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小区电梯,小屏闪动瑞幸“全新樱花系列上市”;一出商业街,刘昊然伴着“小蓝杯,谁不爱”露出小虎牙。近几年瑞幸的门店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继视觉中国“版权门事件”、联想5G“投票门事件”之后,瑞幸也自造了“造假门”,高喊“薅羊毛”“割韭菜”的消费者与各方媒体进入了混战。
“浑水”引洪
星巴克进驻中国多年以来,中国的咖啡市场一直没有新星出现。直到2017年,瑞幸的第一家门店在北京银河soho开业,咖啡消费市场的蛋糕开始被两头瓜分。一年之后,“蓝色小鹿”门店的数量在中国破 500大关,次年,这个数字翻了5倍。
美国数据公司Thinknum发布报告称,截止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华门店数达4910家,较星巴克同期门店数多出600家,这意味着瑞幸咖啡提前完成此前设定的开店目标。在2019年末澎湃新闻就此发布一篇“预报”:《在华门店数超越星巴克:瑞幸成下一个拼多多?》,作者认为:瑞幸太年轻,市场前期靠低价揽客无可厚非,但打造粉丝黏性需要长时间沉淀。
正当媒体观望这场咖啡行业的竞争时,瑞幸正悄然进入危机丛生的境地。2月1日凌晨,著名做空结构浑水发布做空报告,瑞幸股价盘中最大跌去26.5%。深港在线综合对浑水机构采访时,浑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表示:“之所以选择做空瑞幸,是因为当时不仅收到了匿名报告,还看到了更详尽的数据。”根据股市观察家的分析,大抵被浑水做空的中国公司有三种下场:股价出现短期波动,私有化退市而回归A股,或直接停牌退市。
2日3日晚,瑞幸在SEC发布公开回应,瑞幸咖啡否认浑水做空报告中的所有指控,计划采取适当行动为自身辩护。瑞幸咖啡称,该报告的论证方式存在缺陷,报告中包含的所谓证据无确凿事实依据,且报告中的指控均基于毫无根据的推测和对事件的恶意解释。最初该事件并未引起舆论反响,微博话题的相关访问量仅80万。2月4日开始,瑞幸股价逐日回升。中金公司对此公开发表题为《匿名沽空指控缺乏有效证据》的关于瑞幸咖啡的研究报告,对浑水提出质疑,声援瑞幸。
尽有关瑞幸的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但美国部分律师事务所已经开启了戒备状态,开始启动针对瑞幸的集体诉讼。2月10日开始,瑞幸连续发布15条“超过5%披露”的重要公告,涉及股东股权事宜。瑞幸招股书披露,瑞幸董事长陆正耀持股30.53%为最大股东,创始人兼CEO钱治亚占股19.68%,黎辉的大钲资本持股11.9%、愉悦资本刘二海占股6.75%。在刘剑事发之前的3月27日,公司董事、愉悦资本的刘二海从审计委员会退出。
承担瑞幸的审计机构安永在2019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过程中,安永发现公司部分管理人员在2019年第二季到第四季度通过虚假交易虚增了公司相关期间的收入、成本及费用,并就此向公司委员会做出汇报。瑞幸公司委员会因此成立特别委员会负责相关内部调查。如果审计调查符合安永报告内容,瑞幸无疑将迎来至暗时刻。
葬身“上市神话”
被戏称为“刷锅水届卡丽熙”“美利坚韭菜收割机”的瑞幸咖啡在2019年成了当之无愧的流量王。而瑞幸并不止步于此,自造“造假门”风暴,成为商业人士家常谈资。4月2日,瑞幸自爆”公司存在22亿元的财务造假,委员会发现,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伪造了22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当天,瑞幸咖啡股盘6次熔断,股价暴跌75.6%,市值缩水至16亿美元。
不出意外,微博话题“瑞幸咖啡伪造交易22亿#在舆论场投下了一颗炸弹。微博网友@行为艺术bo发表意见:“割洋韭菜来补贴大家喝便宜咖啡,所以咖啡要喝瑞幸。”并获得了近2万的赞同。4月3日中午,不少网友发现瑞幸咖啡APP和小程序崩了,门店的小票纸都告罄。随后,瑞幸咖啡在微博上回应:程序员正在紧急抢修中。
在#瑞幸爆单#话题中,其中一条超6万赞的评论写道:“作为消费者不考虑性价比考虑什么?瑞幸除了质量问题以外的问题是消费者该关心的吗?如果瑞幸财务造假也要消费者管,请问给我们消费者发工资吗?作为消费者失去一家如此便宜的咖啡店惋惜有什么不对吗?”另一个网友@行为艺术bo似乎也度瑞幸造假并不关心,并称: “你一杯,我一杯,瑞幸股价能起飞。”这获了5万赞数。@新浪科技发布投票#你觉得瑞幸咖啡会倒闭吗?#,其中8.4万人选择“不会”,6.1万人选择“会”,投票总数14.7万人。瑞幸董事长更在朋友圈为员工加油鼓气:“今天更要元气满满!小伙伴加油!”一场商业丑闻却莫名地成为瑞幸与“忠实”消费者的积极互动。
不过也有网友对此等行为不敢苟同,商业造假中消费者不仅仅是消费的角色。@冰室骑士坚决指责说:“如果你认同‘瑞幸在美国割洋人韭菜是民族之光’,那就不要在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是骗子、小偷、诈骗犯’的时候又愤怒地说洋人歧视我们。遵纪守法是现代文明人的标志,违法在哪个国家都是违法,更何况瑞幸的造假在美国是重罪,最高可至25年的联邦监狱囚禁。”而此番评论也得到了5万网友的支持。
舆论情形两极分化,瑞幸爆单是消费者的“温情”还是“盲目”,各方媒体在晚间纷纷给出了观点。
