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南昌大学法学院赴江西省吉安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模式”社会实践队一行人,来到团队调研的最后一站——吉水县醪桥镇。近年来,醪桥镇以土地确权流转为抓手,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扩区调园,发展壮大井冈蜜柚、稻虾综合种养等富民产业,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富民道路。
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观光旅游
在醪桥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醪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走进大棚,园区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调研队员们,并且向队员们介绍了园区的基本情况。园区内大棚培育了荔枝、龙眼、柠檬、沃柑、香蕉百香果、神秘果等等新品种,并采用管道式无土栽培技术培育观赏类植物。园区为了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大棚内还有人工建造的亭子、小桥以及秋千吊椅等设施,增添了一份休闲意味。大棚不仅用作培育、科研的场所,同时也是农业旅游观光基地,供游客们观赏、学习新型农业培育种植情况。
接着,队员们参观了园区内夏黑葡萄、红心火龙果、红美人果冻柑桔等多个种植棚。在种植葡萄的棚中,葡萄藤下还养了不少鸡。这种葡萄种植与家禽养殖结合的模式,就近利用、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又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贯彻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农业发展思路。
调研队员们在询问示范园内的相关情况二、建“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稻虾共作以其“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环保”的特点广受欢迎。种养过程中,小龙虾以养虾环沟水草和稻田杂草为食,其粪便肥田;稻谷收割后,秸秆还田转变成了小龙虾优质饵料,是一条农业绿色化生产新路。
“我们种的是优质稻,销售价比普通品种会高些,但是单纯种植水稻经济效益毕竟有限,”望着远处连片的稻田,负责人说,“但是醪桥这里环境优良,水源充沛,进行稻虾共作有天然优势,农民可将闲置土地流转给政府,也可以自主经营。”目前,醪桥镇已建成“稻虾共作”示范基地2000多亩,“莲鱼共生”“莲虾共作”基地1000多亩,收入十分可观。
三、引入“莲田养鱼”立体种养,精准助力脱贫
再往前走,引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望不见边际的荷塘。正值7月,荷花尽情盛开,荷叶随风而动。为了提高莲田的产出效益,园区尝试引入“莲田养鱼”的立体种养模式,投放了大量的鲤鱼和鲫鱼,莲子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可以作为鱼饲料,而鱼粪也为莲子生长提供了有机肥。
千亩的莲塘规模大、花开艳、位置优,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吸引了县内外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更富了村民们的口袋。村民们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一份土地租金,还能到基地务工,学习种植技术。“现在是产莲子的旺季,村里只要有劳动力的,都加入到采莲、剥莲队伍中来,每人每天收入有100元左右。”负责人如是说。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园区会为村里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低保户和其他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销售服务,激发他们的脱贫内生动力,早日实现致富梦。
四、全自动智能化育秧,促进农业高效种植
走入全自动智能工厂化育秧中心,队员们被眼前几十台庞大的机器所震撼。据工作人员介绍,此为江西井冈山粮油集团投巨资所建成的智能化育秧工厂,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将播种育秧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无缝对接,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使传统春耕迈入自动化、机械化时代。
“秧苗进行规模化培育,人工控温,保质保量,一般15-18天就可完成。”工作人员告诉调研队员。秧苗在立体化的托盘上冒出点点绿意,随着机器的运转不断升降,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秧苗充分受到光照,还可以精准控制喷药、洒水的量,帮助秧苗茁壮成长。
据介绍,井冈柚稻产业综合体全自动智能化工厂育秧中心项目投资总金额为1000万元左右,占地面积为360亩,一套机器能够培育300亩秧苗,两个棚能满足5万至8万亩优质稻的用苗需求,全程育秧过程实现智能化、机械化管理。
智能化育秧设备这一天,队员们参观了醪桥镇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其中先进的农业培育技术与机械以及“稻虾共作”、“莲田养鱼”的新型种养模式都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醪桥镇发展现代化农业,在全省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将生态种养、技术推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良好范例。
调研队员们在示范园门口合影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9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