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中国西北享有盛名的锣鼓生产专业村,曾庆红副主席曾在此敲锣击鼓,并将其命名为锣鼓村,该村锣鼓加工业从18世纪开始,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末,这一传统手工业在上川口村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个体私营作坊遍布全村,一度出现了“女人会烧火,男人精铸铜,老人善做鼓,青年跑经营”的红火场面。7月9日一大早,启为创新团队初到陕西,便来到了文化气息浓郁的杨凌区,到有着千年历史的上川口村去探寻锣鼓制作工艺,揭开千年古村神秘的面纱。
中午10点半,启为创新团队在非遗保护顾问王智的介绍推荐下顺利进入工厂内,并受到了杨陵威风名族乐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松林的热情接待。
在刘松林的带领下,启为创新团队很快便来到了厂房内部。
“这个炼铜的过程便是制锣的第一道工序,这是空气锤和摩擦压力机,从前都是手艺人拿铁锤将铁饼砸成铁片,现在我们通过使用空气锤进行反复捶打,大大提高了制锣效率。”刘松林介绍道。只见,一位工人将一块手掌大小般的铜块放在打击台上,空气锤有规律地落下,顺着这个规律,工人如同烙饼般挪动铜块,半分钟的时间,巴掌大的铜块就变成锅盖般大小,紧接着,铜块被送到旁边那位坐在火炉面前的大哥手里,夹起,送入,关门,拿出,“黑锅盖”摇身一变变成了“红锅盖”,“锅盖”再次被放在打击台上,同样的步骤,没几分钟,一块薄薄的巨型铜片便完成了。
反复锤炼的铜片经过打磨到反光后,便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定音。古有一锤定音的说法,说的就是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音色,从前乐器作坊铸出的锣在卖出前都没有“音”,打击时只发出“闷”响。买锣的人必须说出清锣的用处和需要的音调及响度,技师根据买主的要求用轻敲的方法在锣上选好适当部位,恰到好处地对准此处猛打——冷锤。提起锣再打,就会发出符合需要的声音,而且不易变调。这就叫“开锣”。因为技师这一锤就给锣定了终身,便有了一锤定音。
接着,队员们采访董事长刘松林时,提问道,“您觉得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改革过程中,这个制锣的手工艺会不会失传,也就是完全被机器所取代?”刘松林答,“这个肯定不会,现在政府对非遗保护非常重视,给予了政策保护、资金扶持,我们的锣鼓产业也是蒸蒸日上,况且,制锣过程中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定音,是机器无法取代的,一般学徒学习2年可以陪同操作炼铜,3到4年可以上去独自操作,学习15年才可以进行定音,定音是需要熟练度和经验的,这是机器无法代替的。”
“这是曾庆红副主席曾在我们厂敲过的锣,然后就以锣鼓命名了我们上川口村,也就有了现如今的锣鼓村和锣鼓一条街。”
队员们从刘松林口中得知,几十年前,村民炼铁需要用棒槌反复捶打,现如今,工业化的厂房通过使用空气锤和摩擦压力机,提高了制锣效率,还降低了受伤的可能性;从前,锣鼓村家家铸锣造鼓,粉尘和噪音给村民们带来了不少困扰,现在制锣鼓都集中在锣鼓产业园区,离村庄较远,村民的生活舒适度大大提升;村民中有部分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传承这门技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学习这门技艺,并且想将这门技艺继续流传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40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