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西地区的永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红色摇篮”,也是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重要枢纽。忆往昔峥嵘岁月,无数革命志士曾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留下他们的不朽印记。这段值得铭记的光荣往事,为永定带来了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和可观的旅游产业潜力。2019年7月18日,为了进一步考察永定红色文化的存续状况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集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实践队先后来到永定的虎西、西陂两地,亲身感受,深入访谈,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在为期一天的调研活动里,队员们一共采访了唐美章、杨银桂、王洁三人。他们或是奋斗在旅游资源开发第一线的领路人,或是与红色文化息息相关的亲历者;他们或是饱含深切的情怀,或是怀着单纯的信念,但是他们都因为对永定的美好愿景,而选择坚守在那段光荣岁月所留下的老宅里,守望着永定的繁荣发展之路。
“红色交通线弄好了,全国各地都要重走红色交通线”
在永定区虎岗镇虎西村,队员们见到了当日的第一位被采访人——永定区虎岗镇文化站站长唐美章。一身磨旧的军装,仿佛在诉说曾经从戎的岁月;而他腰间挂着的扩音器,又在表明着他虎西红色教育宣传员的职责。七月炎炎烈日下,为了给队员们呈现最好的讲解效果,唐站长坚持不打伞。汗水浸透了他的军装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角滚落,也丝毫没有让他讲解的声音减弱一分。见到此情此景,实践队的佘冬晖同学紧跟在唐站长身后,为他撑起一片阴凉。唐站长将弘扬红色文化的任务充分渗透在他工作的每分每秒,每当他带领队员们走向下一处教育点是,他便会用身上的扩音器播放《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万泉河水清又清》等经典的红色歌曲。行走在经历革命岁月的老宅之间,聆听着熟悉而振奋人心的旋律,队员们被浓浓的革命历史气氛深深感染着。
“虎岗地处革命时期信息交流的枢纽,因此,红色旅游开发的要点是红色交通线。”谈到虎西的旅游资源开发,唐站长神情激动,眼睛眺望着远方,“红色交通线弄好了,全国各地都要重走红色交通线,全国人民都要来到虎岗参观学习。”虽然虎西目前的资源开发状况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唐站长早已为虎西的未来做出了一步步稳扎稳打的长远规划。讲到虎西的未来,他的眼里闪烁着希望的火光。
“时代越来越好,我们也不能落在后面”
第二位被采访人是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的村民杨银桂。杨银桂家的祖宅称为杨公堂,1930年12月至1931年8月,中共闽粤赣边特委和红十二军部曾在他家宅子中驻扎,在这之后,这座占地面积六百余平米的老宅就成为了中共闽粤赣边特委旧址。听杨银桂说,2017年,福建文物网公布《关于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的公示》,他家祖宅就在名单之内。那时村中一栋古宅已经十分值钱,但他二话不说就把自家传下来的宅子捐给了镇政府、自己带着妻儿去村庄的另一头安家,如今只定时来杨公堂打扫打扫卫生,做些维护工作。当队员们疑惑于他为何选择放弃大宅,反而去偏远的地方时,杨银桂操着一口口音浓重的普通话,憨厚的笑着说:“抗战的时候是党和国家为我们家保住了这个大宅子,如今时代越来越好,我们也不能落在后面。”在这个夏日的早上,队员们为杨银桂的淳朴与善良而深深地感动着。
“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不负众望”
立足实际、放眼未来的唐美章;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的杨银桂;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王洁,他们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却都为了一种开发旅游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的社会使命感而选择成为老宅中的守望者。每时每刻,那些行走在老宅堂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守望者,他们的深藏在心中的那份坚守与奉献精神,无不激励着实践队员们以及无数当代大学生们投入到奉献社会的大潮中去。一个繁荣、开放、淳朴、热情的永定,这是正是一位位守望者,献给祖国七十周年华诞的最好礼物。
(通讯员 陈佩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0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