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青年探访武当山脚下的烈士陵园,探索铁道兵的精神丰碑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铸铁道兵魂队

在国家铁路建设中,铁道兵先后修建了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7月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铸铁道兵魂队”来到武当山老营革命烈士陵园,采访了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当山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杨立刚。杨立刚老师向队员们讲述了铁道兵修筑襄渝铁路的历史背景、铁一师在十堰地区的战斗历程以及铁道兵的一些典型事迹。

杨立刚老师讲道,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襄渝(襄樊至重庆)铁路,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大工程之一。当时,为了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后军工厂等“三线建设工程”的需要,国家确定襄渝铁路经过十堰地区。1969年,铁道兵第一师奉命进入武当山区,担负修建襄渝铁路“文胡”段(谷城文畈至郧县胡家营)127.8km的建设任务。铁一师所属各团从四面八方迅速集中到武当山下,师部机关进驻今丹江口市城区,师前线指挥所、一团、师部医院驻今武当山特区,五团驻谷城县五山镇,三团驻均县浪河镇,二团驻均县六里坪镇,四团驻今十堰市白浪开发区,开始了第一期工程——文畈至白浪段的施工。铁道兵是一支技术兵种,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铁一师参与了我国多条铁路的建设,并三出国门参加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支能大硬仗的队伍。铁道兵下辖有汽车团、机械团,配备了推土机、挖掘机、架桥机等当时最先进的机械设备,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力量。铁一师参加的襄渝铁路建设,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一部分。三线建设把沿海的工业转移到内地,促进了中国工业分布更均衡,促进了中西部地方的发展,这是党中央、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属。如果没有“三线建设”,十堰地区现在可能还是穷乡僻壤。

团队指导老师黄永昌倾听杨立刚老师讲述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春江 摄

襄渝铁路穿过武当山隧道后进入今丹江口市浪河镇泗河村,由伏龙口隧道进入十堰市境内的白浪经济开发区,在丹江口市境内线长46km。这段线路地势较为平坦,但重点工程却很多。武当山隧道长达五千多米,是襄渝线的卡脖子工程。它能否早日开通,对在鄂西北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和总后勤部各工厂的产品运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铁三团按照“三高一低”(即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的要求,严格管理,认真施工。他们采用平行导坑和斜井开掘齐头并进的先进技术,进行武当山隧道的施工。指战员们在华罗庚优选法工作组的协助下,采用了加大边墙,加厚拱顶的科学方法战胜了隧道塌方的难关。

铁一师在修建襄渝铁路时还帮助群众兴修水利、整治农田等。在修浪河水库掏溢洪道的过程中,由于水势突涨牺牲了一个战士,但部队自己安葬了这位战士,并抚恤了他的家属,没有让地方政府花一分钱。每逢过年过节,地方政府也会给铁道兵送粮、送菜。铁道兵为六里坪多个居民点修通了自来水。部队经常送教育、文艺、电影等下乡,提高驻地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部队医院还会送医送药下乡,为群众解除疾病困扰,救死扶伤。铁道兵在武当山区施工期间,与地方建立了良好地军政、军民关系。为保护武当山玉虚宫等文物古迹,铁一师修改了原定的设计方案,把铁路路基和老营火车站往北推移了一两百米,增加了老营1号和2号隧道,延长了老营河大桥,加大了工程量和施工难度。

队员们记录杨立刚老师讲解铁道兵的事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春江 摄

在众多的铁一师烈士中, 还有一名叫唐正明的电气工程师。为了保证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他亲自带领两名战士夜间巡线。走到胡家营火车站时,已是夜间12点,此时正赶上铁一师文工团演出结束回单位,他顺便乘车返回,不幸遇车祸而牺牲。同难者还有另外两名战友,重伤11、轻伤10人。长眠在老营烈士陵园的烈士们,大都是在爆破塌方中牺牲的,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绿色的军营,献给了襄渝铁路,烈士们的英名与青山常在。

1972年11月25日,武当山隧道发生塌方事故,0247部队副连长黄利启为排除事故,率先走进隧道排险,不幸壮烈牺牲。陵园墓碑中,有个高大的墓碑,墓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八零一部队副排长共产党员一等功的李安普,李安普1966年入伍,是四川省渠县人。在一次手榴弹投掷训练中,一位新战士由于精神紧张,拉了弦却不知把弹投出去。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李安普冲上去,用身体掩护了几位新战友,而他却把青春的热血洒在这鄂西北的群山之中。其实这样舍身救人的案例在铁道兵事迹中比比皆是。打隧道、修路时,下面出现了地陷,上面又不断塌方,陷下去的人瞬间被掩埋。塌方和陷落一直在继续,下去救人的战士,连自己也被陷了下去。但大家来不及多想,第一反应就是冲下去救人。铁道兵以切身实际贯彻着毛主席的话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队员们采访杨立刚老师结束之后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春江 摄

“活着干,死了算,干就满腔青春血,一生交给党安排”是那个时代的誓言。如果没有铁道兵,就不会有襄渝铁路,这里可能还是穷乡僻壤之地。隧道的故事还有很多,值得慢慢回忆,细细品尝。祖国不会忘记铁道兵,历史更不会忘记铁道兵,铁道兵精神永存。当看见隧道,除了对它的感到好奇外,应当有着一颗尊崇和敬畏之心,应当继承烈士遗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襄渝铁路的建设,增强了我国铁路东西方向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了华中与西南的经济发展。这对于巩固我国国防建设,改善中西部铁路布局,都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如今追忆那些在祖国建设中抛头颅洒热血的铁道兵战士,探索铁道兵根源文化,唤醒铁军时代记忆,大力弘扬铁道兵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兵魂,继续前行;这次专访使队员们懂得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牢记职责与使命,立足自身的岗位,投身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中,助力祖国的建设,实现人生价值,做新时代的“铁道兵”。

