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孝义市东庄村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深入发掘乡村文脉,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努力营造出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氛围,让乡村文化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心剂。为探求东庄文化,品味“书香东庄”,7月10日8:00,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青年益行调研观察团的志愿者们步入东庄村村史文化展览室,感受时光记录下的“东庄印记”;寻访民间艺人,揭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在农家书屋散发的阵阵书香中,志愿者沉浸书海,感受时光静置带来的闲适与舒畅。
迈入村史文化展览馆的一刻,志愿者们深刻的感受到东庄村浓厚的文化底蕴。据悉,东庄村村史文化展览室于2012年正式建成,该展览室由孝义市档案局牵头,东庄村村委会承接完成其建设工作。
在志愿者参观浏览后,展览室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村史文化展览室正式建成后,急需收集东庄村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来扩充其收藏,但限于当时技术条件以及缺乏对历史物件的保护意识,导致很多资料都残缺不齐,多亏广大村民将家里的老照片、老物件捐赠出来,才得以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展览室。”在展览室陈列的老照片中,志愿者们见证了东庄村的整体变迁,直观的感受到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东庄村由贫穷走向富裕,从而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艰难历程。
山西孝义剪纸作为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庄村也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民间剪纸艺人——赵爱梅为志愿者们演示了剪纸文化的独特技艺,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剪纸能给人以视觉上的透空感和艺术享受,同时剪纸也是中国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所探索出的传统艺术形式。
在汾孝秧歌代表性传承人——白清礼老师的指导下,志愿者们穿上地秧歌表演服装,跟随白老师一同学习“地秧歌”。通过白老师的讲解,志愿者们了解到汾孝秧歌的发展历程及其表演形式,亲身融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精髓所在。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和精髓,其传承对于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东庄村的日间照料室里陈列着许多精美的书法作品,让志愿者们叹为观止。据了解,这些书法作品大多来自于樊学尧老先生,他在退休后,花更多的时间在书法作品的临摹与钻研之中,并致力于将其传递给更多的村民,让他们参与到书法艺术中来,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
东庄村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要、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逐步加大了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修缮了农家书屋这一便民工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志愿者们在指导老师的提议下,举办了“读书一小时活动”,每人挑选一本书,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一小时,并发表自己的感悟,一同沉浸在书海中,抛却烦恼,收获闲适时光。
在一天的调研与切身感受中,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东庄村文娱生活的丰富多彩,不禁感叹道:“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群众生活日益多样,乡村文化的振兴,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更厚植了道德文化,培育了文明乡风。”
东庄村不断挖掘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80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