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再走“红色小镇”哈达铺,找寻革命的记忆味道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作者:尼尼

感同身受是个什么成语呢,比如:重走一遍红军路,身临其境的感受红军们曾历经的一切。

2019年7月的夏天,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一带一路”沿线红色旅游文化实践调研团来到被誉为“红军长征加油站”、“万里长征胜利完成转折点”的哈达铺,让我们一起来翻开这本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吧。

第一篇章:一座小镇长征“加油站”哈达铺

一座小镇保存一段历史,一条街道汇聚一个故事,推开每个院子的大门都会揭开尘封的革命记忆。来到这里,寻找长征途中遗留下来的革命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思考讨论,在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担当。站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前方,一侧是改造一新具有现代风格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而另一侧是充满文化气息久负盛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座小镇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上打上了重点符号,因为在这里,确定了前往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整编红军,正式成立陕甘支队;休整部队,补充给养;宣传革命道理,打击土豪劣绅;制定了佯攻天水、北渡渭河的作战计划…

哈达铺就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

第二篇章:一张报纸紧要关头明方向

一张报纸定乾坤、一个故事说到今。在这里流传着一段脍炙人口的红军故事:红军从江西出发,长征目的地在哪里,即使到了哈达铺,领袖们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偶然从小镇邮政代办所发现的一张《大公报》上得知:“在距此地西北方向的陕西北部,有刘志丹等人领导的红二十六军5000余人和六七个县域大小、十数万民众的苏区根据地存在而且非常活跃。”这一消息让迷茫中的红军找到了希望。做出了将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正由于党做出了到陕北去的伟大决定,才使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有了落脚点,才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三篇章:一把铜勺见证军民情怀

一把铜勺传佳话 一把铜勺寄深情。在哈达铺的“同善社”里,收藏着“一把铜勺”的故事。

1935年9月,红军第一方面军历经长途跋涉到达了哈达铺,战士们精疲力竭,有一位首长积劳成疾,肝病越来越重。小战士从镇上带回一位畅通老先生,他的医术在哈达铺远近闻名。随后,大夫坐在首长身边为他把脉并嘱咐道一定要好好休息,不然病情会一直加重不可收拾。喝药时首长突然问到:“抓药给钱了吗?”“这药…是送给咱们的”小战士有些心虚。首长长叹一声,知道他们行军至此确实没钱了,便将目光投向身边一个小铜勺上:“这把铜勺还能用,拿去给大夫吧,算个纪念。”畅通大夫一再推辞也经不起小战士的再三坚持,只好收下了。就这样,这把一直跟着首长许久的铜勺就留在了哈达铺,而畅通大夫也时常将铜勺拿出来跟儿孙讲这铜勺背后的故事。许久后,畅家人才知道,原来小战士口中的“首长”,竟是周恩来总理。

第四篇章:一位老人“哈达铺红军历史的活字典”

在街道一个转角处的小院子里,我们找寻到了一位曾经的红军长征见证人——周尚仁,今年96岁,是哈达铺小镇目前唯一健在的长征时期见过红军的老人。

他向我们讲述到:红军一行人来时穿着破破烂烂,以为是土匪来了,但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每个人的精神都很好,又与以往的土匪不一样,后来才知道,他们是红军,但哈达铺人民群众仍然对他们的到来感到害怕,害怕的心理是由于国民党官僚和地方军阀对红军进行的反面宣传:红军所到之处就会对人民群众的财产进行打劫。这种反面宣传使哈达铺老百姓对他们避而远之,而当红军到达哈达铺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纪律严明的红军们不进家门、不拿东西,反而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困难,建立少数民族政策等一系列实际行动和“我们是一家人”的亲切话语逐渐打消了当地老百姓的顾虑,哈达铺街道充满着其乐融融的相处氛围,红军不进家门就将他们“请”进家门,不拿东西就“送”他们东西,教红军们做当地食物…老人说,只要他还活着,长征的故事就永远说不尽,讲不完。

第五篇章:一群青年踏寻红色记忆,勇担青春使命

不忘初心,重走哈达铺红色长征路,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再出发。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一带一路”沿线红色旅游文化实践调研团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挖掘那些鲜为人知却应当足以被铭记的长征故事,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和毛泽东、周恩来故居以及红军长征见证人眼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那个年代的战火纷飞,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清晰的概念,明白了在革命历史教育上不应该只是忆苦思甜,青年最应该学习的是革命先辈身上那种执着、奉献、忘我的特质,这是任何年代都需要的,并且,我们应当自觉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的优秀思想精髓,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肩负起历史使命,用青春谱写历史新篇。

什么是红军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什么是一代人影响另一代人,在哈达铺,都对这些有着更深层的认识了,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这一趟让我们新时代青年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红军长征的艰辛更加衬托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时代的青年更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用百分百的努力来回馈青春岁月,既如此,定不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9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实践团之调查问卷分析
8月13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实践团于化工大楼A208进行关于垃圾分类调察问卷的录入与总结。首先调研团十三名成员一起将调查问卷数据输入电脑进行统计,然后一起讨论如何将调查问卷分析,按照负责人…
山东大学keep moving宣讲
在暑假到来之际,keepmoving调研团队如期顺利进行了回校访问活动。对于山东的高中生,山东大学的名号一直在同学间很响亮。有很多同学早有志愿报考山东大学。在填报志愿的时间里,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帮助学弟学…
不忘红色初心,勇担兴华使命
为了更进一步对红色精神进行考察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忆“沂”生辉实践队于8月19日前往金沟官庄村与岭泉镇脱贫攻坚示范社区进行实践调研。8月19日,实践队坐车抵达莒南县金沟官庄村。在当地团支部书记的带领下,…
探访玉米基地 学科研育种技术
来源:农学院作者:李亚琼/文李亚琼/图日期:2019.8.15为提高玉米制种的栽培管理水平,确保质量管理的一系列措施顺利实施,实现高产、优质,天民种业在实验田进行玉米育种。为详细了解玉米的育种流程与相关信…
山东大学keep moving调研团队启动仪式
2019年7月3日,控制学院社会实践团队“keepmoving”调研团在队长李志强的带领下在教室进行了一次会议以决定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相关事项,并举行了启动仪式。此次社会实践的时间为7月3号至8月31号,活动内容为发放问卷…
感恩相遇,勿忘你我
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肩负着不同的使命,谱写着不同的故事。炎热七月,热血满怀的我们来到了茂名市根子镇高科小学开展三下乡活动。作为青芒队的一员,在此次三下乡活…
“乡”约七月,盛夏逐光
7月8日至7月15日,我院31名小青芒前往广东省茂名市根子镇高科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这盛夏时节,出发去寻找心中的光。来到根子镇,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一点也不陌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老家也像这…
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
2018年7月8日-7月16日,我跟随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赴茂名高州根子镇高科小学青芒服务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出发之前,我曾写下这样一句话:七月的风,七月的雨,广州的我期待遇见茂名的你。从被青芒队的…
山东大学keep moving调研团队新生宣讲
2019年8月3日上午8点整,keepmoving社会实践调查小队成员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集合,目的为给新生传播关于如何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指导方法。这次活动是keepmoving社会实践调查小队策划已久的,旨在让更多地区的…
你的眼眸倒映着繁星
能亲眼见证队伍里各位小伙伴们的成长,实属我的荣幸。作为宣传板块的一员,我的职责是用我手中紧握的相机去记录三下乡的日常。合理的跟拍负责安排让我得以接触所有板块,记录下许多美好的瞬间,向时间出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