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蒲公英社会实践团赴湖北伍家台,专访星光聚力人郑时兵
大学生网报恩施7月31日电(通信员:王倩 邵艺婧)他,出生在贫困的山村,高中毕业的他,为了了解茶产业,做起了炊事兵,又在乡镇的茶厂里工作了整整十年,十年期间,他不断探索茶行业发展的道路,十年后,他义无反顾的卖掉了家里仅有的小卖部,回到这个养育他长大的村子,开始了拯救茶厂,带领村民脱贫的慢慢长路。他,就是《脱贫攻坚星光行动》第一期节目的星光聚力人-郑时兵。
有这么一群学生,在观看完《脱贫攻坚,星光行动》的第一期节目后,被伍家台的茶园及郑时兵先生感人的奋斗经历所吸引,而且“茶”正与他们所学的专业紧密相连,于是,他们决定,去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贡茶文化,学习郑先生身上的优质品格。
2019年7月22日,青岛农业大学“茶之行,爱之旅”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有幸拜访郑时兵先生,听他讲述这段他与茶的故事。
一茶一灵魂,一树一春秋。对于郑时兵来说,茶树就是这个村子的根,茶场就是村民生存的物质基础,郑时兵始终有一句话:“生在这个地方,就要发展这个地方,坚守这个地方。”这是他的信念,是他的理想。他也一直记得这句话,一直在为这句话奋斗,这么多年来,他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在为‘这个地方’打基石。
茶场创建,筚路蓝缕。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茶场到现在省级龙头企业-昌臣茶业,这二十年里,郑时兵和村民们靠着执着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回顾过去,郑时兵眼里满是骄傲,可是队员们知道这份骄傲的来之不易。
二十年前,通往伍家台村的全是崎岖的山路,交通的不畅使拥有着“贡茶”美誉的伍家台茶叶销路受阻,茶农们对于未来满是绝望,这时,郑时兵做出了一个让全村人都为之惊讶的决定,他卖掉了此时家里唯一维持生计的小卖部,开始招商引资,拯救茶厂,他不辞辛苦,不畏冷眼,坚持给茶厂带来最大利益化,他的家人终于也不再阻拦,默默的给予支持,而郑时兵这一干就是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他走过多少满是荆棘的路,迈过多少人迈不去的坎,他用了多少努力、多少付出才换来今天这个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伍家台。
沁清茶园一片风,万云丛中寻仙踪。付出终会有收获的,如今的伍家台坚持走茶旅融合发展道路,这不仅使伍家台茶叶走出国门,更将伍家台打造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名胜风景区,每天来到村子的游客络绎不绝,郑时兵也准备利用当地这一优势,增设旅游区特色项目,建立贡茶实践基地,让村庄得到全面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伍家台贡茶文化的魅力。当问到村庄是否会收取门票的时候,郑时兵毅然决然地说:“我们现在不收门票,以后也绝对不会收,让游客了解贡茶文化,才是我们的目的。”现如今,不仅郑时兵先生努力为村子着想,当地政府也是非常支持伍家台贡茶文化的发展,就拿宣恩县来说,虽然是贫困山区,但是政府机关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并且都用一种执着的心态把整个农业建好。如宣恩县在农业产业这一方面就至少有国家级的六个基地。
谈到对当代青年人的希望的时候,郑时兵分享了三个锦囊——-首先,热爱什么坚守什么,担起责任,持之以恒;希望当代青年早日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东西,不要随随便便推卸自己的责任,也切勿三分钟热度。其次,抓住机遇,勇于前进,敢于创新;时时刻刻准备着,不要轻易的放弃摆在面前的机会,而且创新才能更快更稳发展,千万不要惧怕,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最后,一定要稳,不可急功近利;当代年轻人耐力差,普遍急于求成,考虑欠佳,一定要全面思考,敢于沉淀。郑时兵也正是靠着这三个锦囊在一切外来条件不充分的困难下打造出了伍家台的今天。
此次伍家台之行,实践队员们在郑时兵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道理,更加清楚了人生的意义,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感悟。郑时兵先生也将会在他的人生路上继续奋斗,相信郑先生在几年后会创造出伍家台更美好的未来!图为采访时队员认真做笔记 大学生网报通信员 邵艺婧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