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力监护,相伴成长:访留守儿童全托学校一线教师谭源媛

来源:重庆大学 作者:五彩石暑期支教调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统称两类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办好寄宿性学校”对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性。

为了了解石柱县(留守儿童)精英学校的办学方法与困难之处,并通过实际调研对学生和老师需求建言献策,2019年7月24日早晨,五彩石志愿者对仍旧在岗的八年级班主任老师谭源媛老师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访谈。

回到熟悉的地方去是她的初衷。

志愿者正在采访谭老师。 刘禹彤 摄

谭源媛是土生土长的石柱人,而她新婚两个月的丈夫却是四川人。她坦言,三年前刚毕业的她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在她看来,精英学校是特殊的。

石柱县(留守儿童)精英学校是一所留守儿童全托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家都在几十公里外。在这里,每15个孩子中有5个单亲或者孤儿。在这里,学校就是孩子们的家。他们有的从3岁被送进来上学之后,一直到14岁初中毕业才会离开这个学校。而这11年中,陪伴他们最多的是他们亲爱的老师们。她也阐明,在这里教书的几年间,和大多数乡村寄宿学校的老师一样,她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当被问及是什么支撑她坚持下去的,她承认,这其实不算理由,和这个学校的其他老师一样,只是因为他们都自然而然地选择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监护学生的学习是她的责任。

作为班主任接手57个人的大班级是在一年前。谭源媛坦言,那个时候班风浮躁,无组织无纪律,临近期末,形势很严峻,她的心理压力很大。但仅仅花了两周时间,她就将班级打理得井井有条,制定了严明的班规,端正了学风。

这个对志愿者自称18岁的老师总是以温暖笑容示人,但谈到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时,谭源媛却说,自己不得不用严厉来伪装自己。

她说,“刚成为班主任的那段时间,为了整顿班级,我说话声音很大,嗓子每天都是哑的。而对于那些让校长都头疼的“山大王”同学,他们敏感、不愿意接受一个不熟悉的老师,我必须时刻严格要求,极具耐心地去纠正对待他们。坚持了数周,这才令他们慢慢地接受这个班级和我这个老师。

文艺汇演上正在表演合唱的学生。王翊 摄

谭源媛说,文艺汇演上的精彩演出也让她感触很深,原因是,在严格班风之外,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她坚持带领孩子们参加很多类似的活动。

她欣慰得感慨,从陌生到熟悉,每个活动孩子们间的完美配合都是对她最大的鼓励。

陪伴他们成长是她的柔软。

当被志愿者问到,为什么她能够在暑期前收到这么多孩子送的礼物时,她承认,她在严格管理的背后,藏着一颗善感的、关爱学生的真心。

她深知学校性质的特殊,理解家长们和孩子的遥远距离,主动承担起许多责任。在教学之外,她对学生的生活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学生家长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无论事情好坏,都会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交流。她笑着告诉我们,“所以家长都很挺我。”

她说她会给每个学生过生日。在学生生日当天,她会早早地到教室,说上一句“生日快乐”,并且在生日当天联系孩子父母。

每当班上同学生病时,她都会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及时送医。她坚持每周安排学生与父母视频通话,也坚持开家长会,每个月给家长写信。她说,“既然孩子们不敢要求要父母来陪伴他们,那我就创造机会。”

与学生的相处时,她强调说,“要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有自信也学会负负责任。” 她将班上最调皮的男生设立为纪律委员,面对校长的质疑时,她也十分坦荡。而事实证明,那个男生管理得很好,也做到了很好地约束自己。

曾经最调皮的纪律委员。刘禹彤 摄

访谈过程中,她指着教室墙上的装饰,向志愿者自豪地介绍学生的作品。哪个学生有什么长处,她都能清楚地说出。在给每个学生写期末评语时,她总是很认真。并不是敷衍的照抄模板、草草了事,她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平时表现,写下自己满满的期望。她说,“每个学生在我眼中都独具特色与潜力。”

