东——茂腔 与 浙江——越剧

组员王宸与周逸蓉都选择了去探访调研民间剧团的现状。在对地方剧团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不管是地域特色较为鲜明,流行于部分地区的茂腔,还是拥有“中国第二大剧种”之称,流传度更广的越剧,地方剧团的发展形势都不容乐观。疫情期间不能聚集,也就不能演出,对于行业的冲击不容小视。剧团虽然得到了政府的不少补贴与支持。但是成员的普遍老龄化,戏曲缺乏有效的宣传等问题始终在困扰着地方剧团的发展,在疫情期间,这样的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探索,了解了疫情期间戏曲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戏曲行业在疫情中的变化与发展。我们也衷心的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与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戏曲文化,使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创新,更好的发展下去,让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6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化娱乐看发展

文化娱乐看发展现代社会,市民文化娱乐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内文化娱乐方式与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城市在人民文娱方面地发展,7月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与发展

以教育看发展为了更多维地感受家乡变化,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队员们前往家乡的高中母校以及周边学校,向老师们、同学们调查现在学生比例……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疫情复工复产调研

疫情复工复产调研为了积极响应号召,顺利开展实践活动,2022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队队员通过走访调查和网上查找资料的形式对疫情恢复后……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生态变化看国家发展

生态变化看国家发展2022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队队员们前往家乡生态保护走访、调查、记录,并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深度了解家乡的生态发展……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防疫先进事迹采访

2022年7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队队员们前往社区志愿者站了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先进个人的事迹,通过工作者了解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抗疫故事和国……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交通变化,国家发展

交通变化,国家发展——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6月28日,“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前往家乡的交通枢纽和主干道,对现在的道路情况进行调查……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以道路变化观国家发展

以道路变化观国家发展——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6月26日,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针对家乡的道路变化进行调查,通过记录家乡道路…… 202002911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寻家乡变迁,感国家发展

寻家乡变迁,感国家发展——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为深入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意义,同时了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2020029班国情观察实…… 202002911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重电“青春筑梦”三下乡:传承科技文化,点亮乡村未来

大学生网报7月15日电(通讯员刘志远杜佳蓓钟年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青春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万…

用爱与智慧点亮未来 锦屏县第四中学成功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记者张思雨|摄影钟奎)在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的季节里,锦屏县第四中学隆重举办了以“致敬园丁,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教师节…

筑尊师重道新风尚 贵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喜迎人生首个教师节

(记者谢湘黔|摄影钟奎谢湘黔)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在锦屏县第四中学迎来了全国第…

微光支教队:欣赏古诗情韵,传承优秀文化

为更好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播,厚植文化自信,2024年9月4日-9月1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格子公益创新发展…

《交通安全法》案例鉴析 ——山东大学法学院启明社区服务团队第二次宣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通勤需求,在开车、坐车时,难免遇到小摩擦,出现小意外。交通安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

最新发布

走访地摊经济,探寻发展根源
疫情防控下,地摊经济再次重焕生机。翻炒的香味,蒸腾的暑气,挨挤的街巷……在叫卖声的此起彼伏之中,在光与影的急速变奏之中,地摊经济的崛起,氤氲出了最暖心,最可亲的人间烟火气。为了探寻地摊经济生机…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一)——王海旭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文/王海旭自7月16日起,新疆再次出现本土病例,疫情形势回弹,截止到8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547例。作为一名返疆大学生,通识学院2019级工程管理三班的王海旭,对…
湘大帮扶 张家坪村变了样——访问张家坪村民
(通讯员:杨芳)湘西群山深处的边陲小山村,发起红火的乡村游,脱贫致富,奔向幸福的小康之路。2020年8月7日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张家坪村暑假调研团走访了张家坪苗寨村民,旨在深…
安徽师大学子云端学习:保护母亲河 青年在行动
(本网讯/通讯员吴倩倩)自2020年5月底进入梅雨季节后,长江中下游就连续遭受了多轮强降雨,各支流湖泊水位不断高涨,导致多地进入汛期。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江,这条哺育了多地人民的母亲河,8月4日上午,安徽师…
广东学子三下乡:展现多彩乡村,感受魅力九岭
为了解脱贫前后乡村状况,展现广东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优秀精神风貌与重大成果,体现城市与乡村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在活动中亲身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忆苦思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乡村——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脱贫攻坚战成果的最佳评判标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走访人民群众,深究地摊经济 ——剖析地摊经济总况
一座城容得下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也容得下平凡朴素的摊点。它既是光鲜规整的,也是可亲可爱,热闹喧腾的。变则通,通则久,不经意间,地摊经济,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宽容地摊,接纳地摊,显现着城市的温…
湖北学子探访童氏木雕: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
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木雕文化,传播非遗文化精神。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前童古镇中木雕文化室,造访了非遗文化中木雕传承人童献松大师。傍前童古镇而生,展木雕文化之雏形前童镇的木雕技艺…
解疫情困局,立地摊经济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实体行业受到重击,国民经济遭到重创,失业破产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如何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经济活力?如何解决普通人吃饭的问题等?是国家和政府面临的紧要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疫…
湖南工程学院“三下乡”:青春扶贫·益暖家乡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