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苗春生——用泥塑记录生活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云兆慧 施海威

西安9月19日电(通讯员云兆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的成员们前往西安市长安区周家庄北村拜访苗春生老前辈。苗春生——民间艺术家,长安民间雕塑艺术研究副院长,长安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他的作品记录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陕西民俗,关中风情。每一件作品都诉说了一个小故事,它们源于生活,记录生活,展现生活。 在苗老师家中,队员们有幸现场观看了泥塑的制作过程。随手拈来一撮土,经过揉,搓,拍,捏,泥人的形象已经初显,在加上各种工具的塑型,刻画,每一个细节都处理的恰到好处,精致且完美。比如衣服上的褶皱,鞋子的花纹,小巧的纽扣等等细节,都处理的非常细致。 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泥塑便制作完成了。“一位梳着偏分头的中年男性,穿着大袄棉裤,翘着二郎腿坐在那里抽着烟。”细节上的体现使得泥人似乎活了一般,仿佛下一秒就会跳到我们面前。

01_meitu_1.jpg

图为苗春生正在制作泥塑。 通讯员云兆慧摄 接着,队员们参观了苗老师的作品展览室,屋子里陈列的成千上万的泥塑千姿百态,无一重复,每一个作品都在诉说着一个小故事。 这一幅三世同堂,两位老人在中间,儿女站在后方,孙辈现在两边,每一个人物的表情,衣服都不一样。完美展现了六七十年代人们的服饰,帽子的风格。老人手中的茶壶,钱袋,头巾,各种小物件也一应俱全。表情刻画细致,孩子的脸上带着童真的笑容,长辈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神情。 这一幅饭馆吃饭图,席间,人们或小声耳语,或豪爽敬酒,或认真听,小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再现了过去客栈吃饭的热闹场景。 02_meitu_3.jpg图为苗春生展览作品。 通讯员云兆慧摄 “哇塞!太逼真了!” “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农村!” 一看到泥塑群《看戏》,队员们无一不惊叹称奇。前面是戏台上在演出,戏台边还有人偷偷爬上戏台,台下男女老幼千人千面,生趣盎然。每个人物十几厘米高,前面的坐着看,后面的坐在牛车上看,旁边的孩子们围在糖葫芦、烤红薯摊位前,只见一个摊主正在红薯上缠红线。原来那时候卖红薯是用线截成一段一段卖,跟割肉一样。半个世纪前的关中就这样被长安泥塑昔日重现。 “小时候没有马路,一下雨处处泥泞不堪,大人们都愁的不得了,却把我们这些小孩子开心坏了,我特别喜欢玩泥巴,捏出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开心的不得了”说起小时候的这些小美好,苗老师的眼睛都闪着光,笑的像个孩子。 苗老师还说:“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刘学良老师,看到了他的泥塑作品我就觉得非常有趣。后来就找他学习了泥塑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时间长了,练的多了,也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学习泥塑的基础就是爱,执着于小时候的梦,就坚持了下来。” 03_meitu_4.jpg图为苗春生接受队员采访。通讯员云兆慧摄 对于泥塑,苗老师始于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经得起锤炼,耐得住岁月变迁;同样是因为热爱,才成就了陕西民俗等系列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苗老师将自己对生活的感触感情都通过泥塑表达了出来。 对于所爱之物的坚守坚持,毫无保留的投入和对生活的细微关注,才成就了这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家。这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优良品质,有了这些品质做基础,才具备对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能力。 04_meitu_5.jpg

图为苗春生赠与队员泥塑作品留念。 通讯员云兆慧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12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湖北大学生访龙窝酒坊——百余年古法酿酒工艺
“二月二,龙抬头;拜龙神,喝美酒。”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户县龙窝酒酿酒作坊举行开春立窖仪式,敬龙王、祭祀酒神。吸引了众多当地村民,游客到作坊内,免费吃臊子面、喝新酿的龙窝酒。 …
视觉盛宴,绽放青春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生委员会女生部于10月13日下午在麦庐大学生活动中心204顺利举办了第九届模特大赛。…
湖北大学生对话守护人:丝路之源的非遗传承之旅
为探寻丝路起点上的非遗文化,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社会实践团队,以“启陕西之遗,创文华之新。”为主题采访了长期在第一线从事非遗保护的西安非遗工作者,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赞誉为“西安非遗百科全 …
【志愿服务】 食光美好 岁月静好——记移通学子在行动之拒绝“剩”宴,“光盘行动”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食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光盘行动”在2018年10月15日中午12:00于A区食堂顺利举行,参加此次活动 …
学习马克思,奋进新时代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马研习社成员的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研习社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0月11日下午,青马研习社举办“学习马克思,奋进新时代”主题研讨会,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 …
【最新动态】机电学院 “红光”实践队参观烟台东炮台历史陈列馆
7月28日,机电汽车工程学院“红光”社会实践队按照计划前往参观东炮台历史陈列馆,通过以前的旧物品来更深入了解烟台海防历史。7月28日,实践队员们乘17路公交车到达东炮台,第一天实践队员们只是对东炮台的外部 …
【最新动态】机电学院 “红光”实践队参观调研东炮台
7月27日,机电汽车工程学院“红光”社会实践队按照计划前往东炮台了解有关烟台的海防历史。7月27日,实践队员们乘17路公交车到达东炮台,实践队员们一起走向了东炮台。一上去实践队员们便被炮台上各种各样大炮所 …
【最新动态】机电学院 “红光”实践队参观烟台山历史博物馆
7月26日,机电汽车工程学院“红光”社会实践队按照计划前往烟台山历史博物馆深入了解了烟台山的历史意义。7月26日,实践队员们一起乘坐17路公交车来到了烟台山公园,队员们顺着台阶向上前行,首先看到的是以为手 …
汽车工程学院参与男子排球比赛
为了弘扬体育精神,加强我校各院系之间的联系,德州学院特于9月20日至10月10日举办2018年度男子排球比赛。汽车工程学院男子排球队代表我院积极参加了此次比赛,并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为我院争光添彩。 青 …
[文学]2018年东校区迎新晚会顺利举行
(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歌舞青春,携手起航。10月15日晚,我校东校区迎新晚会在东校区体育场顺利举行。此次迎新晚会由校团委主办,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以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共同主持参演。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