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流动化和农村中小学的调整撤并,衍生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陪读教育”现象。据国家权威教育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30%多的家庭存在着陪读现象。近几年来陪读家长更趋于为陪读而举家由农村向城市迁移,他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陪读群体。家长陪读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下个体做出的行为选择。
为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的号召,丰富暑期生活,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谨遵“诚朴勇毅”的校训。8月25日,人文学院“关于农村陪读家长的生活现状调查”调研服务队前往河南省新密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访谈陪读父亲 剖析微观心理
2019年8月25日星期日下午5点左右在新密市第二初中附近居民区,访谈对象为男性,45岁,大学学历,对访谈对象进行访谈时,他正在给年幼的儿子辅导功课。他说为了孩子读书在这里买了房子,已经搬到这里十六年了。儿子学习一般,他和妻子都有自己的工作,由于重心在孩子身上,自己虽然收入和工作没有什么变化,但为了孩子放弃了很多东西,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了。谈及未来的打算,他说他会在孩子不需要他时放手奋斗事业。教育孩子要有思想和学习方法,被问及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时,他说孩子会有反抗,但他认为是正常的,自己和妻子在教育孩子上存在问题,但分歧不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在老家,自己的养老压力很大。
此次访谈数据及其珍贵,相对于女性,男性作为陪读家长的比例非常小,而且这位陪读爸爸在访谈中敞开心扉的吐露让队员倍增信心,也为此次调研的多样性和高度做了巨大贡献。
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宏观现状
2019年8月26日星期一上午7点,全员14人分别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的第二初级中学、新密第二小学、新密第一初级中学、新密实验中学四个地点及周边发放并收取调查问卷。此次调研共准备了120份问卷,经过队员们一个上午的努力,共收取36份问卷,有效问卷36份。问卷共十页,以选择题为主,卷尾有几道填空题,方便我们做定量的分析。
问卷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一、关于农村陪读母亲焦虑感、抑郁感的调研。二、关于农村陪读母亲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三、关于农村陪读母亲陪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陪读对象年龄,陪读母亲年龄、职业、身体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和丈夫的关系融洽程度,家庭关系网络,交往朋友数量和质量,社会支持(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等。
此次调研收获颇丰,意义非凡。对于队员来说,不仅加深队员对农村母亲陪读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提升队员文化素养,而且提升了参与人员的社会调研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帮助掌握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社会研究方法。再者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积累了社会经验。对于调研对象来说,此次调研客观实地了解农村陪读母亲的生活现状,得出影响该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因素,通过对陪读母亲的孩子、丈夫或者亲戚等社会群体的调查,侧面了解了陪读母亲的社会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支持程度。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归纳出农村陪读母亲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社会支持方案,进而丰富农村陪读母亲领域的研究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81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