撰稿:通讯员 彭若男 吴丽 杨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家访促沟通,搭起师生桥

2023年7月19日星期三电(通讯员刘诗桐刘可雷海燕)截止到7月19日,此次“薪火青团微光聚河”暑期托管活动已接近尾声,为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家长以及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同时做好后…… 刘诗桐 刘可 雷海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工学子三下乡:暑期调研长知识,企业参观获新知

7月17日电(通讯员:雷海燕刘诗桐沈洋余)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的省重点建设高校。“立足湖北服务工业”是学校始终坚持的理念,学校积极倡导学生走进企业,了解工业发展历程和…… 雷海燕 刘诗桐 沈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工学子三下乡:深入社区,开展防治结核宣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3年7月18日电(通讯员刘可、刘诗桐、陈嘉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主题号召,带动社区更多人员参与,团队成员组织开展了防治结核的主题宣讲,向…… 刘可 刘诗桐 陈嘉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红色宣讲走进社区,井冈山精神共传颂

(通讯员:陈嘉嘉沈洋余刘可)传承井冈山精神,凝聚未来力量。井冈山精神如明灯熠熠,在新时代征程中,不仅指引解决现实问题之路,更点燃社会凝聚之焰。井冈山精神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 陈嘉嘉 沈洋余 刘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工学子三下乡:助力社区志愿行,领导慰问暖人心

7月12日电(通讯员刘诗桐刘可沈洋余)7月12日,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副区长汤亮以及黄石市铁山区副区长郑琪等一行人来到黄石市奥美社区看望慰问“薪火青团·微光聚河”共同缔造青年…… 刘诗桐 刘可 沈洋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工学子三下乡:点点志愿微光,汇聚万顷星河

微光志愿服务队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 沈洋余 刘可 陈嘉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工“微光”团队三下乡:暑期支教入社区,倾情教导进行时

2023年7月11日电(通讯员刘可、陈嘉嘉、沈洋余)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美发展,并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了解社区儿童的基本受教育情况,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可 陈嘉嘉 沈洋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工业大学学子红色研学: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通讯员雷海燕刘诗桐刘可)学习百年党史,传承党的精神。为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中小学生追寻红色足迹,体会先辈风骨,传承革命精神,内化自身行动。2023年7月10日,湖北工…… 雷海燕 刘诗桐 刘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召开新一学期学生社团工作会议

为明确新学期社团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社团管理水平与活动效能,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3月12日中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召开培训会

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书香润泽初心,以行动照亮未来

在冬日的暖阳下,济南图书馆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柔和的光晕,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年轻身影穿梭其中,他们或轻声引导参赛儿童,或…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金融实验班团学活动暨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金融实验班团学活动暨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年是2025年,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8…

诗韵润童心 文化筑新梦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华传统诗词曲知识,丰富社区文化生活,3月29日,文学院常青藤志愿者协会于利民社区开展社区实…

最新发布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传承革命精神,争做优秀新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意识,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之所向,星火相传”代表队于7月5日通过集中调研的方式参观拜访的新乡市烈士陵园,新乡市张堤村村等…
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前往河南省邓州市调研
7月20日——7月22日,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河南小分队成员前往邓州市展开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访谈,了解目前河南省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的举措。7月20日团队成员来到了邓州市与负责餐厨…
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前往威海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实地调研
7月9日,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餐厨垃圾调研团一行前往山东省威海市城投餐厨垃圾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目前威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在垃圾分类政策下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展前景。威海…
山东大学环保公益会水质检测团在高潮村的调研活动圆满收官
8月22日上午9点,山东大学环保公益会0706水质检测团来到今天的目的地——高潮村——进行新一轮的居民走访和水质检测活动。九点半左右,团队成员乘船来到当地的自来水厂,这个水厂是周围几个村子自来水的总供给…
集大学子踏着梦想,走向远方
在还未加入集美大学法学院“踏梦志愿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队时,我对志愿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无偿和干简单“累活”的层面,但是在被选入“踏梦”,成为队伍中的一员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意识到原来志…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设无废城市
餐厨垃圾是居民及餐饮企业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两大方面,具有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极易腐烂变质的特点,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但同…
集大学子“三下乡”感悟:于点滴中收获成长
加入“集美大学法学院踏梦志愿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队”的口述史组,可以说是2019年这个夏天我最难忘的经历。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执念,心里深处总是认为口述史组的工作更能去反应社会问题,你能从你接触为数不多…
调研佛山:聚集闻名全国的“黄飞鸿”舞狮队发展现状
佛山电8月18日(通讯员谢翠敏蔡毓婧)黄飞鸿,一位武者,更是一代宗师,一代武神。醒狮,一门武功,承载多种精神,多种文化。今天,广东海洋大学吃定彩虹队来到了佛山市禅城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山祖庙…
我们与鼓馨“小孩”之间的距离
2019年7月6日—12日,我与同行的10名志愿者一起前往鼓馨阳光家园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前期的活动策划以及节目的编排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举行,我收获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活动前期我们对大…
垃圾分类意义大,一起动手投对它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关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指示,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现状,提高居民对环保知识的认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