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胡亮) 7月11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南京红色基地社会实践焱南队前往南京市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进行了实地参观和学习。
从双拱门式的校园大门进入,一股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十余名二师学子从南汉口路门进,一路向北。沿着主干道到达教学楼(郑纲楼),道路两旁种满了法国梧桐,历经岁月洗礼的南大,低调而安静,内敛而大气。从校史馆了解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其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校园,肇始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由美国基督教创设的汇文书院(美以美会),其后陆续合并了基督书院(基督会)、益智书院(长老会),于宣统二年(1910年)定名为金陵大学。金陵大学初创时,校址仍在干河沿的汇文书院内(现金陵中学校址),另设鼓楼医院(马林医院)、附属中学,同时在鼓楼西侧大规模征地。
向北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民国建筑,那是鼓楼校区的核心区域——北大楼,除了宏伟的造型,一同收入取景框的便是满墙翠绿的爬山虎,南大校友、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纪念南大百年校庆的诗《钟声说》中写道:“浪子北归,回头已不是青丝,是白首。常春藤攀满了北大楼,是藤呢?还是浪子的离愁……”其实,爬满北大楼的藤蔓,就是南京乡土植物爬山虎。
南京大学北大楼即原金陵大学钟楼,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现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行政楼。它始建于1917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设计,建筑风格体现了近代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大楼中部建有一座5层高的正方形塔楼,将整座建筑分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塔楼顶部是十字形脊顶,实际上为西洋式钟楼的变体;楼体则由明代城墙砖砌筑而成。北大楼是金陵大学旧址重要组成部分,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南京大学地标性建筑,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往南走,南园有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故居,还有设立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的拉贝故居,北园有赛珍珠故居、何应钦故居(斗鸡闸)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0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