学生心理状况是她的担忧。

当被问到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担忧时,她说,“我知道孩子们心里有很多负担,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坚强,要好好学习。”

谈到学生们,她的眼眶有点红红的。她说,初二是一道槛,他们明年就要面临中考的压力了,两极分化很严重,很担心他们学习没有劲头。学生们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心里有很多负担,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来陪伴他们度过迷茫期。她希望他们能够坚强,继续努力下去。

暑期学生送谭老师的礼物。王翊 摄

谭老师在收拾办公室的时候带走的是学生们的礼物。一张张五彩缤纷的贺卡代表着学生们满满的心意和最真挚的祝福。

她说,教学以来,她收到很多,也一直珍藏着很多学生的信。“在信里面,我是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那些信纸载满了学生们的心声,有学习的压力、家庭的烦恼,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那些不轻易向他人吐露的、不被家人朋友所理解的、那些埋在心底的话都被写进了信里。”

此次支教过程中,志愿者看到老师们与孩子们同吃同住,也看到了在这里坚守12年的老师的执著与赤诚之心。向老师们致敬!

关爱留守儿童,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愿一同前行,步履不停。

文字:熊莉 陈琼玲

图片:志愿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2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奇迹的缔造者》观后感
可能是因为自己早在初中时就已经看过海伦凯勒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海伦凯勒和她老师莎利文之间的故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在观看电影《奇迹的缔造者》(《海伦凯勒》)时,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看…
徐州医科大学影像学子赴五地追寻领袖足迹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实践团队开展了“追寻领袖足迹,逐梦奋斗青春”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通过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到徐州视察的足迹,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我国改革…
请回答1949~2019,聚焦70年家国变迁暑期实践团队总结
请回答1949~2019,聚焦70年家国变迁暑期实践团队总结南师大“请回答1949~2019,聚焦70年家国变迁”暑期实践活动团满完成。八位成员分别对自己所处的城市进行了调研、走访。对一家三代的视频采访感受时代的变迁;走…
乡村新模式,青年在路上
【通讯员/孙窈高双阳】“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6名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组成了“雁归航”实践队前往安徽宣城、浙江绍兴等地,开展了以农村土地的农业经济模式为主题…
《地球上的星星》
初次通过屏幕看到伊夏时,我很害怕,我害怕伊夏那不可理解的怪异行为,甚至还动摇过我坚持学习特教的决心,甚至想过:我以后的学生都是这个样子吗?如果是,那我可能接受不了,我要不要转个专业呢?也是因为…
世间再无齐天圣,唯余莲坐斗战佛
世间再无齐天圣,唯余莲坐斗战佛说到孙悟空,大家都很熟悉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这样的。。这样的。。这样的。。讲述的是一个励志的、充满正义感的故事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角色孙悟空关…
明月海藻集团生产线将原料掺渣做到无害化处理(二)
8月22日,化工安全、环保调研团小组来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明月路77号的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对海藻饲料以及海藻肥的应用情况展开调查。明月海藻集团的不仅利用海藻生产食品级的海藻酸钠,还利用提取海藻酸成…
焦桐之行——一个老兵的自述
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石器小分队”历史成就观察团为学习焦裕禄精神来到了焦桐。我们在焦桐面前留影纪念,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今天,我们要在心里种下一棵棵精神的“焦桐”。焦桐…
“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寻找建国70周年足迹调研队员孙月寒活动心得
7月28日至8月8日,我作为“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寻找建国70周年足迹小分队的一员,参与了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如皋市在教育、农业、工业等方面70周年以来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调研。本次社会…
这一次,我目送你——爱应当是双向的理解
当我目送完114名学生在自己父母、亲人陪伴之后离开学校的时候,我也渐渐明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需要互相理解的。2019年暑假,我带着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来到石柱县(留守儿童)精英学校开展为期10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