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创新破除茶产业顽疾
开化一直以产龙顶茶著名,遗憾的是,因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开化不便推广机器采摘,于是茶叶产量受限;而且,在经过当年的全面发展之后,开化遍地是茶园,但大多散落分布,没有形成特别有影响力的茶园。7月4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化龙顶调查小队采访了益龙芳公司的刘晨光总经理和开化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的方辉韩科长。
小分队了解到开化的茶企饱受两大问题困扰:劳动力不足和劣质的低价茶叶扰乱市场。近些年,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外地打工,不愿意采茶,而且附近县市也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开化的茶企越来越难招到采茶人。采茶人整体呈现老龄化,并且规模逐渐缩小的趋势。劳动力不足直接限制了茶叶的产量,进而影响了茶企的收入。
方辉韩科长向小分队介绍到:“当地许多家庭仍然保持着种茶炒茶的习惯,规模普遍不大,一般当天采茶,连夜辛苦炒茶,第二天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小作坊制作出的茶叶普遍粗糙,而且没经过茶叶标准的检验,可能对人体带来潜在的伤害,同时又凭借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在此形势下,茶企的茶叶也就卖不起价。总的来说,对茶农茶企和消费者是一个三输的局面。”
天下茶人是一家。茶企茶农颉颃的局面没有持续太久。在县政府的指导下,一些试点村庄建立了茶青交易所。茶青,即刚采摘下来的鲜叶,是制成品茶的原料。一些村子还成立了茶叶合作社,相当于小型的村镇企业。一些公司还会入股合作社,每年固定收购茶青。通过这些举措,将茶农融入进茶企的体系中。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原材料,从而提高产量;另一方面,茶农免除繁琐的炒茶工作,获得有保障的收入。只是受限于当地茶农的思想过于保守,以及当地较落后的交通条件,这些措施还没能在全县推广。
益龙芳公司的刘晨光总经理还提出了“职业化农民”的设想,如同工业的流水线上各人分工明确,每个茶农只做某一种工作,比如种茶,采茶,炒茶等等。如刘经理所说,“创新不只是在科技,思想和体系也有创新。”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员:张蒙
2019年7月4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607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