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学“习”再出发(下)
年难留,时易损,不知不觉已过了两日。为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好、弘扬好延安精神,第三天大学生宣讲团的成员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当时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的枣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据讲解员介绍,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之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又称“枣园”。当年的金戈铁马早已被如今环境清幽,景色隽秀的枣园所掩盖,只能在历史的尘封中不断回响。而枣园内、窑洞中那一幅幅镶嵌着感人故事的珍贵的照片无不诉说着共产党人不辞劳苦、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更是极大还原出延安时期的那段跌宕起伏、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居住区。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居住区前中央五大书记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和朱德在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仰首望去,五人意气风发的脸上看不出一丝革命斗争年代的愁绪。我不禁思考着,也许那是对新中国即将建立的欣喜?亦或尚能凭己之力为人民服务的满足?
除却五座雕刻的栩栩如生的五大书记铜像,一条从枣园中间穿流而过的水渠引起了我的注意。经了解,水渠长6公里,由延安驻地八路军于1940年4月建成,因其灌溉面积大,收成效果好、实用性强的特点,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幸福渠”。幸福渠水自1940年流淌至今,潺潺水声向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人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如果说毛泽东在枣园写下了《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谈判》、《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等诸多指导中国近代革命走向胜利的文章,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雄韬武略,那么这条滋养百姓生活的幸福渠则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说起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我们无一例外地都会首先想起雷锋同志,这是无可非议的,却并不全面。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有很多,张思德便是其中的一位。1944年9月,共产党人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将战友推出洞后,自己却被埋在窑洞,壮烈牺牲。于是,为纪念年仅29岁的张思德同志,毛泽东主席在枣园讲台特别发表了名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其中说到:“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毛主席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终身。白驹过隙,岁月流金,七十五载光阴不过一瞬,然而毛主席那朴素亲和的话语,今天读起来仍然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当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站在延安讲话台前,站在张思德同志雕像前朗诵篇章《为人民服务》时,我不禁低头深思。关于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然而,为人民服务不止于党员干部,作为中国革命时期传承下来的优良美德,时代要求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新时代下的青年人,作为大部分还不是党员身份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为人民服务?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于我而言,我始终坚信不是非要为祖国建设而付出生命的壮举才叫伟大,为人民服务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尽己所能,不断坚持。作为一名师范生,我当下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开拓更高层次的知识领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坚持下去,为早日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而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要说感触最深的,还是观看历史舞台剧红秀《延安 延安》。作为中国首部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从一位自上海来到延安的女大学生白雁鸣的视角,真实再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年学生奔赴延安,展开生活、生产、学习、生活、战斗和恋爱的场景。他们用青春之血铸就延安的美好未来,用理想信念战胜重重磨难,这种不畏牺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极大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也让我真正体会到延安精神的恢弘和伟大。
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宣讲团成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血雨腥风、硝烟四起的年代。外敌入侵,国破家亡。“爬雪山,过草地,横穿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两万五千里长征,自于都到陕北,中国共产党员死伤过万,但鲜艳的五星红旗屹立不倒。安宁的生活因为战争而不再安宁,美好的爱情因为战争而不再美好,看到此情此景,宣讲团成员们泪水潸然。一小时的视觉盛宴,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和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为人民的伟大和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好侵略的虚伪,也终于明白为何大批的青年人即使是牺牲,也要突破重重险阻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洪流。我想,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离不开这一批批壮志青年的青春和热血,离不开无数中华儿女的殊死拼搏。
历史已然远去,信仰必将长存。这是红秀《延安 延安》给我最深的感触。时代的发展给同样是青年学生的我们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时代让我们失去了投身革命,在枪林弹雨中报效祖国的机会,但时代是公平的,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中国面对的不再是如何取得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自由,新时代的中国面对的是如何在世界潮流中,将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成功的彼岸。新时代给予了青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探寻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青春挥洒汗水,以行动奉献祖国!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宣讲团成员们的朗诵声在延安革命圣地宝塔山上响起,而后渐行渐远,涤荡在群山之间。伴着朗诵声,那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日子,就好像昨日浮现在眼前。微风乍起,我的思绪也就和风一起,又飞进了那段峥嵘岁月。“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提到延安的第一印象。