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镇新发展:古今结合魅力现,文化创新生机焕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白露露

“青砖小瓦马头墙,木雕门窗冬瓜梁。”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给长临河镇的景色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光,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发展的新机会。7月15号,安徽师范大学赴合肥长临河镇探访吴氏宗祠团队来到了老街,通过采访长临河镇综合文化站的王超主任和走访当地居民来了解长临河镇的发展现状。

生态为纲,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据王超主任介绍,如今长临河镇发展十分重视生态环保,以生态为建设之纲,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就是我们生存的家园,要是家园被破坏了,那还谈什么发展,都是空的。”王超主任严肃的向队员们说道。

图片为队员们采访老街上的环卫工作者。吴京晶提供

队员们了解到,长临河镇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力推动污水处理厂、藻水分离站、十八联圩湿地等项目的建设,共抓大保护,致力于将长临河镇的绿水青山打造成合肥市民的城市花园,同时也为千百种鱼类、候鸟提供栖息的乐园。除了保护自然环境外,长临河镇还注重居民生活环境的保护。队员们采访了老街的居民和环卫工作者,“最大的变化,那当然是老街的环境变好了,没有堆积的垃圾,也没有乱丢垃圾的了。”一位当地居民开心地说着老街发展给他生活带来的变化。而另一位环卫工作者则表示他也很高兴能在退休后为老街做出贡献,每天清扫地上地垃圾,督促居民不要随地扔垃圾,保护生活环境。显而易见,当地居民们都很高兴自己的生活环境被改善,也乐意为生态环境保护献一份力,毕竟谁都希望能生活在一个环境干净,空气优良的地方。

旅游为擎,以旅游带动当地消费发展

据了解,长临河古镇源于三国赤乌年间,历史悠久,山水相依,位居巢湖之滨,自古便是车水马龙的繁忙小镇。现通过将长临河镇上的文物古迹与现代化方式相融合,古今结合,将长临河镇打造成古色古香的旅游小镇。青砖黛瓦马头墙、“丁”字形老街、景色秀丽的四顶朝霞、古典优雅的六家畈古民居、巍峨挺拔的振湖宝塔……都是长临河古镇的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图为队员采访老街上的一家商户。吴京晶提供

在走访了老街上的商户们后队员们了解到,自从这些旅游景点的开发后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客流量,他们的收入也有所提高。一位饭馆的老板娘乐呵呵的说:“要不是近几年来这里的游客变多了,我们一家子有了些收入,不然早去外地打工了。”在此次走访中,队员们发现在这个镇上生活的居民大多是老人们,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子女早已在外地工作了,很少有留在当地。确实,在未开发旅游业前,这里也只是个小镇,能提供的工作岗位远不如大城市,自然留不住人。而现在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了消费增长,商业化趋势逐渐明显,才使得一些人愿意留下或回来做些小生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乡镇空心化现象。以后这里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回来发展,这样他们就可以既不用忍受背井离乡之苦,也能够满足自己生活,赡养老人,哺育子孙。

文化为魂,促进文化创新焕发生机

长临河镇是安徽省第一侨乡,又为文化之乡,这里有百年家风传承的吴氏宗祠、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斫琴制作、民俗文化剪纸艺术等传统文化。除了保护开发传统文化外,长临河镇还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打造了共享书店“青阳书苑”向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免费开放,给大家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场所。队员们采访了书店的店长,她说:“我们办这个共享书店的目的就在于向民众传播知识文化,有时书店会举办一些知识竞赛活动也是为了吸引大家的阅读兴趣。”队员们还在书店里遇到了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他们手捧着书本认真阅读,眼神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共享书店的作用非凡,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培养孩子喜爱阅读的兴趣,也吸引了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图为两个小孩子在青阳书苑里看书。吴京晶提供

1952粮仓文创园也是当地文化创新一个重要表现,将废弃的粮仓改造为文创园,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之地。据王超主任介绍:“打造粮仓文创园充分发挥老粮仓的‘价值魅力’,挖掘粮仓建筑的内涵,以真实、客观的本体向社会展示粮仓建筑存在的价值。”这是一种传承粮仓文化的创新方式,让游客在休闲玩乐之时了解粮仓文化,以无形熏陶和潜移默化来宣扬传承粮仓文化,即达到了传承的目的,也不会因为太生硬而令游客反感。

长临河镇以生态为纲、旅游为擎、文化为魂,不仅坚持古今结合,彰显了古镇的魅力,还促进文化创新,带来了发展的新生机。悠悠古镇,民风纯正,千年传颂,薪火相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6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7月22号策划组傅惠佳心得
今天起了个大早,为了看最后几节课,发现我们开的课新鲜度差不多过了,现在是不断重复的排练,再加上孩子和老师们玩得好了,反而在课堂上不听话。之前我的态度是小孩子吵是天性,所以只要不影响授课内容就不…
像这苹果树一样野蛮生长——洛川县苹果种植户调研收获
我在城里长大,3岁跟父母去过一次外祖家,几乎没有任何印象。今年,可能是我到现在为止印象最深的调研吧。洛川,苹果之乡,想必大多数人都吃过那里的果子,甜脆可口,唇齿留香,我总不免心生想象,那里究竟…
宣扬资助政策 体会扶贫成果
宣扬资助政策体会扶贫成果——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资助送暖·兴学育人”暑期走访团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校资助工作与国家扶贫战略紧密相连。为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宣传党中央关于…
元气社会实践队——生活篇
大一的暑假,我们等待的三下乡生活终于降落在了我们的身上,或许许多人误解认为三下乡的生活肯定是很艰苦的、很劳累的,环境的恶劣可能会不堪设想。其实这也未必,我们的住宿条件和学校的差不多,我们在夏天…
7.22 调研组 罗云心得
今天是我们调研组全员外出调研的日子,早上我们大家吃完早餐就准备出发了,我心里对这次调研充满了期待。首先,我们对周围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一些家长的无奈,因为自己家里…
文化支教,数学走入课堂
我们三下乡队伍是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队伍,这说明我们在三下乡的文化支教过程中应当积极对外宣扬我们数学文化,让别人体会到我们的数学之美,让同学们喜欢上数学,这时候,我们共建组又要开始“…
元气社会实践队——一场特殊的旅行
三下乡,以我的理解是一整个大家庭和湛江实验小学的小天使们在一起的奇妙旅行。是的,我把三下乡理解为旅行。现在回忆起来,三下乡我觉得最幸运以及最值得我用我的下半生去回味的事情大概就是有幸成为2班的…
独立与团结——岭师“逆风飞翔”社会实践队
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三下乡社会实践已经接近尾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类的暑期活动,刚开始觉得新鲜好奇,7天时间下来,我发现这是个意义深远的一次活动。对我而言,更是一堂最最难忘的社会实践课。还记得…
元气社会实践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问如何学习,问如何在娱乐中学习,相信练习数独是学习与娱乐两不耽误的一个好游戏。数独是一种数学小游戏,是一种运用纸、笔进行演算的逻辑游戏。玩家需要根据9X9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剩余空格的数字,…
元气社会实践队——整装重发
在不知不觉当中,到湛江市实验小学三下乡的日子就过去了一半,剩下可以与学生们共同相处的日子已经到达了只手可数的程度。因为时间紧迫,我们在假期就进行了课程的修改。从新出发,再次启动,希望可以做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