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纪实感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通讯员 张荣洁
最近刚发生50年难遇特大山洪的白河县于上世纪是山大沟深的自然地理环境,曾有专家论断为不宜于人类生存的地方。环境虽然艰苦,但当地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勇敢地向贫穷和落后宣战,建成了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白河“三苦精神”,实现了从“穷山沟”到“聚宝盆”的跨越。作为白河人,经过这次实践调研,我也感受到了家乡的蜕变,白河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物资严重匮乏,遇到自然灾害手足无措的县城了,那种面对灾害临危不惧的精神让我敬畏。
作为大一学生,我是第一次参加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实践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却收获颇丰,它让我们走出校园,学习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社会实践知识。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中成员互相配合、互相理解的重要作用。
出发前,指导老师多次亲自指导,提供帮助。实践团队于陕西师范大学合影,实地调研正式开始。马嘉宏 摄
团结合作 同舟共济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多次组织小组会议,对实践调研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商讨,并商量了前去实践所需携带的物品或资料,为实践调研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实践的前期我们准备了大量资料,这些都是团队成员一边准备期末考试一边努力搜集整理资料的结果,光凭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通过分工,我们每个人都会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不拖整个团队的后腿。
团队到达白河县后,一起前往白河县委进行工作汇报。白河县委组织部、宣传部于会议室与实践调研成员亲切交流,并为调研团队安排联系相关的调研地点。胡军舰 摄
坚持不懈 克服困难
5天内我们依次对白河县的多个乡镇和机构进行了走访调研,经历着“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生活。在这几天里,团队成员都收起了自己的“娇气”,我们住着最便宜的房间,吃着最简单的饭菜,体验着社会上最朴素平凡的生活,也同时经历了苦涩与甘甜、劳累与收获。我们也许会因为新闻稿无法通过审核而气馁,但我们学会了坚持;我们也许会因为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但我们学会了调节情绪;我们也许会因为意见不合而起小争执,但我们学会了互相理解……这些经历都提高了我们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合作意识,让我们学会相互配合,也让我们学会勇敢的面对挫折,不抛弃,不放弃。
团队成员爬山去白河高级中学调研,虽汗流浃背仍斗志满满的画面。杨研 摄
深入实践 实事求是
我们先后调研了企业,学校,社区和三苦精神等多类党建基地,多方面了解了其党建与精准扶贫的状况。由于实践内容与党的政策挂钩,这就要求资料收集和整理要非常准确得当。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分工明确,包括记录,拍照,采访等方面,积极深入到每一个调研地区,实事求是地记录相关资料,不懂的问题也会向相关负责人提问。在社区调研工作中,我们会积极的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自己当地政府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面对第一次下乡的情况,我们也经历了从第一天的不熟悉到后来的熟悉掌握,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感悟三苦精神的内涵。胡军舰 摄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此次白河“三苦”党建实践调研之行,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白河县的风土人情,当地人脸上真挚的笑容昭示着她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我们了解到白河县从上世纪的“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状态到现在生态宜居城乡的转变,意识到党建在白河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以及“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对白河人民开展各项工作的影响。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离开校园,去接触社会的人和事,学习到了与学校不同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经验,增长了我们的社会知识。与此同时,来自不同学院的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们通过这次的并肩奋斗,我们的友谊也更加深厚,这次难忘的旅程将会为我们的大学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感谢这次“三下乡”活动,通过实践调研我对自己的家乡白河县的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真诚地祝愿白河县发展越来越好。相遇即是缘分,感谢所有为此次调研提供帮助的单位和个人。感谢遇见,不负相见,期待再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1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