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马蜂窝旅游网正式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开始运营。在2006年建立到2010年正式运营的这段时间里,马蜂窝早已凭借良好的社区氛围和UGC (UGC也就是用户原创内容,即用户将自己的原创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提供给其他用户的一种行为)吸引了众多旅游爱好者,注册用户达到十万人。自2015年马蜂窝开启自由行战略以来,“UGC+旅游大数据+自由行服务”成为了马蜂窝的核心竞争力。
据乎睿数据团队提供的数据显示,马蜂窝的海量点评中85%以上来源于竞争对手网站, 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来自于其他网站。马蜂窝上有7454个抄袭账号,合计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572万条餐饮点评与1221万条酒店点评。作为在线分享型的旅游社区;马蜂窝,以优质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借此吸引用户消费。可以说,UGC是马蜂窝的生命线,如今却因内容抄袭成为了马蜂窝的软肋,对其无异于一记重击。
在旅游类网站或app激烈的竞争中,用户原创内容显得愈发重要。评论作为消费者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用户会倾向于选择评论多,评论参考价值高的网站或app进行搜索。但是,上千万的评论需要大量的用户在游历不同景点后写下,需要一点点积累,耗时耗力。而搬运抄袭评论,需要的只是几个爬虫小程序,成本低廉。
抄袭造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电视收视率可以造假,淘宝还可以刷好评、买家秀也可以作假。但这并不意味着,造假抄袭是被允许的。马蜂窝内容抄袭一事爆出,不仅有损马蜂窝的企业形象,更是在逐渐消耗用户对马蜂窝的信任。更重要的是,马蜂窝搬运、抄袭评论,同时也引发了用户对其他旅游类网站、app的信任危机,其他同类型网站受到牵连,对行业生态健康无益。
在乎睿数据团队爆出马蜂窝数据造假的几日后,马蜂窝发表声明称,“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这句话承认了马蜂窝确实存在数据造假的现象。马蜂窝还提出,“针对该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64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