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处处洋楼林立,农贸市场热闹非凡,文化娱乐场所设施较为完善,大片的农作物基地规划整齐。在火日炙人的海南夏日,海南大学乡村振兴东方调研团来到海南省东方市小岭村,曾经落后贫困的乡村,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岭村是东方第一大村,人口约12000人,村域面积37.625平方公里,地处东方市出入4门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东方市的村庄形象和东方市基层党建的门面。在全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小岭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产业兴农为主线贯穿发展全过程,同时紧抓思想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业技术培训与升级,逐步探索出小岭村的致富之道。
特色产业焕新机
据乡村振兴队队长王华伟介绍,小岭村主要以玉米与热带花卉产业为支柱产业,并逐步将产业品牌化现代化。调研团通过采访了玉米种植户卢琼珍了解到,小岭村玉米种植通过科学规划,利用海南独特的环境气候,采取反季节上市的策略,通常能够较好的把握市场需求,获得可观收益;在玉米运输方面,采取冷库运输方式,保证玉米在长途运输中保持新鲜度;在产业绿色化上,小岭村充分利用玉米秸秆,与奶牛场对接,做成牲畜饲料,在获益的情况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玉米品牌化方面,小岭村与海南大学对接,成功设计出玉米品牌logo,使小岭村玉米更具辨识度。小岭村玉米产业发展的成功,给小岭村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形成了人人种玉米,生活靠玉米的小岭村特色。记者同时走访了小岭村热带花卉种植基地,红掌、菊花等花卉通常采取封闭式种植,并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照料。据悉,小岭村菊花通常以鲜花的方式销往日韩等地,具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成为小岭村收入的重要来源。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小岭村抓住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共享潮流,依据自身特色玉米产业、热带花卉产业以及小岭牛肉干、地瓜酒等特色农产品优势,设想出打造共享农庄的规划,将成为小岭村经济发展的又一牵动力量。
全方面,多层次振兴乡村
为了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配合小岭村产业进一步发展,小岭村除了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特色产业之外,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技术引进。调研团跟随小岭村副书记汤发有,参观了其自主经营的瓜果蔬菜基地。基地规划整齐,并采用滴灌技术,节约利用水资源。由于小岭村玉米为反季节种植,4月至10月为玉米种植空档期,为抓取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采取作物轮作的方式,种植应季瓜果蔬菜,不仅增强了土地肥力,还能够获得额外收益,为玉米种植积累资金。为适应海南炎热气候,小岭村曾与海南大学取得技术支持,研究开发耐热耐寒的马铃薯,以期拓展种植品类,拓宽致富途径。同时,为了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小岭村成立了玉米合作社,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得到分红,合作社还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充分保证了小岭村贫困户有途径摆脱贫困,普通户有能力发家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小岭村也积极重视村风建设、民智建设,在挖掘小岭村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小岭村logo,提炼小岭村精神,并且建立起海南大学支教活动示范点。图书馆、运动场所、休闲场所等文化娱乐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宣传标语,特色墙画也随处可见,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挑战不可忽视
小岭村乡村振兴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小岭村人口众多,拥有丰富劳动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地压力,造成每家所得土地面积小,土地分散,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与产业的规模化.海南特色的老爸茶楼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民风建设的一关屏障,农闲时长时间的茶馆喝茶的休闲生活也是导致农忙时资金缺乏的重要原因.通过走访产业基地、采访产业相关人员,调研团了解到在小岭村产业化过程中,玉米产业信息渠道少,缺少市场行情数据,较难把握市场供需;菊花产业主要面向韩日等国外市场,数量质量要求高,但目前仍为人工种植采摘,贸然大面积采用先进技术面临风险大.
贫困人口渐渐减少,小洋楼越来越多,幸福指数也日益提高,小岭村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缩影。尽管小岭村的发展仍受到土地、技术、观念等因素的限制,但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和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小岭村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小岭村副书记汤发有说道:“在海南这个宝岛上,只要勤劳肯干,没有什么不可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0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