4月3日晚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在承认财务造假22亿后,瑞幸咖啡被意外买爆,这样的‘高光时刻’,是一种耻辱。商场如战场不假,但比输掉战斗更可怕的丧失底线。瑞幸的自欺欺人,不仅损害了投资人利益,更在折损中国企业的.海外声誉。光有幸运没有诚信,不可能长久成为市场的宠儿。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必须零容忍!”Vista看天下、中请校媒也发表了类似言论。4月5日下午,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直播过程中表示:“瑞幸咖啡本是为国服务的一件好事,老百姓和投资人都有耐心去等待,但造假导致公司濒临倒闭,而且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身处舆论场风眼,瑞幸咖啡在4月5日发布道歉声明,目前涉事高管及员工已被停职调查,特别委员会及第三方独立机构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对此严肃声明,网友@母猪的产后护理w的6.8万赞评论说:“加油!不能倒下!如果你扛过来了,以后没券我也喝你们家。”但瑞幸是否还可以继续创造传奇仍然有待观望。
“粉红”营销面具
一路打着“中国星巴克”的瑞幸在造假曝光后成了众人焦点。截至4月10日凌晨,纳斯达克交易所发布公告称:瑞幸咖啡的交易暂停状态更改为“要求公司发布更多信息”并声明:在瑞幸咖啡完全满足纳斯达克要求的补充信息之前,交易将继续暂停。#瑞幸停牌#的热搜一上,财经网就发布了对瑞幸结局的猜测性投票,约50万人中20万人推测“咸鱼翻身”,23万人选择“破产退市”与“巨额赔偿”,看来瑞幸输得惨痛。
创办仅2年多的瑞幸咖啡,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刷新了中国企业赴美IPO的最快速度,如今却是这般境地。回顾瑞幸的一路“旗鼓”,负责瑞幸广告营销的分众传媒也是引以为傲,在每次的品牌宣传中都以瑞幸为成功案例。
瑞幸与其他公司在产品端的升级并不相同,其利用充足的资本,依靠“裂变营销”带来了快速的用户增长。“邀请好友免费喝一杯”的活动、app下单的打折券吸引了不少中低层消费者。同时,瑞幸还看中了传媒的力量,在起初聘用张震、汤唯并以口号“我有我的道理”标榜受众,社交网络上也不乏宣传。这与典型互联网企业的“口碑—融资—广告”品牌增值模式有着明显差异。
如果说能让瑞幸的肥皂泡沫五光十色的是“裂变营销”,那吹起泡泡的则是瑞幸的“碰瓷营销”。所谓“碰瓷营销”指的是企业营销中的一种炒作方式,通常是弱小企业主动发声,指控行业中比较强大的企业侵犯自身权益,在引起舆论关注后,企业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2018年5月,瑞幸起诉星巴克的垄断行为,但不久,瑞幸就单方面撤诉,星巴克则回应“无意参与炒作”。《人民日报评论》认为:“中国咖啡故事注定伴随着全球化的历史继续书写。而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提升产品品质,也需要充分的行业竞争。”
在瑞幸的定位体系里,星巴克一直是明确的二元对手。星巴克于瑞幸,如可口可乐之于百事可乐,耐克之于阿迪达斯。瑞幸窥探到了咖啡市场的存量,尽管星巴克独占鳌头,瑞幸依然有机会成为行业第二或者超越其为首。从《瑞幸咖啡宣言》来看,开怼“奢侈品”“空间付费”,标榜“中国自信”的言行给广告受众推销了一个“国货之光”的良心企业形象,打造了完美IP。
在一个越来越难以接触到真相的时代,IP作为独立表达思想、立场、建树、逻辑的平台或线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瑞幸在“国货之光”IP的打造上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心理,在《企业经济》2018年03期中《国货意识消费者与国货偏见消费者心理机制的比较》中提到,国货意识消费者在移情作用下会激发支持国货的“大我”需要,具有显著的社会情绪和渐变论特质。以此看来,多数消费者依然买瑞幸咖啡“筑社会主义鸟巢”正是瑞幸IP的魔力使然。
“内容营销是当今传媒业的重要话题,媒体与受众之所以能够黏合,最重要的原因便在内容。IP恰恰是从内容营销当中孵化出来的,IP与内容营销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了品牌传播的闭环。”鲁花集团CWO初志恒总结道。这或许就给瑞幸造假后仍被“国货之光”的面具所保护的结果给出了答案,但摘掉面具后的真实面目才能决定一个企业走得多远。
瑞幸在咖啡上做的“对标”口号取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刷锅水届的卡丽熙”等戏谑称号还是不留情面地撕开面具。而星巴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情怀与高端咖啡品质的吻合使其驻足中国20余年,“秀外慧中”才是长久之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15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