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感悟:山清水秀黄山寨,钟灵毓秀鲍店人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葛凤蕊 缪雅慧

2019年7月5日至8日,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十二名成员在合肥市庐江县黄山寨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实地,设施感受了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黄山寨是安徽庐江县罗河镇鲍店村的一座名山,海拨406米,它横亘于鲍店村的东方,有“江北小黄山”之称。为了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去年庐江县对黄山寨进行开发,目前已经在收尾工作。7月5日上午,我和我的11位小伙伴们不辞万里来到了这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地方——黄山寨,来探寻黄山寨进阶旅游胜地的奥秘。

临行前一晚,我却意外地失眠了。因为我的脑海里不断地自行勾勒着黄山寨面纱被揭开后的美丽,并且同行伙伴鲍同学的惊叹也在耳边不断地萦绕:我的家乡特别美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简直是一片世外桃源呐……最重要的是在北方长大的我,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江南水乡,更没有见到过大山。所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入眠。然而,当来到这个地方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慷慨馈赠。这里的山水错落有致,山连绵不断,水缓缓而流。看到黄山寨的山水相映时,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现了苏子的一句诗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的,看到黄山寨的第一眼是惊艳的,碧水蓝天,青山绿水,颜色鲜明,对看惯了城市的灯红酒绿的冷漠的我来了一个狠狠地冲击,这种美是令人窒息的,但是缓过后,你会发现黄山寨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自然、淳朴的气息,就像一个扎着麻花辫、身着白裙子的小姑娘对你盈盈而笑。

是了,黄山寨的自然原始山水风貌便叫人挪不开眼,更何况周围还点缀着古朴错落的村庄,各种各样的采摘园、初夏随风摇曳的百亩莲花、金秋迎风盛开的金丝皇菊呢?

在深度探索了黄山寨的特色农业和观光景区后,7月6日,在当地汪书记的带领下,我和我的两个小伙伴们有幸来到了黄山寨阳家屯(注:阳家屯是黄山寨山脚的一个村落),采访了当地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听他讲述黄山寨千百年来的传说与民俗风情。老教师姓阳,是一位面容和蔼的爷爷,自带读书人的书卷气。刚开始面对陌生人我们各自都有些拘谨,但随着谈话内容的深入,阳爷爷越讲越激动,我们也越听越入迷同时也愈发惊异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原来,历史上,阳家屯不仅是灯艺之乡,武术之乡,更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当阳爷爷被问道阳家屯和欧阳修之间是否有联系时,阳爷爷骄傲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珍藏的一套从明末修到民国时期的族谱,以来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原来,阳家屯的村民其实是欧阳修的第十六代世孙欧阳继文的后人。由于元末明初的红巾军起义,当时战乱不断,人们流离失所,欧阳继文和欧阳继明兄弟二人带着家眷来此避难。但由于那时候统治者不允许兄弟二人在一地同住,以防他们势力壮大之后造反,因此欧阳兄弟二人一人(欧阳继文)在如今的阳家屯定居,另一人(欧阳继明)则安定在如今的无为。而这也是阳家屯名字的由来,不过由于后来的种种原因才将欧阳前的“欧”字删除,只保留了一个“阳”字。期间阳爷爷还给我们展示了欧阳姓氏的图腾。不知为何,在看到族谱和图腾的那一瞬间我内心涌起了一股奇妙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吧。同时我也对族谱修订有了新的认识,小时候我家迎族谱时我认为族谱不过是一些人名字的集合,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而此刻我才意识到族谱对于血脉传承的重要性,因为族谱你才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也能让你的后辈知道你曾经存在过。总而言之那天上午短短的几个小时我对阳家屯的历史文化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它让我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传承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化的魅力在于不断地传承,无论是家族文化,还是风景文化,都是由于人们的铭记和传承才有了光彩。所以黄山寨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能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根,也对这座山有着独特的依恋,所以便愿意对黄山寨倾注感情。所以我看到了八年来专注守在黄山寨,不愿放弃盆栽创业的刘叔叔,我看到了一年化荒野为莲亩基地带来巨额收益的蔡圣叔叔,我看到了改水稻为金丝皇菊给贫困户带来福音的李庆月……黄山寨的改变正是在这些鲍店人的努力下肉眼可见的变化着。人们常说如果要发展,年青一代是中坚力量,我相信在国家的号召下,在村民的呼唤下,黄山寨会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发展。我想,黄山寨开发之所以能获得政府的支持便在于她的山水宝地,历史文化、人文底蕴以及淳朴的自然农业风貌,这些可以帮助黄山寨很好的结合国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等政策,使黄山寨走出一条独特的生态旅游道路。而这些,便是黄山寨即将名扬天下的底气。

