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易礼强:唢呐继继绳绳,青山草木常青

来源: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程心愉 朱燕

群山绵延,暮色仿佛油画上的颜料,一点一点染上远山。红霞、远山、白鸟、翠竹。凉风掠过,易礼强正坐在门口拉着心爱的唢呐,声声悠扬。

(图为易老师调试唢呐)

【拚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朱海(化名)是我的骄傲,因为唢呐学得好,学习成绩也好, 2018年县里才艺大赛还拿了金奖。我觉得很高兴。”谈及自己的学生,易老师语气里是藏不住的自豪与高兴。笑意把他眼角的细纹拉长,他的眼神却仍然炯炯发亮。

人到中年,河流入海,大部分人归于宁静或幻灭,但他的内心仍然暗流汹涌。这位头发泛白的五十三岁唢呐表演者,依然饱含年轻时的热情,面向镜头,吐露心声:“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学习唢呐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把它发扬光大。”

八岁启蒙,十年磨练,十八岁便可独当一面,成为戏班子里的主干成员;到如今,作为已有三年的唢呐教学经历的歇马中学的唢呐班老师,易礼强带过的学生已逾百人,其中获奖者不胜枚举。四十五年的唢呐演奏生涯积累下的,是他一生的心血。课上,从嘴型到指法、从坐姿到动势、从独奏到合演,他一一指导学生。“坐直、提气、双臂齐平”,他反复提醒学生,不厌其烦。课后,没有任何的停歇,他拿起水杯准备喝水却又放下:学生来问问题了。于是,一个课间又是在传授知识中度过。

(图为易老师在授课)

他基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家中客厅里的电脑里是用来反复观看学生表演的视频,音响和话筒是供前来请教的学生使用的,茶几上放着的是许多唢呐,易礼强时不时地拿起来检查调试。有时,一杯茶,一本简谱,一把唢呐,他就可以在椅子上度过大半天时光。

在四十五年的唢呐演奏生涯里,他也曾有过一段沉寂的岁月:上世纪九十年代,生活困难,年轻的易礼强不得不放下那把陪伴他整个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唢呐,到处谋生。正因这段经历,才让他对于现在的教学机会倍感珍惜。

(图为易老师在授课)

潜心教学,“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把唢呐发扬光大”是他如今最大的心愿,也是他内心的使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懂他的热爱、他的执着。曾经的同事都不再有教学的欲望,传承一事也只是交予他一人。他肩上承载的,有历史的积淀,同时也有唢呐命运的延续。“拚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他期待的是唢呐有人传承,他愿意为此付出时间与精力,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唢呐表演者。

【传人不断,声声不息】

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在歇马中学开设了唢呐教学班,易礼强先生受邀从教。由于附近教授唢呐的老师只有他一人精通简谱,能避免复杂的工尺谱的教学,师资极其缺乏,所以,他私人另开设了一个唢呐兴趣班,供对唢呐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唢呐的吹奏。 “我就是希望唢呐发扬光大嘛,我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闻名,并且我有这个信心,”易礼强老师如是说。

然而,传承唢呐的过程并不简单。

(图为小孩子们在易老师家上课)

作为一个兴趣班,原以为自愿来学习的孩子是因为本身特别喜爱唢呐这门艺术,而实际情况却是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假期整天玩电脑玩手机或是三五成群地去做一些危险的游戏,才把孩子送来的。由于学生们本身的学习热情不够,很多学生的唢呐学习半途而废,能 从“初级班”一直坚持到“高级班”的学生屈指可数。

尽管如此,随着易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教学,部分学生在接触唢呐后慢慢地对其产生了热情:着迷于其音色,享受唢呐吹奏过程的乐趣……因而,易礼强老师的唢呐兴趣班,也走出了像朱海(化名)一样在湘潭县青少年才艺大赛荣获金奖的学生。

在谈到学生取得的成就时,易老师表示,“希望我的学生越飞越高。”他认为,唢呐作为一项民间艺术,不应该局限于血脉关系,只传承给自家人,同样,也不能因为传承给了当地人便感到满足而止步不前。因而,易礼强老师改变了自己的唢呐教学思路。

(图为易老师接受采访)

由于青山唢呐的曲目几乎都是用于当地丧葬仪式,表达的是一种极度悲恸的情感,因而传播范围有限。再加上青山唢呐曲目的演奏难度较大,难以避免用较为困难的工尺谱教学,易老师首先教授“初级班”的学生学习北方唢呐(流传于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待学生吹奏技巧达到熟练时,便教这些“高级班”的学生学习青山唢呐。易老师表示,这样一来,伴随着更易于广泛传播的北方唢呐这个载体,学生们将青山唢呐发扬光大,甚至带其走出国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您打算教唢呐一直到什么时候?”

