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在约4小时40分钟的车程之后,我们抵达了井冈山。两天,超过36小时,辗转7个地点,在这座“中国革命的摇篮”里我们忆往昔,梦未来。
一、上井冈山为什么
滔滔赣江,巍巍井冈。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可以说,井冈山是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井冈山的斗争,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只有2年3个月,但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作为政治学院的学生,尤其是在江西学习的学生,更要亲上井冈,触摸红色痕迹,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根据实践教学行程安排表,我们将在井冈山上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碑林、雕塑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毛泽东旧居群;参观黄洋界哨口、工事遗址、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考察五龙潭生态环境,参观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吊唁曾志同志墓;参观大井毛泽东旧居。以史为镜,方可知兴替,亦可正本心。
二、在井冈山学什么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不忘峥嵘岁月,铭记先烈功勋,就要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让这笔宝贵财富传承下去。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井冈山斗争中创造的优秀革命文化,也是激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江西考察时指出的,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些要求,蕴含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指引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坚定执着追理想。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我们党才能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有力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信仰至关重要,如同照亮前路的灯,好比把握航向的舵。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凝聚力量。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以毛泽东和朱德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精英,让理想成为信仰,让脚步追随理想,千辛万苦奔赴井冈山点燃革命圣火,用行动证明了“边界红旗始终不倒”。
实事求是闯新路。井冈山的斗争,既是争史,也是创新创业史。毛泽东对根据地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政权建设等进行了大量探索创新,如三湾改编对军队的重大变革、红色政权坚持以工农兵为主体、建设红色圩场以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等,都是我们党艰苦创业的伟大实践。 中国革命分步走的战略构想,更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已初见端倪。
艰苦奋斗攻难关。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井冈山的物质条件十分匮乏,但军民同甘共苦,共渡难关。毛泽东用一根灯芯在如豆的灯光下写文章,留下了一篇篇值得传颂的文章;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在挑粮小道上踩出了一个个蹒跚却坚定的脚印;彭德怀坚持和战士们一起睡地铺、盖稻草……从领袖到士兵,大家“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度过艰苦岁月,不断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依靠群众求胜利。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使根据地在四周白色恐怖之中生存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始终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利益而战,从而铸就了牢不可破的军民团结的钢铁长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提出和颁布,集中体现了红军军民一致、秋毫无犯的新型军民关系。同时,在湘赣边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在湘赣边界建立苏维埃政权,真正做到立党为公、取信于民。井冈山人民“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从内心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这种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
三、下井冈山做什么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井冈山的山间小路,通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八角楼的灯光,映照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离开井冈山,我们要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将中国梦义不容辞地扛在肩头、记在心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48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