遗憾的是,为期四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居然如梦一般的结束了,但是它会成为我终生难忘的记忆。因为三下乡活动,我结识了许多可爱淳朴的村民,也了解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新生态农村建设的进程,我再一次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敬意,是党,带领着黄山寨的人们即将走出大山,迎来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这四天里,我成长了许多,也收获了很多。我真心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发现黄山寨的美,来吧,朋友,来黄山寨吧!来到这里,你一定不会失望,你一定会为她的美而折服的。

虽然不舍,但终究还是到了离别的时候了。别了,阳家屯!别了,黄山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科学进步别丢了文脉
掀开悠久历史,深入灿烂遗址,研读深邃思想,传承经典文化。7月17日,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塑梦—呵护未来”爱心服务队于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东宅村的夏令营活动即将进入尾声,实践队员总结六天实践经…
步履不停,前进不止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郑州地标性建筑物——二七塔进行社会实践宣讲。在过程中,在与受访者的交流中,我不得不感受到黄河流域的雄浑壮阔,淮河流域的勃勃生机。水从雪山缓缓而来,向汪洋奔腾不…
传统技艺,由我们来传承
七月的厦门天气十分炎热,但也阻挡不了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塑梦-呵护未来”爱心服务队的热情。7月12日,实践队如期来到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东宅村,展开为期八天的暑期夏令营及调研考察生活。华夏大…
情系千载白玉瓷,共话瓷都发展计
2019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古窑赋釉青嘉庚化瓷新”实践队前往世界瓷都——德化县。通过走访相关单位,了解德化县陶瓷产业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工作成果与产业发展前景。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心之所往,星火相传
“他天天都穿着他的一身军装,胸前挂着很多的奖章,每天早上准时来到这里,去园子里的墓碑前转一圈。”“当时是我第一次拿枪执行任务,打枪的时候手都是抖得,所以这个事我记得最清。”红色、革命、家国,这…
大学生三下乡:追根溯源,初心不变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干热的风裹挟着蝉鸣扑面而来,“好热呀!”尽管如此,依旧抵挡不了实践队员们参与活动的热情。7月5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之所往,星火相传”实践团队来到新乡市张堤村村…
你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世界就像一片无尽海,我们各乘一艘船,海浪绵绵密密拍打着我们手中叫做命运的桨,在一个风清日暖的日子里,我的船靠岸了,码头的名字叫作——踏梦港。想过放弃迷茫中前进这一次的停靠不会太久,和一些拥有火…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传承革命精神,争做优秀新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意识,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之所向,星火相传”代表队于7月5日通过集中调研的方式参观拜访的新乡市烈士陵园,新乡市张堤村村等…
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前往河南省邓州市调研
7月20日——7月22日,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河南小分队成员前往邓州市展开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访谈,了解目前河南省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的举措。7月20日团队成员来到了邓州市与负责餐厨…
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前往威海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实地调研
7月9日,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餐厨垃圾调研团一行前往山东省威海市城投餐厨垃圾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目前威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在垃圾分类政策下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展前景。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