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应当是什么样的?是佛系青年的虚度年华,还是有志青年的一力担当。我认为都不全是。毕淑敏说过,青春当远行。我想象中青春的样子就是现在的这般模样,作为一名师大学子,奔赴教育贫瘠地带,尽毕生所学带给孩子们知识与快乐,用心灵感受师道传承的力量。
“老师,我有点喜欢你了!”
来到古沟,与孩子们初次见面,看到的是一群真挚淳朴的少年。初次相遇时的场景似乎不是那么的友好。记忆中那天的我,面色有几分难看,没有露出一丁点笑容,手指也在空中杂乱地狂舞,扯着嗓子大声喊叫,似乎我的声音大一点,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就会小一点。缺少相关经历的我,在不久后发现自己之前的某些行为是错的。“现在孩子们只要听到‘汪宇’的名字就会马上安静,你对他们真有效!”队员们用调侃的语气和我讲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孩子们怕我,对,很怕我。我苦笑,不知道该说什么,心中的苦楚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然而最可悲的是也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老师,我现在有点喜欢你了!”这是在我上完第一节课后,一位名叫佳欣的孩子趴在我耳边对我说的。“老师,你虽然有点凶凶的,但是上的课真的超级好的!”我听闻此言,嘴角忍不住上扬,一双大眼睛也成了两条弯弯的细缝儿,心里美滋滋。
或许这就是孩子吧,你可以凶他们,你可以骂他们,你甚至可以罚他们,但只要不是无理取闹,是真心为了他们好,我想,他们的心中都会懂的。在素年锦时,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最平常的上午,这群孩子们与我的故事便在喊叫与笑容中开始了。
爱心传承,涓涓细流汇大海
“你看着才十岁吧,这么热的天,怎么不在家里待着呢?”我看到了一位年龄不大的女孩,身着绿色队服,一颗颗晶莹的汗珠在脸上拍打着,手中拿着各种文具,奔波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因为我要和我妈妈来做公益呀!”她笑着对我这样说道。
我笑逐颜开,心中却是思绪万千。
我作为一名自幼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对于农村的了解知之甚少,来到这里之后,望着一间间破败的教室,一张张充满求知欲的稚气未脱的脸庞,在感慨中国农村的现状之余,也对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增添了一份珍惜与敬畏之情。这里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们不同,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少父亲或者母亲的陪伴,他们简单、善良、淳朴、可爱,他们需要我们,他们也需要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关心与关爱,中国的教育事业也需要当代青年学子为之添砖加瓦,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日后成为一位人民教师的信念!
诚然,短短十四天的支教能给孩子们带来的知识并不多,在一些外人看来,我们可能就是带着孩子们玩玩游戏,辅导一下功课,甚至就是帮家长“带孩子的”。其实不然,我认为我在这十四天里所要做的就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团队的力量输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以及吸引社会上更多的关注目光,从而为这里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的力量过于渺小,团队的力量也不够强大,唯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到这里,关注到这里的留守儿童,关注到这里的教育状况,并且为了这里做出点实绩,这条名为“爱心”的涓涓细流才能汇聚成汪洋大海,最终迸发出势不可挡的力量。
聚散终有时,离别的时刻终究还是到来了。我走了,团队的队员们也去往祖国各地了,但我们的记忆却还留在这里,我会永远记得有这么一个夏天,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在这里挥洒汗水,有这么一段青春年华,我走在田间小路,站在三尺讲台,一路且行且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1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