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溯源·飞天”社会实践团队成立于2020年,为南航校级立项团队。这支年轻的队伍旨在通过调研走访,利用访谈录撰写、文创产品设计和大学生纪录片的产出等新颖的宣传方式来表现河西走廊之瑰丽,敦煌文化之宏大。同时走访敦煌研究院,深入学习一代代敦煌人扎根大漠,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为团队成员作为年轻一代“航天人”树立远大志向,脚踏实地学习提供精神源泉!
作为一支年轻的团队,溯源·飞天团队锐意进取的同时也踏实肯干。早在暑假来临之前,团队就开始进行计划部署。由于疫情形势仍旧严峻,团队毫不犹豫地将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将团队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下的同学认真阅读安全协议书并签字,团队必须集体行动,要求全程佩戴口罩等。
7月20日至21日,团队成员分别走访了张掖大佛寺和嘉峪关关城,并有幸邀请到了佛教艺术研习者作为技术指导,团队旨在体验河西地区深邃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新媒体组组长朱宇昕走访后表示,“河西地区的文化和景色自成一体,不可复制,希望我能通过参与纪录片创作的方式将河西之美、丝路之盛传递给更多大学生。”
7月21日晚,团队来到了此行的重点——丝路明珠敦煌。“现在无论在哪里,无论条件多好,时间一长,我总会想起敦煌。”敦煌的女儿,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独自走上“时代楷模”颁奖会的领奖台,她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的“面壁者”。从清理流沙开始,敦煌研究院在七十多年间筚路蓝缕,砥砺歌行,用每一位敦煌研究人一生的奉献,续写着千年莫高的传奇。团队队长鱼滋惠牵头联系了敦煌研究院对外办事处,得到了研究院的欢迎。敦煌研究院是进行敦煌学研究的主要科研基地,“保护、研究、弘扬”是研究院的六字方针。团队来到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拜访了在此工作38年的华亮老师。华老师主攻壁画临摹,不善言谈的他在面对壁画临摹的问题时显得格外热情。华老师指出,当前壁画临摹主要有客观临摹、复原临摹和整理临摹三种类型,并且在数字化已经相当普及的今天,一笔一划的临摹仍具有其不可替代性——“艺术性是要通过临摹来体现的。”华老师向我们回忆道,几十年前研究院的生活非常清苦,甚至在八十年代都没有通电,中午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可即便是这样的环境,他和他的同事们也扎根在此,坚持下来了。“为什么要来敦煌?”面对这个问题,华老师的回答轻描淡写,“因为敦煌需要,我就来了。”
华老师带领我们走进陈列中心,他告诉我们,这里完整复原的八个洞窟中,有两个是他参与的。“一个洞窟五年多,两个洞窟做完,零零碎碎十五年就过去了。”
人生能有几个十五年?团队成员大多不到20岁,在此之前对自己的未来也不甚明了,学习航空航天似乎也只是由于一星半点的兴趣。但是来到研究院之后,看到老一辈华亮老师对洞窟和壁画的如数家珍,看到年轻一辈徐喆老师对待修复纸本的珍视,团队成员更加理解了什么叫做“素履以往,一苇以航”。作为工信部直属高校的学生,团队成员更应该将莫高精神落实在为国效力的伟大抱负中,使中国在纷繁芜杂的国际环境中,依靠自身力量立于稳固之地!
飞天的梦想,在敦煌,更在年轻一代的手中!溯源·飞天团队来自金陵,探访河西,只为将飞天的火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传播!
(文案:尹雯靖 摄影:孙昊亮、陈国强、倪茂茂 审核:朱宇昕、鱼滋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60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