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府河镇曾都区常青藤社工服务中心里,前来听课的留守儿童们,都瞪大了求知的双眼,聆听着第二日的课程。
7月24日下午,“绿动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课程《汉字有话说》于常青藤社工服务中心内正式开课。实践队队员从汉字的演变入手,结合问答、游戏等多种形式,与小朋友们展开了亲密的互动,寓教于乐,同时也将汉字的历史、特点等知识与书法的技巧一并传授。课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对汉字与书法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汉字形态似,关系我来寻
课程的最开始,由汉字的特点——象形文字出发,通过最基本的图形与文字之间的联系,启发小朋友们的兴趣。反映在课堂中,主讲人陈沁怡通过展示出一组动物的图片与相对应的甲骨文,向小朋友们提问,哪个文字代表哪种动物。
“这个是羊!”一位小朋友拿着话筒,指着其中一个甲骨文文字说,她的语气里透露着坚定。“那这张又是哪个小动物呢?”“也是羊,我刚才可能选错了,那张不是羊,是牛!”主讲人一步步引导着小朋友们找到正确的对应关系,一点点帮着他们找出甲骨文象形的大致规律,同时也让每位小朋友都逐渐产生了好奇。“姐姐,我们组猜对了四幅,要比他们组多!”上台的小女孩虽然猜错了两次,但她依然骄傲地向主讲人“邀功”,而台下的小朋友们也纷纷激发了好胜心,都鼓动着举起了小手,渴望被点上台去回答,展现一番。
汉字渊源长,历史我来讲
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隶书与行草书,再到如今的简繁体,汉字在六千年的流传中,几经演变,随时代发展,因时代需要而改变,同时也融汇了中国上下数千年的文化特点。解读汉字与书法,必先了解汉字的历史,而汉字的历史中,也体现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课程由此从汉字的历史与演变入手,一步步丰富了小朋友们对于汉字的了解,与此同时,也为他们展开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浩瀚的一面,有力的提升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观看着课件中的视频,一位孩子不由自主地开口赞叹:“这个字好好看,比我们自己每天写的要好看。”“这个字是楷书,我会写!它念‘车’!”有的小朋友了解一些汉字的知识,在主讲人有意的引导下,他们在彼此之间展开了活跃的交流。随后,主讲人具体为孩子们介绍了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隶、楷、行、草乃至简体字,每种汉字的特点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两两之间的变化与联系,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也不要认为我们现在写的字不够好看,简体字虽然结构简单,但它为我们国家推动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呢!所以,简体字与书法,都是汉字,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藏,大家都要有所掌握。”
汉字结构美,书法我来写
小小的课桌前,孩子们端坐肃立,一板一眼,写下一个个传承千年的文字,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古时的学堂。书法相比于现代汉字,它有着更严格的书写姿势与更精密的运笔技巧,但这份积淀着中华历史文化传承的艺术,也更值得孩子们掌握。
课堂中,主讲人请来一位小朋友,以他为模特,方方面面地讲解书法的姿势要求与运笔方式。“大家看,无名指与小指要弯曲,钩住笔杆,同时手掌伸平,家明做得就很棒,大家要向他学习。”被夸奖的小男孩一边板住自己的姿势,一边不由得骄傲地笑了出来。每位小朋友在面前铺开的宣纸上,用心写下一个个笔画,再到一个个文字,他们都牟足了劲,想要写得更好。志愿者哥哥姐姐则亲自下场,对小朋友们一对一地指导,纠正动作与书写的错漏。
在此次《汉字有话说》的课程中,小朋友们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课程结束后依然在练习书法,不舍离去。而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文化延续千年不断的基石,对孩子们来说,更是解读与学习传统文化的大门。少年自信则国自信,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更要从孩子的教育开始建立。本课程旨在为孩子们引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传承民族文化做一次铺垫,而从孩子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本次《汉字有话说》卓有成效,为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埋下了火种。
(通讯员 陈沁怡,胡璐,李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83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