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芜湖7月7日电(实习记者 石心怡 俞沁怡 刘辰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当安徽师范大学的晚晴志愿服务团队的队员们怀捧亲手制作的花束站在单元楼下时,一句“我们在家里等着你们”的温柔话语从队长孙宁的电话里传来,瞬间拉近了实践队员们与潘竞翰老师的心灵距离。
潘竞翰教授,一九三七年生,祖籍山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从安徽师大毕业,在安徽各地都有过教学经历,后任安徽师大文学系教授,主授古代汉语等课程,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这个夏天,晚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第一分队拜访了这位文院的传奇人物,听他讲述了过去的故事。
在征得同意后,实践队员们进入了潘老师的家中。交谈中,队员们才知道,潘老师及其妻子汪灿如均是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民教师,如今,退休了二十年的他们便相依相守在芜湖,这座依山傍水的江城里。“两位老人精神矍铄,俨然是六十岁的模样”,当谈及对老师的第一印象时,队员俞沁怡这样回忆。
诗词曲赋忆古今,文学魅力承国蕴
在与队员们说起自己从事的文学研究领域时,两位老人眼里瞬间如缀满了星光般明亮璀璨。“我更偏向于文学作品赏析,在高校工作时教过大学语文,你们潘老师研究的是古汉语文学。拿一篇《兰亭集序》来说吧,我带同学们赏析其中文人墨客的会友情谊,潘老师负责讲解之乎者也的语法结构。”汪老师滔滔不绝地谈着,而因记忆力有些衰退,较为沉默寡言的潘老师则在一旁安静地注视着自己的妻子,眉眼间尽是掩不住的笑意。
文学的话匣一打开,两位老人和实践队员们都来了兴致,大家共话诗词,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聊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谈到关汉卿的《窦娥冤》。同时,汪老师指出,中华民族的诗词曲赋文化,从古至今绵延不息,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更是国之瑰宝。
了解到队员们都来自理工类学院,两位老师也向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推敲揣摩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美的诗词文化,既陶冶性情,又提升情商。汪老师甚至以中华诗词大会上的杰出选手举例激励队员们,要将经典文化世世代代永久流传。
三尺讲台只方寸,润物无声四十年
由于实践队员们学习师范专业居多,两位老师的从教生涯与经验传授便成为了此次拜访的着重关注点。被问及在四十年教学生涯中是否有最难忘的片段时,汪老师狠闭了下眼睛,又慢慢睁开。随后,她向队员们道出了一段往事。
回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十年文革期间,知识分子遭到无情批判,教师落得“臭老九”的坏名声,孔孟之道遭人唾弃,实处乱世之中。一次地理课堂上,一名学生突然拿着一块砖头砸在了讲台上,当场吓坏了汪灿如老师。“那是你们不能理解,我也不愿意让你们理解的年代,儒家的经典文化在当时完全覆灭了,学生尊师重教的观念磨灭了,但是我不能失去理智,因为我是人民教师,我还是要循循善诱地教导他,只因为他是我的学生。”说完,她的脸上写满了“坚定”。
执教几十年,已经桃李满天下的潘教授夫妇二人教导队员们,“一位教师,要守得住初心。为什么要成为教师,不因为谋求社会认同感,而凭的是一颗愿意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做朋友的纯真的心”。潘老师这边话刚落下,汪老师又强调“我愿意和学生待在一起,和他们一起的时候,我年轻了好多,虽然人已经老了,但是心态永远不老!”。说着二老相视一笑。这方寸间的三尺讲台呀,二老一守,就是四十年。
寄语中国青年,歌颂时代华章
恰逢建国七十周年,实践队员们询问了潘教授夫妇想对祖国母亲说的话。或许是亲身经历了时代变迁后的感同身受,两位老师对于祖国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赞不绝口。因汪老师早年在安徽省委工作过五年,她便以合肥这座省会城市的变迁为例形象地向队员们描绘了改革开放蓝图下的时代进步。从建国初期的长江中路上长江饭店的熠熠生辉,到如今经济开发新区的高层建筑层出不穷,逐步取代了曾作为地标性建筑的长江饭店的地位,这是时代的印记,更是革命先辈不断探索的中坚力量。
情至深处,两位老师和实践队员们共同清唱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眸中饱含深情的两位老人,一位因调整气息额头上的青筋有些爆出,另一位和着自己妻子的声调为她吹着口哨小曲儿伴奏。一时间,队员们的眼眶都湿润了,任凭那耳畔的歌声在爱的沐浴下久久停留。
曲毕,沉默良久的潘老师忽然张开双臂,慷慨激昂地对实践队员们说道:“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孩子们的手中了,他们,就是新的中国力量”,两位老师再次语重心长地教导队员们,“中国青年要肩负起他们的时代责任,不向苦难低头,学会用读书冲破瓶颈期与困惑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小时的交谈过程,于实践队员们而言,不仅仅是聆听了一场文学盛宴,结交了两位文学建树斐然的大家,更是一同见证了潘竞翰老师和汪灿如老师情比金坚的爱情传奇,也体悟到了二老多年从教生涯中呈现出来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璞玉真心。
“我们以后就是忘年之交!”临别时,潘老师紧紧握住队员刘辰宇的双手。“老师,我们有时间一定再来”队员们一齐答道。怎么舍得放开那双遒劲有力的手呢,好在,世间犹存一个美好的词汇——后会有期。
晚风取凉,晴日送暖,告别了潘教授夫妇,晚晴志愿服务团队队员们踏上了归程。此行已结,但“晚晴”服务将一直在路上,不忘初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86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