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作为大工的光荣和特色,是一代代大工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根基,是大工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循着大工多年来“红色基因”的脉络,感悟大工“红色摇篮”的家国情怀,追忆老一代校友们的校国情怀,提升青年一代的我们作为“红色筑梦人”的使命和担当。在大连理工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七名学生在魏子杰老师的带领下赴沈阳开展“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走访老校友社会实践活动。
立足波源,联系校友会追寻大工记忆
实践团队联系沈阳青年校友会负责人孙仁峰学长,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联系和走访更多校友,也希望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将大工红色基因更多的传播下去。
实践团队来到陵水河畔咖啡馆,这是沈阳校友众筹创办咖啡馆,主要是为了给沈阳校友一个固定的活动地点,让大家能聚在一起。一走进咖啡馆,脚下的玻璃栈道中一张张照片承载着大工的历史回忆,记录着大工的春夏秋冬。
提到创建校友会的主旨,孙仁峰学长笑了笑说:就是希望组建校友党的大家庭,大家能互相帮助,知道它的存在,与大连理工大学保持联系。现在大概有1400多人,多数以青年为主,大家平时聚在一起开展讲座、读书会,举行篮球赛足球赛等活动,让大家保持联系,有大家庭的感觉。
信号放大,身正为范传承红色基因
开拓进取、投身创业的园丁——97级校友王蓓蕾学姐,在东北大学任教,所教学生超过8000人。
忆起母校,六角楼的电影以及每周五、周六在舞厅举办的舞会,还有对考研学子细致关怀的宿管大爷都在王蓓蕾学姐记忆深处闪闪发光。走过很多城市很多大学,学姐说大工是一个思想活跃,更加开放的大学。在离开大工的许多年里,有两件事是大工教给她最珍贵的东西——认知模型与安全感,只有对世界的复杂性有正确的认知,看到社会的客观性才能更好的发展,才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而安全感,使她遇到事情时心态积极,不会轻易放弃。
在谈到对红色基因的理解时,王蓓蕾学姐说,红色基因是历史的沉淀,是正能量,大工的教师以身作则传承红色基因,大工还会组织一些活动提高学生的红色意识,引导学生的思想大方向。
“各司其职,脚踏实地,社会就会更美好。做正确的事,不停努力创新,思考自己肩负的使命。作为一位老师,要清楚怎么将学业与兴校强国结合起来,老师清楚了,学生才能清楚。在进入社会前学会怎么让自己快乐,学会怎么看待复杂的社会,怎么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这就是学姐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王蓓蕾学姐也在各方面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做新高考信息咨询的创业,将高考咨询实入青海等地做公益善行。
求真务实、不忘初心的教师——94级校友张高原,毕业后留东北大学任教。
张高原学长对大工红色基因深有感触,学长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谢教授,他是一位留学英美的教授,谢教授通过努力出书,拿到了一千元的稿费,而看到绝大多数农民一个月的收入仅仅是一块钱,谢教授说:“我发现我很狭隘,与农民的接触使我开了眼界。我是个知识分子,我应该改变中国。”穿破名义的枷锁,那些最令你深刻的口号,其实就是你最想说的,不忘初心的话。
“不为名利的枷锁束缚,平衡好教学、科研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所侧重。我的想法就是,对集体、对大家有益的事要多做,把自己分内的事严谨做好。”这是张高原学长希望我们传承下去的大工品质。
效能反馈,桃李满天彰显爱校情怀
沈阳校友会经常组织为家庭贫困或不幸患病学生捐款,表达校友们的一片心意,将大工红色基因、将母校情深反馈到学校,传递给学弟学妹们。此外,校友会经常组织校友一起回到母校,参与学校建设,感受大工日新月异的变化。
临别之际,三位校友都为母校70周年校庆送上了自己真挚的祝福,书写祝福贺卡,并录制庆祝母校七十周年校庆视频,我想在他们亲手写下祝福的时候,脑海中回荡的必定是那在大工度过的闪闪发光的青春岁月,而这也终会变成我们心中的光。
本次“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在三位校友的身上,实践团队看到大工人共有的品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进取创新、乐于奉献,感受大工人的拼搏精神与赤子之情,增强历史使命与责任感,将大工红色基因放大传承,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92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