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以“探索景德镇陶瓷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正式开始。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江西景德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驶向远方的列车,怀着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敬畏又好奇的心情,走入千年瓷器之都。
自五千年的历史走来,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无数的瑰丽文化,保留了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宝贵遗产,在滚滚历史洪流中将灿烂文明传承下去。在无数种类的文物中,景德镇——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因制瓷手艺而独树一帜。从皇家御窑厂到明清窑作群,从青花粉彩玲珑颜色四大名瓷到建国后十大瓷厂,千年以来,景德镇将瓷器从一种物件升华为一项文明瑰宝,将瓷釉的墨彩深深刻入了城市的灵魂。这古朴生香的灵魂又吸引着如我们这般的青年一代前来,揭开瓷器之都的面纱,深入探寻她背后的秘密。其中,徐家窑是目前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其始建于明末清初,在1949年后归景德镇建国瓷厂管理经营,主要烧制碗、盘、壶等日用瓷、工业用瓷和釉里红、青花、青花釉里红、单色釉等艺术瓷,并于1979年停烧。据在徐家窑工作的工人说,停烧34年后,徐家窑于2013年在原址重建复烧,并取得成功。
徐家窑是一座可容300多担坯的蛋形柴窑,整座楼房全部由原木架构,内部透气性良好,人来人往间仍能感受到一丝凉爽。在工人领头李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一楼工人们烧制瓷器的操作过程,并在一旁发现了许多出窑堆码的成品。李先生表示,判断一件瓷器的价值,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单从工艺制作难度上来讲,更讲究“一方顶十圆”的说法。
我们在柴窑的后院找到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胡文建先生,他详细阐述了方形瓷器的制作之难。方形瓷器只能是一块一块地做,然后把它们拼接起来。比如做一件方形的镶器,需要先把陶泥碾压成板状,待泥板干到一定程度后,按所需的块数和尺寸切好。接着在底板涂上泥浆一块块拼接,拼接时既要保证紧压感,又要控制好力度不让器物变形。等完成拼接后,晾干到八九成,用刀片将镶器四周修平整,坯体就算完成了。
实践团队继续与老手艺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在感受徐家窑制瓷工艺的精美同时,也深刻了解了景德古镇的魅力。后续,队员们们将继续开展调研,探索陶瓷文化。
文:高思玉
摄:刘子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