巍巍宝塔,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矗立在山巅之上,在阳光普照下熠熠生辉;滚滚河水,汇聚着战争中铸就的延安精神,流淌于延安城下,在群山环绕中不断回响。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宝塔山旁的一口大钟跟前。显而易见的是,这座中共中央曾经作报警之用的大钟已然在历史长河中被镌刻上了岁月的痕迹,变得锈迹斑斑。宝塔山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宣讲团的党员们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那一刻,庄重再也掩饰不住深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自豪,让还是共青团员的我深受感染,于是说:“我必将通过不懈努力,刻苦学习,认真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2019年7月7日的宝塔山上,防空警报长鸣,警醒着每一位过往的游客勿忘国耻,并在铭记历史中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如今的宝塔山,绿树成荫,群山环绕。置身其中,已很难切身体验到那段革命斗争年代的艰难岁月。然而,历史是不能忘的,明媚蓝天下的新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新时代的今天,我们登上宝塔山,怀念宝塔,歌颂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中共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事迹。
为走前人之路,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宣讲团成员们和老师一道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其实,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我是极为惭愧的。
因为杨家岭作为当年召开中共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进行延安整风运动的地方,是我之前不曾知道的。也许还有人和我一样,只知道1942年中共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扫除了党内存在的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只知道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并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却对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发生地浑然不知。
1946年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一经提出,便传遍国内外。很难想象,这个当时在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极大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著名论断是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前的小石桌上产生的,于是,平常不起眼的小方桌因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格外地引人注目。时代发展,国情改变,这个“时代性的伟大真理” 作为一剂强效的精神良方,仍然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前进。在此,我再一次看到了毛主席那超越时代的、独到的、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目光,也真切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美帝国主义及其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区别。毛主席说:“以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我想,为何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许这就是答案。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毛主席为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所写下的。置身杨家岭,站在毛主席曾经会见国际医生白求恩的地方,我更加详尽地了解了那段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救死扶伤的历史,并再一次被白求恩那不为功利、服务人民的精神深深感动。身患重病,仍不眠不休为战士进行手术的白求恩令无数人钦佩。而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这种舍己为人精神的背后,展现的却是一批共产党员哪怕牺牲,也要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作为一位大学生,我想说:“以后的自己必将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为在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使得当下的杨家岭又多添了一丝历史的厚重。走进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映入眼帘的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数个大字,让人真切体会到70多年前大会上的团结一致,激情勃发的氛围。蓦然回首,礼堂后墙壁上的同心同德彰显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与群众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志气。光阴辗转,社会变迁,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下的共产党人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同心同德,为人民服务。
时光荏苒,曾经的那个年代硝烟弥漫,弹片横飞,人们在悲愤的呐喊中充满了斗志。艰难的十三年延安革命,终究在诸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走向胜利,并且铸就了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永垂不朽的延安精神,而这笔巨大又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也注定要在新时代的中国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和其他红色革命精神一道,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贡献历史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想说的是:“我为逃离了那个硝烟四起而生灵涂炭的斗争年代而深感幸运,却更因未曾置身于那个厉兵秣马而砥砺前行的年代而倍觉惋惜!”延安的十三年革命虽然困难重重,艰苦不堪,但能在如此环境中得到历练,终归还是幸福的。
1缅怀先烈,做时代青年
那,是一个让人不愿提起的日子。
1946年4月8日的天气不似今天这般阳光明媚。那日,重庆的天空下着小雨,西安则更甚,下起了冰雹。这般天气就仿佛是某种悲剧的预兆,如罪恶般的幽灵在陕北的上空凝望着,徘徊着。
延安的“四.八”烈士陵园背倚青山,松柏环绕,面向延河,庄严肃穆。然而谁又能想到如此怡人环境的黄土之下,竟埋藏着包括王若飞、叶挺、秦邦宪、黄齐生在内的17名革命烈士。置身“四.八”烈士陵园,驻足在这些伟大历史人物跟前,我内心那份难以磨灭的崇敬之情,愈发的强烈了。“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是愤恨,是讽刺,更是叶挺将军身陷狱中,欲报国而不得的无奈。怀着沉痛的心情,我来到了叶挺将军墓前。每每想到他甚至还没来得及给年仅三岁的儿子取个名字,便葬身“四.八”空难,我便不住地流泪。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碾压过的痕迹深处,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由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而遭人误解亦或诟病以至多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秦邦宪(博古)便是其中的一位。
现在的我们谈到博古,总是习惯性的将其所犯的“左”倾错误放大而强烈谴责,以至于将其功劳和优点搁置一旁。1931年,年仅24岁的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殊不知,此时的上海局势动荡,白色恐怖泛滥,面对如此困境,还未而立的博古该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接替这一至关重要的职位。诚然,其政治才干自不必多言。
