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小营故事,扬红巷精神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吴淑婷

探小营故事,扬红巷精神

为追寻红色道路,发扬红色精神,五团十四队的成员们追随毛泽东主席,踏在了他曾视察过的小营巷的土地上。

出了安定桥地铁口,我队成员走过一座石桥,这里入目即是清水绿意,来来往往的行人,充满着生活气息。我们来的早,得见几位老奶奶老爷爷悠哉地散步、晨练,这里有着与商业中心截然不同的生活节奏。小营巷里弯弯绕绕,我队成员跟随巷口导向图抵达了第一个目的地——毛主席视察小营村纪念馆。小营巷里的房子还保持着古老的样式,纪念馆也按着古色古香的模样建造,馆内院子绿意葱茏,石板路、古木台阶,进门便是毛泽东主席当年视察的雕像,看上去十分平易近人。

馆里布置分别以“西子情缘”“视察纪实”“后人忆往”“小营故事”“梦想之路”五个篇章进行,我队成员了解到,毛泽东主席察看小营巷居民的卫生工作,极大地鼓舞了杭州人民“消灭四害、卫生防病”的积极性,推动和促进了全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学小营、赶小营”的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的深入发展。从这我队成员明白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领导人联系群众,关心关注群众工作是对群众工作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能有效鼓舞群众,激起群众热情,发挥群众积极性。

之后我队成员前往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在馆内,我队成员偶遇一家公司来此团建,他们在党旗前庄严诵读入党誓词,我队成员倍受触动,同几位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不同思维层面的一些体会感受。

随后我队成员拜访了几位住在小营巷内的老人,老人们同我们说起了已故的程瑜老人,当时是卫生委员的程瑜全程陪同毛泽东主席视察并介绍小营巷卫生情况,老人们提起她的时候满是敬佩,程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做好小营巷的卫生工作,即使年事已高远离工作岗位多年仍旧不忘初心,与杭州及其卫生事业紧密相连。

走出安静祥和的小营巷,我队成员感概于小营巷对卫生事业的坚持,毛主席一句肯定,掀起了全国群众性爱国卫生事业,这就是凝聚力、责任感以及每个人爱国热情的体现。此次小营巷之行,让我队成员明白原来革命不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可以是搞好卫生工作,革命与红色属于新中国每一位投身于建设的人。

7月21日经管学院红色文化实践服务团五团十四小分队报送信息

通讯员 吴淑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1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盘绘画

绘画课我相信都是小朋友们喜欢上的,不出意外,小朋友们确实很喜欢上。不过可能是线上的原因,小朋友没有很活跃,但我在小朋友发过来的绘画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小朋友上课的用心。绘画大家……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云支教之武侯诸葛孔明

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为了规避风险等不可控的原因,我们的线下三下乡活动被迫提前结束转而在线上进行支教。对此我们都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们也迅速整理心情开始执行云支教的计划。……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小朋友今天提前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也说明了小朋友还是非常的喜欢来上课的。那么我在昨晚上课的时候,我忽然间看到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是《纪念……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线上游西安

今天是线上支教第二天,这次课是旅游课,主题是印象西安。我选择这节课的原因是在我看来,学生最喜欢出去玩耍了,如果每次上课都讲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学生会觉得无聊,现在的疫情也有……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加入追希实践队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追希队伍里不仅体验了线下的乡村支教还体验到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支教,无论是在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我都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学会了如何与同……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肩扛担当,胸怀感恩

7月17日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今天给紫欣小朋友上一堂不一样的课程——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其实,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的重要性

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二天,经过第一天的线上教学后,我明显可以更轻松的面对线上支教的考验,也可以很好的处理网络不顺畅的问题,也能时不时关心一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有没有偷偷退出……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篮球基础球性训练

第一次尝试在线上授课教学,有一种说不出心酸的感觉,好好地线下三下乡活动就突然结束了。心里带着失落感开始了后几天的线上教学,只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上课,去教会小朋友需要学……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最多跑一次”改革 余杭区领跑杭州
为了响应国家“最多跑一次”政策的号召,正在杭州市余杭区的政策落实一直跑在浙江省的前头,获得了许多跑改的实践成就。团队成员跟随他们成功的脚步,探索并学习余杭区优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经验。团队成…
直面社区基层治理问题,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严严守牢;只有守严守牢社区这道防线,…
弘扬抗疫精神 传递战疫心声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守护社会和谐安定,有无数医护人员冲在抗疫第一线,不畏艰险,连续奋战,用生命诠释责任…
疫情下农村社区基层管理模式调查探究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上下十四亿人感受到病毒的无情、但同时也看到了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感人场面,也看到了共产党员在面对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冲锋在前、个人在后的奉献精神。2020年的庚子春节…
“萤火之行”社会实践团开展国际文化常识线上教学课
7月21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萤火之行”实践团开展国际文化常识线上教学课,此次课程由实践团成员田润主讲,德州市乐陵市花园镇房家村的学生参加。课程开始,田润通过PPT为学生们介绍日本、韩国、泰…
丑小鸭还是白天鹅 ——疫情下农村社区基层管理模式调查探究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病毒席卷全国,截至7月9日,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了83160例,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在应对诸如此次新冠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全国各地基层社区作为抗“疫”第一线,首当其冲,利…
余杭“最多跑一次” 改革加速奔跑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于7月17日来到余杭区新城社区,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成效和民生满意度。余杭区自开展“最多跑一次”以来,紧紧围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优化、…
志愿助力跑改 共创和谐社区
为调查杭州市区居民对“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的民生服务满意度,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2日下午在余杭区南苑街道新城社区和余杭区南苑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针对“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跑出“余杭速度”
7月20日,为深入了解杭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效果,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社会实践团队再次启程,前往余杭区南苑街道新城社区和余杭区南苑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进行“跑改”实施效果的调查。…
7.20调研文诚控股集团,参观斟灌彩椒市场
上午九点钟,山东理工大学“振兴果蔬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自寿光华纳酒店出发前往文诚控股集团,实地调研现时代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上午十点十分,团队抵达文诚控股集团所在地,刚下车实践团便受到文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