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承接中医文化,彰显科技魅力”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 作者:丁敏 范佳 田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承接中医文化,彰显科技魅力”暑期社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应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这五大使命任务中,兴文化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关键性、持久性作用。没有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复兴之路,文化先行。

2019年7月14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分团委组建的“承接中医文化,彰显科技魅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诸葛建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无锡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江苏历史文化推广、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Scratch编程课堂、“人工智能+中医药”知识普及以及无锡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活动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旨在培养儿童对科技的兴趣,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锻炼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助力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

怀着对中医药知识普及的巨大热情,我们开始了本次活动。开始前,无锡市梁溪区新风志愿者服务队吴奇超老师为实践活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及解决办法,和诸葛健老师一起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指导。活动中,授课老师播放了一些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相关动画片段,用来帮助他们对本次课堂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一些生活常识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有关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教他们区分了几种简单的中草药并且介绍了它们的用途和功效,课堂老师与小朋友一问一答,气氛活跃。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老师让同学们亲自制作动手,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制作了中药香囊,这些精致小巧的袋子里无一不蕴藏着中医药历史的源远流长。

我们的团队在诸葛健老师的带领下到达无锡金河湾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编程教学。负责讲课的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为小朋友们介绍了“Scratch编程”软件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使用方法,尽管“Scratch编程”并不是真正用来进行中医药数据信息化的主要软件,但却因其具有的简易操作性、页面灵活性的特点,使得它十分适合青少年入门学习编程技术并且培养他们严谨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授课老师通过动画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编程的神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对课堂充满了兴趣。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成功制作了一款小游戏,真正通过自己的实践了解了“Scratch编程”的使用方法。同时,老师也向小朋友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小游戏,并进行了小游戏体验。有一些小朋友在最开始的建模环节中产生了困难,但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的讲解与志愿者耐心的帮助下,他们都学会了基本的“Scratch编程”技术,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程序作品,体验到了编程的快乐。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的现代社会,尤其是深度学习与数据发掘技术的提高,让人工智能浸透到了各行各业。同样,人工智能也为中医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武器。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形成力量,才能真正地赋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中医药”知识普及小讲堂上,老师通过动画简单介绍了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中医这个“慢郎中”变成了“急先锋”。中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不仅可以用于病后治疗,还可以用于病前诊断。医疗设备是实现人工智能真正赋能中医发展的桥梁。“以舌相为例,通过图像的处理,舌苔面积、每次诊治结果,都实现可以量化评估”。为了让小朋友们进一步感受到人工智能的便利与快捷,了解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结合,老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模拟中医院专家现场门诊。在游戏中,小朋友们既巩固了之前学到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又加深了对中医的认识理解,体会到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中医门诊中对于中医专家的服务效率和效能的巨大提升作用。

除了中医药文化知识,我们也关心着本地传统文化的流失问题。团队还分批前往南禅寺等景区开展了关于当前无锡市民对本地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活动。通过此次调查,尝试为本地区传统文化流失提出解决方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本身的文化自信。在诸葛健老师和吴奇超老师的带领下,尽管天气炎热,调查工作量大,队员们依旧努力克服困难,在街道上认真寻找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至此,为期五天的“承接中医文化,彰显科技魅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践团队所准备的活动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了传统历史文化、中医药文化以及人工智能与编程技术,培养了小朋友们对新兴事物的探索兴趣。通过本次活动,队员们的各方面的素质都获得提升,在收获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人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传播知识,弘扬正能量,并树立大学生应有的积极向上的形象,为社会做贡献是责任,也是信念。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强拼搏、吃苦耐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1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走进嘉乐园公寓,实探养老智慧化
(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覃燕静王世鹏)8月19日,在常德市民政局的热情引荐下,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常德石门衡阳衡南暑期社会调研团来到了常德市武陵区嘉乐园寿星公寓,开启了调查团的首个敬老院的实地考察…
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基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调查研究实践日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食品安全问题便愈发得严峻。日常生活中,不法商家以利益为先、缺乏信誉等行为,仍旧未曾得以…
科都队|寻红色精神注入新文化,护绿水青山响应新时代
为贯彻新时代的红色精神,科都队前往长兴县仰峰村拜访当地村委王主任。生于长于农村的王主任从小便有当兵的情结,渴望走出大山,去外面锻炼自己,甚至留在部队工作,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党和人民。回忆起四年…
岭师外语院樱花启航:社会实践心得11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团中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引导大学生在社会的熔炉中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培养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良…
寻觅五四青年足迹,感受渔阳里变化 ——参观渔阳里旧址有感
今天是2019年7月11日,是团队出行的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由于行程安排紧张,团队成员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继续出行,于是他们选择了最后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依旧是…
科都队|了解长兴水质,爱护绿水青山
台风刚刚过境,科都队便再次上路前行。为了解长兴县水质,科都队在当地开展了长达一天的问卷调查活动。本着绝不放弃的原则,科都队队员们最终完成了发放所有问卷的任务。除此之外,科都队队员们还从热心群众…
回顾历史洪流 传承五四精神 ——记上海历史博物馆、南市公共体育场之行
为了看一看上海的风云变迁,饱览上海五四前后的历史轨迹,暑期团队成员来到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南京西路325号,原为上海跑马总会大楼,解放后相继被用作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是上海…
山东大学大鱼海棠团队赴土楼实践感悟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期盼许久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再一次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
矿大甘肃小分队赴嘉峪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8月19日,中国矿业大学矿大甘肃小分队暑期活动实践队成员贺勃淘、何浩龙、王亚龙、牛佩,前往嘉峪关开展暑期实践和采访活动。图为团队部分成员合影在嘉峪关开展活动的期间,我们分别参观了嘉峪关关城、嘉峪关…
“大鱼海棠”团队赴初溪土楼群实践调研完成
8月18日,山东大学“大鱼海棠”土楼建筑群分析调研团队开展了第三天的土楼实地实践活动,以“古建筑焕发新风采,旧文化注入新活力”为主题,前往龙岩市永定区调研采访。小队成员参观并研究了初溪土楼群,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