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提质产业扶贫,决胜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0年7月17日前往富水镇王家楼村,结合新冠疫情对于乡镇脱贫攻坚进程的影响,致力于探索乡镇脱贫攻坚方针,并基于产业扶贫成效,探索乡镇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内生动力。
多元发展,构建旅游生态
团队成员首先前往王家楼村内进行走访调研。王家楼村位于富水镇南4.6公里处,依托自身闯王寨景区的旅游资源及临近国道的交通便利优势,在政府的引导下,免费帮助村民修缮房屋,统筹规划,构建立体化形态的“归心小镇”,这促进了该村旅游业的发展。此外,队员通过同闯王寨景区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该村旅游业计划实施“三带模式”,即“景村”、“景镇”、“景民”带动,相互促进,协调旅游业与三者的共同发展。该村旅游业收入已达到全村收入的一半左右,占据主导地位,但尚无法满足当地村民由全面脱贫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因此,该村致力于扶持其当地产业共同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剩余,带动当地产业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同时使旅游产业多元化,进而达到以旅游产业为中心,服务业为基础,构建起一条良好稳固的旅游产业链。
当然,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实践队员通过走访发现,当地旅游产业知名度较低,全季旅游人数较少,对于当地互补产业的发展促进有待加强,对此,当地旅游业仍需完善产业模式,提高产业综合实力水平。
实践队员与村支书开展访谈工作
创新改革,突破产业瓶颈
队员在同王家楼村部主任的访谈中了解到,该村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了葡萄、猕猴桃、花圃、苗木、食用菌等多种作物的种植基地和产业园。当地产业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以及税收、土地、环境等方面的鼓励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扩大产业规模,这增加了全村的就业岗位,提高了村民人均收入,从而带动了该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脱贫攻坚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但在后续的调研中实践队员发现,该村产业园已经历了多年发展,目前因为土地不足的短板而逐渐达到发展瓶颈阶段。
在扶贫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创新发展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力量不断增强的不竭动力。队员同村内支书的访谈中了解到,该村曾因土地面积不足影响了本地花圃的种植,但通过引进新品种,并且不断更新品种,更新方法,更新产业发展观念,村内的产业瓶颈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实践队员实地考察产业园
携手共进,促进产旅合作
队员在同景区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产业园在面临土地不足等问题时,部分相关产业能够逐步与旅游业达成合作,将茶业、瓜果业、食用菌业等与旅游业相结合,建立起一个供游客们“观光—采摘—代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的网状式旅游产业链,从而打破产业发展瓶颈,提高产业收入,带动周边经济迅速发展。据团队调研了解,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富水镇周围已有八个产业园和合作社与旅游局达成了协议,建立起万亩茶廊公园等新兴旅游景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践队员与前村支书开展访谈
实践团队通过对王家楼村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当地旅游生态的构建与发展,产业和旅游业间携手共进的和谐发展状况,以及扶贫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在未来的五天中,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对富水镇各村以产业为主体的精准扶贫举措进行走访,并基于产业扶贫成效,探索新时代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从而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提升乡镇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实践队员与前村支书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37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