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城一馆湖湘情,芥子须弥纳万千

来源: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海南大学“一带一

2019年7月15日,为了更好地借力“一带一路”政策和抓住机遇,宣传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以商业化模式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海南大学“一带一路”非遗保护调研团来到了湖南省雨花非遗馆。

团队全体参观非遗馆大厅内合照

“一带一路”非遗保护调研团首先整体参观了雨花非遗馆。据团队了解,截至目前,雨花非遗馆已汇聚了包括10个世界级、5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内的300多个非遗项目、1000余种工艺品,吸引了200余位非遗传承人常年驻馆,开发了30余个非遗体验项目,孵化了1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正如会馆入门的墙上所写,让人不由地产生一种“天下非遗聚雨花”的感觉。非遗馆内的茶道、篆刻、剪纸、女书、湘绣等传统手工艺,自岁月深处走来,兼之与现代技术融合,其古朴沉静的外表下流淌着不容小觑的力量。纵览湖南雨花非遗馆,实践队员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坚定了宣传和发扬非遗文化的信念。

针对上午的所见所闻,非遗保护调研团重点走访了“女书”和“走进非洲”两个展示厅。首先参观的是女书会馆,女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娟秀有力,将女性的柔美与坚韧融为一体。潇湘爱莲女书文化研究院院长、湖南江永女书传承人李爱莲老师给实践队员讲解了女书的历史和故事,展示了许多女书书法作品和相关的文创产品,如折扇、香囊、书签、陶瓷等,更有与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绣合作的“水晶之恋”系列,给实践队员提供了发展文创的新思路,为其后期更好地依托“一带一路”政策进行出口贸易打下基础。此外,李老师也跟实践队员分享了一首以“女书”为主题的《姐妹书》,以歌为媒,充分向实践队员们展现了女书之美,更感叹那个时代女性的坚毅和智慧。

团队成员参观学习女书非遗文化

随后,团队参观了以“走进非洲”为主题的非洲文化馆。经非洲馆馆长张雪伟的介绍,“走进非洲”落户雨花非遗馆是因为两年一届的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由于国内对非洲文化了解的不深入,政府希望借助非洲文化馆的形式来加深国人对其的理解,并且每周在非遗馆内定期举行沙龙。团队众人也在馆内体验了非洲传统乐器之一——非洲鼓,异国风情别有趣味。另外,经张雪伟老师分享,木雕、皂石、漆画等非洲文物格外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基于中国消费者对非洲文创的购买现状,实践团队可以推测各国民众的消费倾向,跳出思维窠臼,为我国 “一带一路”主题贸易产品的二次创新与开发设计提供新思路,指明方向。

团队成员参观体验“走进非洲”文化馆

通过本次到湖南省雨花非遗馆的参观学习,团队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近距离的体验,从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2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矿大甘肃小分队赴兰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8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甘肃小分队暑期实践团成员贺勃淘、张子敏、庞硕、何浩龙、牛佩、王亚龙、邵转娣,前往兰州开展暑期实践和采访活动。图为团队成员合影在今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实地考察了甘肃省博物馆并…
三下乡感悟:湖湘胜地少年行 非遗商业辟新径
“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湖湘之地,古往今来,无数迁客骚人为之折腰,我也一直对其充满着好奇和向往,欣赏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有的文化厚重感,也一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兴趣。在这个暑期,…
保护母亲河 人人有责
2019年7月9日,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溯源社会实践队抵达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对郑州段黄河水质、水情展开调察。实践队抵达黄河滩。由于临近黄河游览区,在不同时段都有大批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导致部分垃圾废…
调研入基层,蝉鸣话青春
七月,我参加了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暑期三下乡活动,这次我们“祖国华诞七十年,凤泉改革换新颜”“青年观察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史成就调研团来了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耿黄镇耿庄村。耿庄村位于太行…
保护母亲河,看黄河水质变化
2019年7月9日,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溯源社会实践队抵达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对郑州段黄河水质、水情展开调察。实践队一行到达目的地后,利用定点观测与河水采样等手段,对湿地公园附近黄河水质进行了系统分析…
“红色记忆寻梦团”于黄家峪村调研实践
2019年7月16日上午6时,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重访老兵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社会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北门集合完毕,实践队伍一起出发去向淄博市淄川区领子镇黄家峪村进行社会实践的实地考察调研。从…
保护黄河,看黄河水质的变化
2019年7月9日,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溯源社会实践队抵达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对郑州段黄河水质、水情展开调察。实践队一行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首先结合提前查找的资料,利用定点观测与河水采样等手段,对湿地公…
吾水计划育林调研队小树林广西队顺利完成水样采集工作
7月28日8时,吾水计划小树林广西育林队成员前往背岭、瓦厂两村进行采集水样及问卷调查的工作。调研团成员分为两小组,一组前往背岭村,另一组前往瓦厂村。本次共采集水样12组,其中背岭村4组,瓦厂村7组。在测…
“黑化”的一天
真的是“黑化”。我全身都要黑了,顶着大太阳,“数我最行-趣味运动会”在槐树小学开始了。作为中年级集体跳绳项目的负责人,我和成员们一起讨论了分工安排后,都各自在比赛场地工作。这个太阳真的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