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革命热忱传承红色精神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基于此要求,2020年7月19日,重庆大学“寻红访烈”社会实践团前往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白公馆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
(实践团成员合影)
走近遗址,感悟历史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用重金将它买下,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它和渣滓洞一并被人们称作“两口活棺材”。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等革命志士皆曾被关押于此。
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许建业烈士的雕塑,昂首挺胸,正气凛然,让人肃然起敬。沿山而上进入白公馆,一楼大厅的墙上,粉刷着“中国国民党党员守则”;二楼为牢房,门窗紧闭,每间的大小不足十平米。难以想象,在如此狭小逼仄的空间,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右侧分布着特务办公室、地牢与刑讯洞。受疫情影响,这些地点均未对外开放,但阴冷压抑的氛围令人不寒而栗。从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们感动于烈士们的一腔热忱,即使遭受了非人的迫害,也不曾背叛革命,把自己青春的热血与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解放祖国的伟大事业。这种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正是新时代青年需要的“精神之钙”。
(白公馆内院)
花红似火,精神永传
在院墙高矗、阴暗压抑的白公馆里,却有一棵石榴树郁郁葱葱,生机蓬勃。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我们了解到,这是许晓轩烈士受罚做苦工时从野外带回监狱栽下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榴花胜火,如同革命烈士一般,坚韧不拔,至死不屈。
(白公馆内的石榴树)
本次白公馆调研让实践团感悟到了革命先驱在铁窗岁月里的英勇气概和坚定信念,实践团成员任美伦表示:“面对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文化基因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价值观念等发扬光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继承先辈们的一腔热忱,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寻红访烈”社会实践团 谷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4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