因此,对人物或是事件的评价,我们绝不能简单的以好、坏将其“一锤子敲定”,我们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予以客观评价。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教训。革命事迹陈列馆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场教学让人感动。
经讲解员介绍,这17位革命烈士中,大部分还是20余岁的青年。然而时代让我们拥有着相仿的年纪,却又赋予了我们不同的命运。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下的青年,生活在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主题的年代。现在的我们虽然再也不能像战争年代的青年一样汇入革命的洪流,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同样可以展现自己的价值,同样承担着上一代青年们还未来得及完成的革命任务。我们要向那些牺牲的青年人学习,担当起新时代的任务和使命。
关于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作为一个时代的中流砥柱,将影响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未来。青年们跟随党,忠于党,在党的领导下,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生死,让人心生崇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青年们所创造的耀眼功绩,我们有目共睹。新时代的我们,意气风发。正应了毛主席的那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应该时刻以17位革命烈士的英模形象来不断鞭策自己,脚踏实地,以青春挥洒汗水,以学识修饰人生,以能力奉献祖国。青年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朝气蓬勃,就好像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努力学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一致,锐意进取。
所以,国家要有前途,民族要有希望,青年的力量不可忽视。
不忘初心,学“习”再出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之一被明确提出并置于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期许。
为进一步学习好、研究好、实践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的成员们来到了全国首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体平台——延安新区学习书院参观学习。其中,承载着伟大中国梦的大型雕塑令人印象深刻。“神州系列飞船、太空中遨游的宇航员、和谐号高铁、水下潜艇、雄伟的宝塔山……”,站在雕塑下仰望,我仿佛看到了延安革命时期的伟大斗争,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事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雕塑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盼——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关于学习,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以及“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观点。但是为什么学?这是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我想,当代学习之重,必不在功利,而在于上进。因为一旦人们把学习当成是满足自己功利性需要的一种手段,那么学习和强买强卖又有何区别?习总书记说:“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这无疑是对新时代的我们为何要学习所给出的最好的答案。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相继来到了中国梦展厅、学习报告厅和阅读空间三大主体功能区。听着讲解员详细的解说,看着展厅内一幅幅有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图片和一串串展示我国经济日益崛起的数字,每一个宣讲团的成员都为之深受震撼。尤其是中国梦展厅中的“伟大梦想”、“伟大思想”、“伟大奋斗”三大板块,让人在惊叹于当代中国发展速度的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正确性和有力性。国际评价篇中约旦前首相对习总书记的评价让我记忆犹新,他说:“习近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维、体现出极大的智慧。”而这又再一次从国际的角度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超越性和正确性。
2
社团共建,交流促发展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学习是一个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和互相帮助的过程。为加强江西师范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宣讲团的成员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延安,走进“能在浮躁世界中放下一张平静书桌”的西安交通大学,在港、澳、内陆三地四校中学习交流,在两校社团共建中促进发展。
原来只有敢于跳出自己终日活动的圈子,才会在真正发现自己优势的同时,看到与别人的差距,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态度,这既是我对七月九日下午社团共建的总结,也是对今后自己成长过程的忠告。社团共建让我在看到我们宣讲团光明前景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宣讲团的艰巨性和持久性。我常常问自己:“百万点击量的背后,我们究竟还缺少哪些东西?”最终,我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微宣讲团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宣讲形式丰富的我们,背后却缺少大量理论内容的支撑,以至于宣讲未能朝着更深层次的方向进行。当然了,我并不是在讽刺,因为事实证明我们确实缺少了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改进,要借鉴,要学习。我们指导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形式主义的事情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干,我不希望我们的宣讲团最终变成一个‘僵尸’社团”,这就指出了我们宣讲团今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3
抚躬自问,创美好未来
“我们团叫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宣讲团,这个团队的一个核心使命是什么?中心任务是什么?”、“一个来自江西高校的大学生宣讲团,为什么要从井冈山脚下来到延安呢?”指导老师在开班仪式上提出的两大核心问题,也确实是我一路走来在时刻思考的问题。
七天的延安之行,让我明白我们就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团体,围绕新时代、新思想进行学习和交流。而梁家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和实践的起点,其历史地位是不容小觑的。我想,一个来自江西高校的大学生宣讲团,之所以要从井冈山脚下来到延安,除了思考和回答赣南老区“江西红”和陕西延安“高原红”的辩证关系,还在于要来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源头及其与延安精神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学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为我们的大学生宣讲团创造一个美好明天。
最后我想说:“作为江西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宣讲团的成员之一,我为我们宣讲时所展现的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面貌而深感自豪,尽管会有不足,也会有遗憾,但只要在宣讲过程中做好了自己,那就是最好的我们”。(文/李青|编辑/廖嘉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7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