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把一场丰收,化成甜蜜:安徽大学生专访麦芽糖技艺传承人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宋润泽

麦芽糖自古以来就是古人对甜蜜的象征。早在三千多年前,《诗经·大雅·緜》中就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句子。这里的“饴”指的就是麦芽糖。为讲好匠人故事,发掘工匠精神,7月22日,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淮南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民族有爱”爱心支教团队深入淮南市古沟回族乡太平村,听那里的麦芽糖技艺传承人王占冬说一说他的“甜蜜”故事。

代代相传的匠人情怀

憨厚、朴素、话少,这是王占冬给队员们留下的第一印象。王占冬今年将近五十岁,看似有些木讷的他,谈起麦芽糖,就好像换了一个人,滔滔不绝起来。

王占冬的这一门手艺是从祖上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回忆起自己跟着父亲学做麦芽糖的时光,王占冬坦言,在自己还是个孩子时,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帮着父亲做麦芽糖。麦芽糖的制作过程的每一步都非常费心费力。但是父亲对麦芽糖品质的极致追求和热爱始终感染着童年时的王占冬。父亲常常教育他做麦芽糖千万不能耍小聪明,短斤缺两,用料、火候都必须要严守祖上的规矩,万万不能失去敬畏之心。诚实守信,这是王氏家族制作麦芽糖代代相传的精神。

无论销量如何,王占冬都会坚持每年制作麦芽糖。“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啊!”当谈及为何能坚持年复一年地制作麦芽糖的时候,王占冬深有感慨地说。据他介绍,太平村由于靠近集市,村里原来本有不少技艺精湛、门类齐全的手艺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村民离开村庄出外谋生。村里的的老手艺正在一项一项地流失。队员们了解到,在麦芽糖制作的鼎盛时期,全县有十余户人家制作麦芽糖,如今,大部分制作户的手艺已经不同程度的流失或彻底失传。

巧手谱出的丰收赞歌

王占冬带领队员们走进他的作坊,土质的灶台和现代化的测温设备一齐呈现在队员们面前,具有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据王占冬介绍,麦芽糖的制作时间大致在每年的十月。这个时候,正好是麦子丰收后的时节,同时秋高气爽的时节,气温也比较凉爽,适合麦芽糖制作时对发酵温度的调节和把握。每年的丰收时节,王占冬的麦芽糖总会和农人的喜悦同时出现。他用自己的甜蜜,给金色的秋天点缀上一抹更深的糖色。

麦芽糖制作的方法其实并不是非常复杂,但是非常考验制作者的熟练度。古沟的麦芽糖须选取当年的大麦芽研成细芽,再掺上当年的新糯米蒸制并发酵6小时。经过一系列糖化过程,麦芽中的淀粉受到酶的分解,形成低聚糊精和可发酵性糖,最终成为我们熟知的麦芽糖。

谈起自家的麦芽糖,王占冬的脸上不禁露出骄傲的笑容。他向队员们说:“我家的麦芽糖一直以来都是选用纯麦芽,用地锅纯手工制作。”王占冬说:要想做成美味的麦芽糖,温度的把握很重要,由于发酵罐是用柴火加热的,所以火候的把控会更加困难。在没有现代化的测温设备之前,他一直是用经验来判断火候的大小。发自内心的熟练和热爱,是麦芽糖制作的最大秘籍。

传承依然“道阻且长”

王占冬的心里,其实一直藏着一声“抱歉”。

祖上的手艺没有传下去,这是他多年来深埋在心底的一份遗憾。“失传了。”王占冬无奈地告诉队员们。“村里许多年轻人嫌辛苦,就不愿意跟我学做麦芽糖了。”即使家里没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他的两个女儿没能学习制作麦芽糖的手艺。沉重的升学压力,让她们无暇关心这门手艺的传承。王占冬看着自家墙上孩子们的奖状,说:“做麦芽糖还是太辛苦了呀。我怎么忍心让她们学呢?”

王占冬告诉队员们,由于销路窄销量少,他家每年的制糖收入仅能达到两三万元。为了维持生活,除了制作麦芽糖外,他还在利用麦芽糖渣养猪开展副业,收入目前除了保证基本开销外,仅够孩子们念书。当问及目前传承的难处时,王占冬坦言,销售依然是最大的困难。由于办理食品加工许可证非常不易,想要让商品打入本地超市可谓前路漫漫。自从国家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村里为了保护麦芽糖的手艺,帮扶贫困群众,积极地为他联系客户,帮他打开了一些销路。据村里介绍,王占冬家一开始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经过帮扶和努力,王占冬家于2017年脱贫。

这一年,古沟回族乡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稻菽千重。十月,王占冬依然会捧出自己手工制作的麦芽糖,庆祝即将到来的丰收。但是据他自己估测,因为身体原因,自己大概只能再做三到四年的麦芽糖了。队员们听完手艺人的介绍,不禁陷入深思和担忧之中。把传统手艺保护好发扬好,不仅仅是这些匠人们的家事,也更是一个社会所应有的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1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作业——化“任务”为“意愿”
近年来,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大热,让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学子提前利用假期,深入了解社会,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拍摄,宣传,日志撰写等任务的堆叠让一些同学感到疲倦,同时不禁思考起这些…
孩子们教会我的那份感恩
古沟里支教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如火的骄阳一样,和孩子们的故事依然如火如荼。人道是,一片幽情冷处浓。在一次预想中平平常常感恩教育课上,我却比孩子们受惠更多。通过在村子里对家长们的走访,我发现村子…
讲好民俗故事,发掘工匠精神:安徽学子走进淮南古沟探寻民俗
古沟回族乡位于淮南市潘集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杂居聚落。悠远的历史和不同的民族孕育了这里璀璨而多样的传统民俗。2019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淮南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民族有爱”爱心支…
陶溪川:工厂与文创,来自瓷都的最美碰撞
为了探索陶瓷历史文化,寻找陶瓷产业发展新方向。2019年7月21日,烟台大学“寻迹昌南”三下乡社会调研团前往江西省景德镇市,围绕“德蕴景中,瓷上升华”一主题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来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街…
“星”语“星”愿——关爱自闭症儿童
关爱自闭症儿童,我们在通往爱的路上。(2019年8月26日皖南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院张真电)2019年的暑期实践活动,我们的志愿团队将主题落在了关爱自闭症儿童的行动上,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挥走寂寞 令童年七彩
1.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突出。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在心理人格、个人安全、道德品行和价值观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
山不会过来,那我们就过去
1.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突出。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在心理人格、个人安全、道德品行和价值观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
八公山下的那缕豆香:安徽大学生专访淮南豆腐制作技艺传承人
豆腐出现在汉朝,在中国美食史上由来已久。《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入馔甚佳也。”7月22日,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淮南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民族有爱”爱心支教团队走进该…
初始桐庐三治,合创青春征程
8月,一支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的三治融合小分队来到了示范地嘉兴桐庐,满怀激情的开展了有关乡村三治融合的调研活动。调研伊始,小分队来到了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并于当地村委三治融合开展的…
为留守儿童搭建知识的桥梁
1.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高速发展推进,国内城市务工人员数量增高,村中大多为老人妇女及小孩,留守儿童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出,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