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员之家“浦梦青绘”实践队走进浦江县前陈村寻访优秀党员、聆听他们的故事。在村支书的推荐下,我们拜访了曾经参加过“抗美援老”战争的党员老兵——郑河江同志。从解放军工程兵连队副班长到村大队出纳,郑河江同志以“平平淡淡”四个字谦虚地概括了他四十余载为人民的奉献经历。
夜以继日修建桥梁
据了解,郑河江爷爷在1971年参加江苏常州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参加“北煤南运”工程。20个月之后参加军事训练,1975年10月,其部队被正式派遣至“抗美援老”战争前线建造南乌江大桥。郑爷爷和我们详细说道,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年代,老兵们尝试各种“土办法”用木材建造二十米高的桥墩、五十吨重的桥梁,工地二十四小时不停工,爷爷最长达到两天两夜没合眼。除了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士兵们还必须忍耐恶劣的自然环境:昼夜温差高达三四十度,白天摸钢钎烫出泡,晚上睡觉要盖棉被,毒虫蚂蟥随处可见,可即使被咬得全都是血,士兵们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依然去工地工作。威胁生命的意外也时常发生,曾有一个排的士兵去山上伐木头,一发曾经未爆炸的炮弹发生爆炸,一下牺牲了3名士兵。其余士兵知道消息之后,除了更加小心谨慎外,没有别的应对方法,他们继续埋头苦干,建造“百年不坏”的桥梁,保证前线部队能够运输方便、得到充足支援。两年多的时间,他们用最简陋的工具建造误差极小的桥梁,克服恶劣的环境条件,确保前线的作战必不可缺。
勤勤恳恳奉献人民
在部队中,新兵老兵的摩擦矛盾是常有之事,但身为老兵班长的郑爷爷一直与新兵相处融洽,和他们经常交流,抚慰他们思乡的情绪。退伍之后,郑河江爷爷没有忘记他的故乡,回到前陈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进行田地种植,为百姓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2003年,郑爷爷担任村大队的出纳一职,发挥“修桥精神”,仔细管理村内的资金出入事项,期间大获村民好评,连任两届。
“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郑河江爷爷谦虚地重复道。他抱着一颗平凡的心,做着不普通的事,“修桥精神”贯穿其四十余年的工作与劳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691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