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小康不小康,还得看市井烟火气里的农贸市场。
防疫形势允许后农贸市场现已重新营业,我和我的小康社会调研实践团于7月16日下午抵达市场。当时附近住客正挑选菜品,店铺摊贩各自忙碌。
实践团观察了农贸市场布局,光顾了几家生意不错的店,和商家们唠起家常。“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对吃的只求能吃饱就好,现在来杭州这么些年之后,就是希望在吃饱的同时也可以健康,有更高的追求。” 一楼水果摊的老板娘这么感叹道。也许小康社会的影响就是如此这般细水长流,渐渐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能有所改变。
提及是什么让她选择了一家人定居在杭州,老板娘直言杭州的生活环境不错,绿化等各种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然后另一层原因也是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子女能在杭州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也积极地给他们报名补习班,颇有一股穷啥不能穷教育的味道在里面。
二楼西北角的卤菜店,卤味飘香,路人垂涎。老板姓曾,原是湖南长沙人,自定海农贸市场成立以来一直经营卤菜店,店面生意挺好。疫情期间在外卖平台的辅助和消费券的刺激之下经营情况也算不错。加之农贸市场会在下半年采取减免摊位费的举措,所以曾老板没有特别大的经营压力。
偌大农贸市场,为什么曾老板家的店生意最好呢?原来曾老板有自己的经营秘笈。他插着腰,娓娓道:“做餐饮的,一定要保证食物的安全和健康,什么做的好吃就卖什么,我是长沙的,小时候就和父亲学做卤味,手艺肯定没得说,我自己吃自己做的都觉得很棒。顾客吃了我做的卤味会开心,当然回再来光顾。”此外,他也坦言,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经营忙碌,较少关注国家政策,对于实践团所提小康了解不多,但他觉得小康不是个人什么都不做就能等来的,国家建设小康社会,个人依旧要干,干就完了。
曾老板的经营之道不过是简简单单的卖最好的手艺,给顾客带去一点口腹之欢;曾老板对全面小康的概念拿捏不准,可他知道,生意人要痛快,在自己选择的路上,需要自己拼搏才能创造出幸福,只靠国家,自己什么都不做,是等不到小康的。平凡老百姓的普通思想竟与2017年10月9日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社会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谋而合。
2020年居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市井里我们了解到的小康与教育有关与勤劳致富有关。早起摸黑进货,一天睡三四个小时是农贸市场店铺老板们的常态,但在小康社会勤劳的中国人依旧会拼搏,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幸福。奋楫扬帆正当时,市井里的老板们用言语和行动告诉餐饮从业者:卖一点口腹之欢,尽一点痛快之情,可尽早迎来个体的小康家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4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