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工大学子暑期实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重温焦裕禄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脚印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牛汇林

2019年8月21日上午10时10分,由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的“重温焦裕禄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在开封市兰考县文化交流中心顺利展开。

在建党98周年之际,红色脚印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位于兰考县的焦裕禄展览馆。其位于县城文体路与焦桐路交叉口西北,占地450亩。10时15分,小队成员进入文化交流中心,正中间是焦裕禄的雕像,一个精神焕发的焦裕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小队成员驻足观看,凝神思索,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灵上得到了洗礼。

10时20分讲解员到来,他开始讲述面前的焦裕禄雕像,随着讲解的进行,小队成员开始了前行,在前行过程中小队,许多场景映入眼帘,那些场景仿佛想真的一样,再现了当时兰考的状况,当时的兰考人民的生活非常艰难,许多人背井离乡。为了逃荒,许多人在大雪的夜晚等火车,火车一来他们蜂拥而上,其中还夹杂着孩子们的哭声,这种场景令人心痛。可就是这样的场景也永远存在了焦裕禄的心里,因此他发誓要改变兰考,在他心里,兰考的地方是之前烈士们从敌人的手里夺回来的,他们都没有放弃兰考。他更不会放弃兰考,他要改变兰考的现状。

小队成员开始认真观看当时的历史纪录,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讲解员的讲解带着感情,使人感动。

之后小队成员走到党旗前大家在党旗前庄严宣誓,说出入党誓词,焦裕禄的事迹,焦裕禄的精神是对入党誓词最好的体现。

12时,小队成员走出了展览馆,在门口采访了一个退休的老党员,老党员谈了谈他对焦裕禄的看法以及表示了以焦裕禄的精神为榜样。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这是展馆中焦裕禄同志说过的一句话。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475天,工作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除三害”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起,追洪水、察风口、探流沙,他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小队成员在此次活动中对焦裕禄同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结束了第一天的活动,2019年8月22日上午10时,红色脚印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开始了第二天的历程,他们一行人来到位于兰考县的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该基地位于焦裕禄书记当年治沙首试地东坝头乡张庄村南,以保留当年沙丘风貌的基础上开发,基地占地120亩,共分8个区: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区、张庄治沙体验区、高空攀岩拓展培训区、野营区、查风口探流沙体验区、民兵打靶体验区、农耕文明体验区和休闲文化区。

10时20分小队成员在“匆匆那年”项目体验区体验了农耕游戏,滚铁环,抽陀螺,踢毽子,农兵打靶等,这些游戏都是老一辈们在劳动之余创造的产物,游戏之中也体会到了浓浓的年代感,以及老一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懂得劳逸结合的乐观心态。

10时50分小队成员走到张庄治沙体验区,小队成员们为更深入地学习焦裕禄精神,在炎炎的夏日一起体验当年焦裕禄同志翻沙治淤的艰辛。挖首层淤泥,翻出下层沙土,将淤泥埋进去,最后将沙土覆盖最上层,辛苦的劳作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农耕文明体验区,墙角的一盘碾子,一盘磨,总让人想起:“千家碾子万家磨”的俗语。小队成员通过推石磨,拉犁耕地亲身感受到了从农耕时期过来的人们,有过太多的艰辛,也有难以忘怀的艰辛中的甜蜜。

12时20分,小队成员离开教育基地后,集体前往参观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历史的厚重无限延伸,与现实的成就交相辉映,给人以教育和启迪。毛泽东曾充满深情地这样评价黄河:“黄河是伟大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起源,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视察后,毛泽东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通过参观焦裕禄精神教育体验基地、毛泽东视察黄河纪念亭等地,在历史前追忆,在践行中求知,在感悟中明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兰考大地一改曾经的赤地千里,也为队员们带来无限的思考与展望。

