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消费方式也紧随年代的前进而变得愈来愈多。文化艺术消费作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由此,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好隹调查小分队以《大学生文化艺术消费的发展》为课题,展开了调查研究与采访。
实践团队采用了线上调查,线下专访以及校园采访的形式,深入调查研究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发展历程。
图片(1)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前期实践团队进行相对大范围的网上问卷调查,为采访做了大量的实践基础与资料准备。在网上问卷问题的设置上,上好隹调查团经过反复讨论,制定出一套相对严密的问题方案,为线下采访奠定了较为明确的问题分析方向。
针对线上调查的统计数据,实践团队总结数据上的不足和经验,进行了进一步的走访调查。通过采访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上大学的卢连生奶奶,我们发现在50、60年代的大学生们很难满足真正意义的文化艺术享受。日常接触文艺活动形式单一,局限于学校组织的集体观影和文艺演出。阅读方面,受经济条件及环境的影响,购买书籍有限。同时由于学校位置较为偏僻,参与文艺活动的途径和机会更加稀少。由此调查团成员总结得出在物质生活匮乏的50、60年代,大部分人仅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文化艺术消费更像是购买高端奢侈品。
图片(2)采访卢连生奶奶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以及对卢海生先生(1986年大学毕业)与司广宇先生(1994年大学毕业)的采访我们了解到,80、90年代大学生在文化艺术消费上的投入约占生活费用的10%-20%,与50、60年代相比较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带来这种变化最大的原因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在满足物质生活的条件下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主动追求与自身爱好和兴趣相关的文化艺术消费。由此可见当时已经逐渐形成文化艺术消费的氛围,同时物以稀为“贵”,文化艺术活动较少的年代,大学生十分渴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进行文化艺术消费。现在的大学生更是生活在文化艺术消费活跃的氛围下,文化艺术消费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常态。在课余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艺术活动,既放松了心情也提升了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成为大学生的首选消费方向。
步入21世纪,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出现了诸多变化,其中文化艺术消费占比明显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对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文化艺术活动,当今已经逐渐摆脱固有的枷锁,富有历史性、批判色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越来越少,休闲性、娱乐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呈现出井喷趋势。但这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问题。
在填写的调查问卷中有人指出“当今的文化艺术消费中有些人只关注艺术作品的表象,有时只浮躁地走形式”。文化艺术市场上作品良莠不齐,并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娱乐型的文化艺术消费形式,而教育审美类的却偏少。调查数据显示有96%的10年代大学生会选择观看电影,在市场消费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听演唱会的参与率为40%。而看戏曲、舞台剧、交响乐这类较为严肃的艺术演出的消费比重只有20%不到。这也可以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将文化艺术消费当做了娱乐休闲、打发时间的方式而逐渐失去了其根本作用。
图片(3)街访10年代大学生
图片(4)街访10年代大学生
同时,文化艺术消费也趋于大众化。一方面,文化艺术消费的大众化把文化艺术消费从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拉近到大多数的大学生面前,并贯穿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采访10年代的大学生代表时,他们大多表示听音乐,购买专辑已经成为放松身心的首选方式,甚至是成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这个层面上看,文化艺术消费的普及对于文化艺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以及艺术层面的精神意义对于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但文化艺术市场的大众化也使得大学生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认知、批判意识逐渐淡化或消解,不可避免的出现跟风消费、盲目消费的现象。调查显示10年代大学生普遍将出于对演员或演唱者的喜爱作为观看电影、演唱会、戏剧的最主要原因,有别于90、00年代大学生代表将对这三个艺术形式本身感兴趣作为观看或参与的主要原因。当文化艺术消费沦为某种形式时,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警惕。同时我们发现文化艺术消费的“大众性”一般体现在娱乐性的文化艺术产业上,真正具有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或是艺术活动形式却因宣传力度不够和定价过高而让大学生望而却步。
至此,经过13天的调查与实践,上好隹调查团的成员们对大学生文化艺术消费情况有了较为系统地了解,总结出每个年代大学生文化艺术消费的特点,对比找寻出当今其中存在的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团队的调研结果能够给更多的大学生群体提供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指引,助力文化艺术消费蓬勃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0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