“到我老了教不动为止。”

吹奏唢呐的孩子们渐渐散去,走出竹林旁的民房,踏上被青黛山丘环绕的乡间小道,唢呐声似乎依然没有停止,它将随着唢呐兴趣班的延续永不停歇,随着临风而立一代飘去更远的地方。青山青了,石鼓响了,歇马未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62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云帆支教团抵达爱心小院

“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云帆支教团抵达爱心小院2019年7月21日下午16:30,云帆支教队抵达爱心小院,回到“家”中。在云帆支教团抵达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时,爱心小院院长李文军已驱车前…… 云帆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爱心小院云帆支教团为

7月27日6:00,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云帆支教团为爱心小院的孩子们挂上了门帘。…… 朱敏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赴中卫市中宁县“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云帆支教团开展疫苗安

7月27日,由于长生药厂疫苗事件曝光,疫苗安全显得格外重要,因此云帆支教团开展了疫苗安全普及课课。…… 苗黎明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赴中卫市中宁县“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与学生心灵的交流

7月27日下午五点,在同学们放学后,支教队员徐浩对同学们布置了一篇关于支教老师来以后的感想作文。…… 徐浩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艺术的魅力——青岛科技大学云帆支教团带艺术进孩子的课间

7月27日,正式支教的第六天,云帆支教团的队员们和爱心小院的孩子们早已经打成一片。在课间,支教团的成员们将自己准备的艺术以及孩子们学习的艺术在课间展示。…… 潘安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学会珍惜与感恩——青岛科技大学云帆支教团组织学生帮助李文军倒垃圾

7月27日,正式支教的第六天,云帆支教团的队员们和爱心小院的孩子们已经打成一片。在放学之后,支教团的成员们组织学生帮助爱心小院院长李文军倒垃圾。…… 潘安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队员与学生

为了解决爱心小院学生们的疑惑,7月27日上午9:50,“心系西部,筑梦中国”带队老师路燕以及云帆支教团队员们与学生们在大课间时与孩子们交流,解决他们的心理与学习问题。…… 胡宇阳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帮助李文军

7月27日下午4:00,“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云帆支教团指导老师路燕、队长苗黎明带领全部支教队员积极主动的帮助爱心小院创始人李文军收枸杞干农活。…… 胡宇阳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动手塑泥创造梦想人生 消防安全助力平稳生活
为了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消防安全意识,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青春手拉手,童心共飞扬”志愿服务团于7月12日下午前往舟山市定海区万金湖社区开展儿童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塑泥活动。消防安全走进身边暑…
东科学子剪纸传情 食品安全时刻牢记
为了提高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青春手拉手,童心共飞扬”志愿服务团来到舟山市定海区米林社区为孩子们上一堂剪纸和食品安全课。剪出美好生活剪纸是中…
研走美丽乡村,看乡村变化 ——数理学院举行建国70周年乡村变化调研活动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特别是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河南省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为了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变化,数理学院于2019年7月4日至26日举行…
唢呐匠人:手工锥凿出的传统标“杆”
7月7日,在易礼强老师的带领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湘潭县社会调研团去往当地一位制作唢呐的手工艺人家中。(图为已制作好的管子成品)唢呐主要由哨片、芯子、管子、碗口四个部分组成,团队今天拜访的…
居安思危
【社会实践】居安思危如今快速发展的世界,充斥着高科技的生活,还有舒适的生活圈,大部分努力工作的人们不会担心饥饿和保暖。有那么一个词是关于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生的一种感觉叫过客感。是有那么一个…
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构筑阳光心桥为响应国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19年7月6日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暑期实…
唢呐班演出:“小戏骨” 大神威
7月6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湘潭县社会调研团观看了易礼强老师所教唢呐班的正式演出。易礼强老师带领唢呐班的学生们来到了铜梁山湘军古道,这条专门为晚清重臣曾国藩及其兄弟所修的古道,又名“曾氏古…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一):海岱青州韵,实践少年行
为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六项要求,山东师范…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学子赴临沂进行“红色逐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网报沂南7月19日电(通讯员赵刘宁)“沂南地质资源丰富,黄金、铜、铁,含量丰富。”随着新王后村党支部书记朱士成同志的介绍,我们开始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铜井镇镇长助理、新王管理区书记阚积…
齐绘美丽画卷,共享健康生活——“生态之旅”赴九级村社会实践感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同心建设美丽中国。”为积极响应绿色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