结束了第二天的活动,小队成员深深体会到了当时劳动的辛苦以及当时兰考治理环境的艰难。

2019年8月23日,红色脚印小分队的成员到达了活动的最后一个目的地,焦裕禄纪念园,上午10时小队成员进入了纪念园小队一行人来到焦裕禄烈士纪念园,广场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在广场中央,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背面为碑记。纪念碑的四周干净整洁,在周围植物的的映衬下,显得洁净无暇。周围显得更加安静。

墓,用汉白玉长条石砌成,刻有“焦裕禄烈士之墓”,毛泽东的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题字遒劲有力。小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焦裕禄烈士墓,体会焦裕禄的精神。

10时30分小队一行人进入焦裕禄纪念馆。小队成员开始认真认真了解焦裕禄。

在参观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兰考是三害并存的地方,当时的兰考人民最基本的生活无法保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焦裕禄同志仍带着坚定的决心,带领着兰考人民治理三害,为兰考的未来做出贡献,随着小队成员的前行,一件件饱经风霜的物品,一幅幅令人感动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又重现了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的艰难场景,体现了焦裕禄当年为了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两袖清风的一生。

10时50分,小队成员走回中央大厅,中间是焦裕禄的雕像,他心里装着的是兰考人民的疾苦,他始终保持着公仆本色,不断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着风沙的治理,他说“我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他的这句话被雕刻在中央大厅中,这句话体现了他势必要把兰考的环境治理好的决心,小队成员被他的这句话深深感动,也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动。

11时小队成员已经走出纪念馆,大家在纪念馆的前面拍照留念。

焦裕禄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存在,此次兰考的实践活动给小队成员上了一堂生动难忘的党课,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奋斗精神,就是要学习和弘扬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焦裕禄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当代青年要勇于承担历史重任,中国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当代青年应该努力学习,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焦裕禄精神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撰稿人:牛汇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0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说书人暑期手绘系列——艺绘碑林
2019年八月初,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说书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了相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互联网+博物馆”现代化媒体传播方式,开展了系列科普形式:线上博物馆科普课堂、插画、文创等,为广大人民群…
巡如意湖
巡如意湖郑州7月13日电(通讯员赵鹏程)正值炎炎夏日,我们来到郑州郑东新区CBD中央公园,来巡视如意湖。在前往如意湖的路途中,我们向周围的行人市民宣传节水护水的重要性,科普节水的技巧和经验。(实践队员…
杨立刚倾情讲述:铁道兵挥不去的十堰情
为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选择重访襄渝铁路建设道路,并深入研究铁道兵精神的传承与发展。7月1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铸铁道兵魂队来到武当山博物馆采访了武当山财…
天水之行--了解丝路的历史与未来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重走丝路实践队在天水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探寻丝路的历史。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两千多年前,一条始于长安,经河西走廊,过天山南北,横跨中…
滁院学子三下乡:聚焦无为城乡公交一体化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城乡协调发展理念,滁州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调研城乡公交一体化政策实施成果。2019年7月12日下午,滁州学院经…
重走知青路:为江永繁荣添砖加瓦的岁月
重走知青路:为江永繁荣添砖加瓦的岁月(通讯员:彭家伟谭美婧图片张晶)上世纪七十年代,7000余名知识青年在党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先后来到江永源口瑶族乡三源湖,成为第一批下乡的知识青年之…
南工大调查团调研建国七十年大学生文化艺消费发展
【内容摘要】建国70周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消费方式也紧随年代的前进而变得愈来愈多。文化艺术消费作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从大学…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暑期与昆虫相遇
抒写太行,虫新相遇——记太行山社会实践活动为普及昆虫标本制作知识和技能、展现昆虫标本制作水平和风采,培养我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并对昆虫进行分类研究,为周边环境的经济作物的害…
滁院学子赴广德县调研宣传古建筑
滁院学子赴广德县调研宣传古建筑在8月17日,我们小分队成员从家出发向广德集合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对这次社会实践充满了期待,了解古建筑,宣传古建筑,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安阳工学院 “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 社会实践活动
“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7月4日下午,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队伍在陈瑞利、何慧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安阳市灯东社区进行“三下乡”活动,拜访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