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紧接着,为了呈现丰富的故道文化,夏津政府人员找到后屯村村民张显祯。他接受任务后,几年时间走遍夏津,搜集整理并创作黄河故道民间小调。而今,他已经创作了40多首黄河故道小调,作为夏津艺术团发起人,他作为团长带领农民艺术团给前来视察的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员呈现了精彩且富有夏津特色的民俗节目。近日,桑间之约实践团走进了这片古桑树群,寻访黄河故道文化传承者张显祯。
7月19日清晨,实践团来到夏津县后屯村拜访老人张显祯。他热情地招待队员们来到他的家中,并和实践队员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之后,他拿出一本如视珍宝的歌词本,的歌词本被他翻的已是十分破旧,其中收录了40多首小调,歌词包涵了黄河故道的千年文化、采桑耕作、民间传说等丰富内容。
老人告诉实践团,“能将自己会的这些东西教给夏津百姓并表演出来,艺术团成为一个夏津文化的窗口,让更多的人见到我们这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最原滋原味的民俗,我感到十分开心。”他谈起这些,神情自豪,面带笑容。
随后,张显祯拿出他的二胡教实践团队长赵鹏弹奏,并向队员们讲解他自己摸索的更适合农民们学习的乐谱。随后,他给实践队员观看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来视察夏津的视频资料,两位非洲工作人员与当地农民一起载歌载舞,场面十分欢乐。最后,还激动地向我们介绍他跟随几位三位领导去新疆宣传古桑树文化进行文化交流的经历。
最后,实践团与老人张显祯合影留念。老人热情的将实践团送到村口,并邀请实践团下午观看艺术团演出。
7月1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桑间之约”实践团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德百小镇展开调研进而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现状与价值。
调研伊始,实践团队长将团队成员分为三组,针对不同人群分组进行调研。其中有直播和视频拍摄两种方式,与观看者进行互动,将古桑树文化进行对外宣传。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沿街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采访当地居民、工作人员和游客,以求更加真实准确的调研结果。通过调研了解到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正处于保护和发展阶段,外地人对古桑树文化了解不透彻,政府正在加大对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宣传力度,以促进生态、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地居民表示,夏津旅游业的开发,使百姓毁林造田行为减少,转而种桑树以获得经济效益进而保护生态文明,提高当地知名度。知名度的提升使居民更注重生态的保护,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后续,他们将继续支持政府工作,保护当地生态从而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另外,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桑葚果供不应求,而桑葚果采摘过程中会造成部分浪费。它的采摘全靠人工且保质期短、不易存放,不便进行长途运输。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桑葚果的大量损失。对此,工作人员提到将继续寻找适合桑葚果储存的方法,以减少桑葚果的浪费。
调研最后,赵鹏提到实践团成员要注意礼貌问题,全面展现出生命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据悉,实践团成员将继续走访村委、走进村庄更真实准确的了解当地生态与文化,进一步深入调研夏津古桑树群的发展历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04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