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采访非遗传人,探索羽扇传承新出路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李文

为探究新时代下羽扇新的传承出路,把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安徽师范大学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趁正阳仍盛,早早地来到丁政权的私人接待室,拜访三河古镇第三代羽扇传人丁政权,请教三河羽扇现今的传承面貌。

三河古镇的鹅毛扇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历经千年发展变迁。20世纪70年代盛极一时的羽扇,在电器普及的冲击下,也曾一度几近失传。如今借力于传承人、政府等多方面支持,三河羽扇再次焕发生机,欣欣向荣,并成功在2013年入围第四批安徽省非遗项目。

文化商品,市场添彩

丁政权向队员们介绍道,三河鹅毛扇在1991年工厂因管理不善倒闭后,一度被私人小作坊生产,被动等待湖南、江苏等邻近省份商人收购的营销模式大大限制。而且随着电器的逐渐普及,单一的纳凉属性让鹅毛扇失去了大量市场,使得这一技艺几近失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丁政权抓住三河古镇发展旅游的机会,一方面“产业商品”,发挥市场的传承作用。整合分散的作坊,集中资源,统一规范,提高羽扇质量,并为羽扇制作外包装,改善羽扇不易储存运输的缺点;另一方面,注册商标,将三河羽扇品牌化,提出“文化商品”的口号,强调挖掘商品的文化内涵。“商品只有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才不会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淘汰,因为只有文化是有记忆的,长久的。”丁政权感慨道。

接待室一角展览的“文化”羽扇。通讯员 何华东 摄

政府帮扶,传人发力

从“扇风的”到“非遗文化”,从“做扇子的”到“非遗传人”,丁政权表示,这些称谓改变的背后体现了当代政府对传统技艺、手艺人的尊重和重视,同时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出全民学习、共同传承的良好风尚。“一声声‘羽扇传人’传到我耳边时,社会荣誉感和责任感一同在我心底出现,催促着我不断努力。”据了解,除了财政补贴,政府还积极组织羽扇文化的国内外宣传活动,帮助羽扇技艺走出去。丁政权回忆道,这些年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大大小小近百次,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在代表安徽民间工艺家赴澳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向前来参观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介绍羽扇文化并合影留念。“那时,我深深感受到政府提供的平台是多么得重要,羽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丁政权与基辛格和李肇星的合影。通讯员 何华东 摄

同时,丁先生表示,政府的帮扶固然重要,但传承人自身的努力更是不可或缺。“传统技艺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作为三河羽扇的代表性传人,我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军人出身的他,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执行力让好的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据悉,坚守“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母亲文化”的丁政权是最早发掘三河羽扇非遗文化的识珠者。同时,丁先生是第一个将“鹅毛扇”创新为“羽毛扇”;第一个将剪纸、绘画、木雕、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羽扇的开拓者。

青年传承,校园出击

谈及三河羽扇传承的未来,丁政权用洪亮、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青年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三河羽扇能代代传承的保证。”但他也提到,传统羽扇制作的过程是辛苦且枯燥的,需要长期的细心与耐心,当代青年人很难坚持从事这份工作,羽扇这项工艺的传承问题不免令人担忧。“当青年人真正见识到羽扇的魅力、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乐趣,他们会比老一代人做得更好。”笃定的话语透露出丁政权对青年一代和羽扇非遗文化的信心。

“非遗文化要想长久传承,首先要扩大受众面,尤其是青少年。”丁政权向队员们介绍道,非遗文化进校园的计划目前处于积极的筹备阶段,记录三河羽扇历史渊源、发展流变、制作流程等具体的理论教材已经初具规模,羽扇传承进校园指日可待。“期待毕业前能上一堂羽扇文化选修课,真正见识到它的魅力。”队员杨沛昀忽闪着大眼睛说道。

羽扇教材初稿内容的部分展示。通讯员 何华东 摄

“羽扇文化的传承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力争成为非遗文化优秀的传承人。”队长李瑶瑶在团队会议上总结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2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老骥伏枥述青史,鹤发丹心照穆营
2019年7月19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滑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在万古镇穆营村走访村民,以进一步了解穆营村。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采访到了一位百岁老人。遇见老先生时,他正一个人坐在院门口编织…
膏腴之地养生灵,垂柳清河育穆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2019年7月18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滑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万古镇穆营村对当地水土情况进行调研。河流,水源,向来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依靠。实践队…
社会实践丨探求丝路文化,征服戈壁挑战
今日头条: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寻迹敦煌”暑假社会实践队伍于2019年7月28日正式启动,于2019年8月5日完整落幕,全队11人前期准备加体能训练两个月余;挑战历经9天;横跨甘肃省三个城市:兰州,嘉峪关,敦煌;…
这个暑假我和我们:各显神通,共同发力
我们各有姓名,但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姓:安徽师范大学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这个暑假我既是我,但更是我们;这个暑假我们各显神通,共同发力,只为创造更好的我和我们。一份困难…
安徽师大学子走进三河古镇,探索民族企业发展奥秘
7月17日,大雨滂沱,安徽师范大学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如期探访了三河古镇老牌民族企业富光。“此行团队成员不仅要通过实地探访,感受富光企业发展变迁;更重要的是以小窥大,…
赴宁滁城轨沿线考察实践小分队活动总结
骤雨初歇,畅饮无绪,滁州学院为期一周的宁滁城轨沿线考察实践活动也已经接近尾声。这几天在宁滁城轨的施工现场和一些未建成的站点,实践队员们度过了一段比较愉快的经历,遇到了许多热情的宁滁城轨的施工方…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让农业科技之花落地生根
8月27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三明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队深入三明市柱源村了解当地农学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在当地的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走访调查各个研究所,为了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广泛性,调查…
“联社通校,党建共建”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综合报道
为加强高校社区党组织联动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联社通校,党建共建”调研团于7月8日至7月25日前往威海市与青岛市进行了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社区、政府、高校三个层面入手,探究社校…
和你的故事
给我们小石头:有一句对不起,说了出去,但可能永远都不会受到回信……从破冰行动开始,你就是一个很活泼的小孩,在圈圈里嚷嚷着给我们介绍其他孩子的名字。在那之后,你的“活泼”就愈加明显,小小的身子却…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赴北京科技园区暑期就业实践采访(二)
2019年8月15日,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赴北京科技园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部进行了走访实践。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