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觅徽州文化,传承千年文明——赴黄山探访徽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毛钰

一行九人,奔赴两地,三段采访,四位大师,五处地点,六张合照,组成了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与古老徽州的相遇。黑瓦白墙山水绕,研墨刻砚话徽州,一曲徽剧惹人醉,印象徽州,我寻你千载传承的文明,也敬你世代不改的匠心,更恋你淳朴热情的民风,让你,我都难以忘却。

技艺揽于身,传承在心间

我们此行黄山的目的是探访古老的徽州文化与传统技艺,出发之前我对徽州文化的印象只停留在一些关于徽商的评价,还有传统徽派建筑的照片里,不曾想这几日的采访与参观,会让众多徽文化的元素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这短短几天的行程中,我们一行有幸采访到了黄山境内仅存的徽剧传承人汪亦平以及江贤琴老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老师们所在的徽剧传习所虽略显简陋,但两位老师谈起徽剧时眉飞色舞的模样还有令人如痴如醉的演唱却丝毫不含糊。尽管两位老师也近退休之年,但作为这里唯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师们依然坚持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的戏曲演员,努力践行戏曲进校园活动。 “我们是最老的一代,也是最年轻的一代”,采访中江老师说道:“我们要是不传承徽剧,那它就很可能消失了”。徽剧是国粹京剧的前身,,可如今在它的发源地,却面临传承断代的窘境,两位老艺术家的坚持不由得令人为之动容。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徽剧,到如今成为它在黄山仅剩的两位传承人,这一曲徽剧,唱的是人间百味,演的又何尝不是戏曲人生了?

图为实践队员与徽剧传承人汪亦平以及江贤琴老师亲切交流。

在歙县胡秋生歙砚研学基地,我们见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秋生老先生。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歙砚制作,从学徒到高级工艺美术师,长年累月的雕刻导致老先生的手指都发生了变形。而如今,胡秋生也拥有了另一重身份——企业家。身份的不断转变,却未曾改变老先生的匠人之心,年近花甲,胡先生却能将歙砚制作与重大时事相结合,创作出一方方令人叹为观止的砚台。“我一直在向你们年轻人学习,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往前看也要往回看,但现在的年轻人不关心政治是不对的,你们要关心,政治是大方向,这样你们才不会走错路”,先生在交谈中这样教导我们。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工匠大师,采访前的忐忑不安,在与老先生的谈笑风生中全都烟消云散了,他时而像我们的人生导师,以制砚经历为我们道出人生哲理,时而又像我们的爷爷,讲他儿时的童趣讲他遇到的艰难坎坷,亦师亦友,热情淳朴。

文化发于斯,岁月从不败徽州

跟随实践队在黄山两地探访的这几日,车行城中皆为青山绿水环抱,随处可见马头墙式的徽派建筑,各地也都保留着古徽州的历史遗迹,多处展览馆里呈现的徽州文化与名人,无不让我感慨这真是方人杰地灵的山水宝地。这里是“文房四宝”其中两宝的重要产地,歙砚与徽墨的组合为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创作留下了无数杰出的作品。徽州文化博物馆所呈现的诸多艺术作品与文字介绍,为我深入了解徽文化打开了一扇明窗。此外,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更是让我对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肃然起敬,他仅仅55年的岁月,却可称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万世师表”的称谓是对先生短暂而璀璨一生最好的概括。这一方宝地还荟萃了北宋发明家毕昇、制砚名工李少微以及革命战士刘和珍等历史文化名人,我想正是钟灵毓秀的优美环境养育了一代代徽州人,传承已久的徽州文化伴随一批批古城人民的成长,才有了今天群英荟萃的徽州古城。能有机会来此实践,我收获了不仅是一个假期的文化体验,更是享用不尽的人生经验。

