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爱常伴身边,感恩永相随 ——记师心服务队感恩教育课程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作者:师心服务队

7月11日上午,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肇庆市四会市黄涛中心小学师心服务队(以下简称“师心服务队”)感恩教育课程于音乐室顺利开展。共有76名夏令营学生参与了本次感恩教育课程,感恩教育课程开展过程顺利,效果颇佳,培养了学生学会感恩的品质。

授课教师为师心服务队成员黄欣彤,她把这节感恩教育课程分为了两个板块进行,即感恩亲情和感恩师情。

在感恩亲情的板块中,她首先为学生们投影了一位大学生给她的外婆的信,信中饱含着她对外婆的愧疚和感恩之情——外婆从小对她严格要求,但是她却没有体会到外婆为了她能更好成长的用意,直至外婆离开,她才意识到外婆的良苦用心。信中提到“在你离开的那一天,我原来以为自己不会难过,但还是没忍住这烦人的泪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听着老师娓娓道来,眼中隐约有泪光,有些同学甚至缓缓拿出了抽屉的纸巾擦眼泪。学生们深受这封信件中的真实情谊感染,思索起感恩的意义,感恩教育课程渐入佳境。

授课教师黄欣彤循序渐进,开始引导同学们抒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黄欣彤如同说故事一般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五岁到十五岁的亲身经历,最终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爷爷奶奶的感恩之情。讲完故事后,她指导学生们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思考,学生们纷纷举起手踊跃发表见解。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学生们想到了日日辛劳,教导他们知识的老师们。谈及感恩老师,学生们情绪颇高,纷纷踊跃举手发言。他们眼神明亮,身板挺直,用尚且稚嫩的嗓音说出了自己感恩老师的想法,包括上下课问好、不惹老师生气等。想法虽然简单稚气,但却饱含了学生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爱与感恩不可分割。教导学生学会感恩,便是教导学生学会爱。爱与感恩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一切美好品质的基础。“爱是美德的种子。”相信师心服务队的感恩教育课程,能在学生心灵里播撒下一颗爱与感恩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总有一天会破芽而出,长成美德的参天大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45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学子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扎根时代沃土,推动“双创”进程

8月8日电(通讯员孙晓华)齐文化是齐地民众的血脉和灵魂,其创新的精神内涵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历史重量的沉淀往往……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品读文物典故,体悟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上在此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犹为重要。而活跃在临淄区的齐文化存在着历史沉淀与时尚活……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立足实践调查 感悟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跟随实践队的同学们一起开展实地调研与访谈,调查与访谈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弘扬齐韵文化,推动双创进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暑期

中国青年网德州8月8日电(通讯员:邹心语)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民强国、务实创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与当今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在此背……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破文化之乱象,促齐文化之新生——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

齐文化作为一种古代地域性文化,在秦汉时期走出了齐鲁故地的生存空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韵悠长,吾辈承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

泱泱齐风,悠远绵长。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齐大地孕育出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等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们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泱泱齐风,有淄有味——曲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倏忽一瞬三千秋,怅然怀古看临淄。在大一的暑假,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并于2023年7月19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及周边地展开对齐……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物语,齐风新

潍坊8月4日电(通讯员李文瑶)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临淄的齐文化博物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激起了曲阜师范大学……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

最新发布

青春无止境 梦想正启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指示精神,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引导广大高校大学生发挥智力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7月14日,许昌学院设计…
妙趣横生进课堂,别开生面拓眼界 ——记华师物电师心服务队趣味课堂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肇庆市四会市黄涛中心小学师心服务队趣味课堂在黄涛小学顺利开展,该课程以增加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为目的,总共包括三个系列课程。系列一为植物与微观,主要课程包…
“文创者联盟”临近尾声
“文创者联盟”临近尾声——“文创者联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2019年7月15日,今天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临近尾声,和同学,老师们在一起的这十五天学习和积累了很多知识与经验。经历…
文旅促发展,凝心筑交韵
“文旅交韵”台儿庄交通调研团正式启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强化规划引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7月14日,交通学院“文旅交韵”实践团在队长贾硕的…
“助学圆梦”队,扬帆起航
7月13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助学圆梦”实践队整装待发,向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北坡镇北坡中学前进。队员们拿着行李,带着给学生们筹集的物资,踏上一段新的征途。炎炎夏日,挡不住队员们的欢乐与热情。一路上…
了解自然,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青盟有你”三下乡志愿活动2019年7月15日星期一,志愿者们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城西家园社区继续进行志愿活动。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早已是耳熟能详的事情了,可是人…
意义之举—防汛抗旱
意义之举—防汛抗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防汛抗旱”调研宣讲团准备的日子辛苦且漫长,总是喜欢实践的光景,不做技术活,真实的去体验生活。那样的生活是真实的,有声有色的,是真的可以体验的到民生疾苦的。…
“初心——庆祝鲁中晨报创刊20周年书画摄影三人展”——山东理工大学“活字”实践团出席活动
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于上午八点半鲁中晨报集合,鲁中晨报的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介绍了展览的基本情况,让团队成员对参展艺术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挖掘作品,尤其是新闻摄影作品对新闻本身…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思考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学?老师应该怎么教?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近日,读了王竹立老师的《碎…
走进师心电学,揭晓科学之理 ——记华师物电师心服务队电学课堂
7月12日上午8时40分,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肇庆市四会市黄涛中心小学师心服务队电学课堂于黄涛小学音乐教室正式开展。本次电学课堂讲授了相关的电学理论知识,通过观看视频与做物理实验相辅相成,使学生初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