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江门8月15日电(通讯员 张佩雯)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部署的乡村振兴战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法学子组建了一支“记住乡愁”服务团——友你真好调研团,并于6月26日前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古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于活动第五天去拜访了当地的茶商罗老板了解罗氏柑普茶的历史和销售现状。
见到罗老板后,他热情地邀请队员们到店铺里,并且开始沏柑普茶,让同学们可以观摩到柑普茶的沏茶流程。
随后,队员们边品尝柑普茶,边向罗老板和当地的解说员姐姐了解罗氏柑普茶。从他们口中可以得知,罗氏柑普茶的起源是罗老板的祖先罗天池不慎得了感冒,他的妻子忙用当年的陈年柑皮煮水给他服用,他以为是妻子煮水给他泡茶,于是把陈皮汤倒入茶壶里。这才发觉是镇咳、化痰的陈皮汤,倒了又觉可惜,就啜了一口,顿时觉得淡淡的陈年柑子皮味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两颊生香。喝了几杯,便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第二天,罗天池又叫妻子煮陈皮水给他泡普洱茶。连服两天,咳也止了,痰也没了,觉得心中的郁闷仿佛被陈皮和普洱茶洗了去。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欢加上一些陈皮一起泡着喝。后来,为了方便冲泡和易于储存,他便制作了柑普茶。在他的宣传和影响下,柑普茶在良溪流传开来,之后又传到鹤山、新会、开平等地,流传至今。
而直到2008年,罗老板才正式将柑普茶推广至市场,改变过去家庭作坊制作产品只赠送亲友的方式,将近一百多年的传统产品规范化、市场化。说到这里,罗老板给队员们展示出罗氏柑普茶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书,,满脸自豪。
解说员姐姐还向队员们介绍了柑普茶的相关制作:它的主要原材料是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其选材、制作及晾晒都有其独到之处,从采摘原材料到制作乃至自然天气,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至今仍延续着传统手工制作方法。首先,将鲜采的新会柑洗干净,用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并掏空果肉,晾干;然后,将普洱茶塞实整个果囊,再盖上割下的柑皮,将果子恢复原状;把填充好的柑普茶拿到室外晒干;最后,将柑普茶一个个绑好串挂起来以便保存。由于罗氏柑普茶采用天然生晒,茶汤不火不燥,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冲泡后的果皮表层仍保持采果时的色泽。
不过,和一般的加工场不同的是,罗老板的加工厂并没有机器,一切都是靠人工。由于柑普茶的原料——新会柑采摘有时间限制,罗老板总是在农历九月初九前后开始制作,时间跨度大概两个月,请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掏果肉晾干、塞入普洱茶叶,自然晾晒,再保存,整个过程要耗时十几天。
罗老板表示,他们都是做熟人生意,几乎没有拿出去卖过,因为他们手工制作,产量不高,总是供不应求,不够卖。最多就是拿到农博会上参展,做一些品牌宣传。”讲到这里,见到队员们茶杯里在茶水已经喝完,罗老板起身拿起茶壶为大家斟茶,笑盈盈地说道:“年轻人学习工作压力大啊,多喝茶对身体好处多!”
曾经有人说,如果罗老板资金不够,可以和他合作进行产业化生产,但被罗老板拒绝了。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都坚持自己手工做,天气好,就做多点,天气不好,就做少点。如果追求产量,改用烘炉等其他制作方式,那就不是罗氏柑普茶了,罗老板说。
罗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泡着自己最爱的柑普茶。这样的故事,他自己也数不清到底给多少人讲过,但每次讲都不厌其烦,在他看来,这是祖先的智慧,是罗氏后人的骄傲。
而柑普茶不仅仅是罗氏后人的骄傲,更是江门市的骄傲。2018年春末,这门古朴的制茶技艺,已经从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升级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老板透露,电视台每年都会固定来几次,一方面是来宣传良溪古村的风景秀丽,另一方面则是来帮罗氏柑普茶做宣传。
最后,队员们以与罗老板和导游姐姐合影来结束这天的三下乡行程。
请大家期待接下来的活动。
良溪古村,柑普香溢
友你真好,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3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