图为实践队员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前的合影。

此行绵延几百里,一山一水皆是情

犹记得出发的那个清晨,阳光微微热,心情却格外明朗。一声轻快的鸣笛声吹响了我们此行的号角,贴心的带队老师还为我们每位实践队员准备了早餐,并特意给晕车的小伙伴带来了晕车药,晕车贴等药品,十分暖心。抵达黄山市后,我们实践队共采访了四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到了相关机构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在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内,向我们介绍展品的讲解员不是专门的讲解员,而是制砚基地的一位优秀技师,她曾被评为“徽州十大女工匠”,在工作之余,她乐于向四方来访的人们介绍优秀的歙砚徽墨历史,她热情亲切的接待和生动详细的解说感染了每一位实践队员。而我们拜访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的当天,恰逢周末,各大徽墨制作生产车间仍有很多师傅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持续的高温天气也挡不住工匠们创作的热情,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行百里,所见皆为心中美景,所闻皆是动人篇章,所遇皆是可爱之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借由暑期社会实践之际,来一场与古老徽州的邂逅。洽谈访问间,我见你初心不改的传承之责;研墨雕砚中,我寻你千载相承的一片匠心;玻璃展柜里,我叹你山水之间的人杰地灵。此行黄山,让我从平素略显单调的理工科学习中抽离出来,接受了一场文化的洗礼,在了解了众多非遗文化项目以及与相应传承人的接触后,为他们身上的吃苦耐劳品格与坚毅的责任感所打动。实践结束后,我想我会更加关心身边逐渐消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哪怕我不能参与它的传承,但我愿为它的传承发展宣传解说,让更多人走近它喜爱它乃至传承它。我的徽州印象,这场文明之约,我终将铭记在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7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闻“章”先行调研团看望柏家村退伍军人
为了致敬退伍军人,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难、保卫祖国、勇于担当的精神。8月1日,山东理工大学闻“章”先行实践调研团来到了章丘区高官寨镇柏家村,与青禾志愿者一同在柏家村书记的带领下去慰问、看望退…
参观人工智能展,探寻老龄化社会应对之道
我们智语未来团队于7月3日有幸参观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六届人工智能展。在队员们自由参观的过程中,与老年人健康相关、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科技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如微羽外星人的指静脉锁根…
追溯北大荒,奋勇前行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们一行人去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去往那片黑土地,切身感受北大荒精神,实地领略经过50年翻天覆地变化后的北大仓,欣赏这北国风光的壮丽豪迈,感叹如今机械化,现代化的耕种方式。此…
南师大心理学院“宝贝心成长”实践小队顺利开展正念积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儿童更好地获益于心理健康知识,2019年7月20日,南师大心理学院“宝贝心成长”实践小队面对暑期留校的小朋友,在南京市仙林分校长发诸公幼儿园开展正念积木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期,团队负责人已经与幼儿…
陕师大走进青曲镇:举行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培养绿色环保意识
为了响应国家垃圾分类的号召,共同呵护我们的美丽家园,2019年7月23日,数学1801支教小分队的老师们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垃圾分类知识课,希望通过这一堂课能够增加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培养同学们的垃圾…
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情系北大荒,建功新时代”
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情系北大荒,建功新时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201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和引…
书记慰问,为支教助力
2019年8月1日星期四上午,团委书记刘俊青和门罗王村村长王国堂对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全体支教队员进行慰问。他们对支教情况进行了简单调查并对支教队员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队员们内…
【阳光学院暑期“三下乡”】振兴富竹,阳光助力
为了响应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阳光学院赴屏南富竹打造人才振兴示范区实践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人才振兴方案的实施带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岭下乡富竹…
武理学子三下乡:旧物智造齐创新,登高博见刷新知
又是鸟儿啼鸣时,暴雨后的黎明,格外的静谧与美好。7月31日的清晨,这支小分队于同一时间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漫步于乡间的同一小路。实践已经进行了11天,他们也早已和附近的村民们相熟悉,偶遇村民,于嘘寒问…
【暑期“三下乡”实践】续古道记忆,扬茶盐文化 ——赴屏南茶盐古道创新规划进行中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助推屏南发展。2019年7月,阳光学院赴屏南闽东茶盐古道创新规划项目实践队在阳光学院商学院系主任施玮老师、市场营销专业导师吴赢老师的带领下,到福建省宁德市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