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西南石油大学追梦彝乡2.0暑期社会实践队赶往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开展为期三天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及普通话推广活动。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是248国道上的一个彝族聚居村落,村民全为彝族同胞,村子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彝族文化、习俗……村中村民交流主要为彝语。但是随着与汉族居民持续的经济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如今,村内年轻人(尤其是95后)交流开始以普通话为主,且随着不断着对外交流,年轻人(尤其是随着父母进入西昌市乃至成都等其他汉族居民为主的大型城市的青少年)学习彝语、彝族文字的动力持续衰减。如今,能书写彝族文字的村民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实践队员与村中“一零后”孩子聊天,从孩子们的口中了解到,西昌市政府要求辖区内所有学校必须保证儿童在进入小学学习前必须掌握汉语的使用,保证与外界不脱轨。
实践队员采访“零零后”学生,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员的最大感受便是彝族的孩子普通话并不比汉族孩子差。同时,实践队员了解到,西昌市彝族聚居地的小学都有开设“彝语课”,确保每位彝族学生在熟练掌握汉语的同时,不忘彝族语言、文字、文化。
实践队员采访“九零后”彝族大学生,采访得知,如今白庙村的所有村民都会彝语的使用,并且交流主要以彝语。不过能写彝族文字的年轻人并不多,他向实践队员坦言虽然小学有学,但是由于使用并不频繁,故现在能书写的彝族文字并不多。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提问前往田地务农的妇女平常普通话的使用情况。
实践队员正在向嫁到当地的汉族妇女询问当地彝语使用情况,她告诉实践队员,村中除了小部分老年人只会讲彝语外,大部分人都会汉彝双语,所以哪怕不会彝语,刚嫁过来日常交流问题也不大。嫁过来五年,如今她已经会用彝语和其他人沟通了。
实践队员向村中老年人了解村内彝语和汉语的使用情况,老人只会简单的普通话交流。他告诉实践队员,如今孩子都在西昌市工作,他们的子女也在西昌上学,孙子和孙女对于彝语只能是简单的日常交流。
图为彝族村民正在教实践队员彝族文字的书写。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史书中称“爨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通称老彝文。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据估计,仍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每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没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主要为由左向右直书或横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10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