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石大学子寻访"五莲割花":一针一线出精品,一言一行助传承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 黄涌泉、孙德藩

  大学生网报日照8月27日电(通讯员黄涌泉、孙德藩)“割双鞋垫送情郎,小小鞋垫情义重。”‘割花’,五莲当地俗称‘割花子’,又名‘割绣’,是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割花鞋垫’因为其制造工艺复杂,逐渐被快捷方便的机器制造的鞋垫替代。为了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工艺,8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遥光实践队来到‘割花鞋垫’的起源地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探寻‘割花’技艺的前世今生,为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的发展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实践队到达闫秀荣家中,进行‘五莲割花’实地调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玉梅 摄_副本.jpg

实践队到达闫秀荣家中,进行‘五莲割花’实地调研

  自幼学割花,上学谋深造

  ‘割花’,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始于明末清初。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闫秀荣自幼学习‘割花’手艺,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五莲割花的传承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她的《龙凤呈祥》、《龙井吐金》等五件作品永久收藏,并长期陈列展示。

  8月27日,实践队员前往闫秀荣家中进行实地调研。在与闫秀荣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她从小受到奶奶和母亲的影响,不到十岁就拿起了针线,学习‘割花’手艺。尽管因为家庭和工作的缘故,她用于‘割花’的时间有限,但她对‘割花’的兴趣并没有消减。2004年,她正式退休,开始从事‘割花’工艺传承工作,开始了每日“针线笸箩不离身,戴上花镜就穿针”的生活。闫秀荣说:“为了能画出更好看的图案,我去老年大学深造了两年,系统地学习绘画。”如今,她设计出来的鞋垫已经不是为了垫在脚底,而是成为一种工艺品,许多人将她制作的‘割花’鞋垫裱在相框里收藏。

闫秀荣亲自示范,向实践队队员介绍‘五莲割花’的制作过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明媚摄_副本.jpg

闫秀荣亲自示范,向实践队队员介绍‘五莲割花’的制作过程

  慢工出细活,万针缝精品

  实践队员们在闫秀荣的介绍下,参观了部分‘割花’作品,实践队员对这些做工精细的鞋垫的制作过程十分好奇,闫秀荣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制作‘割花’鞋垫的过程。“首先要画一幅图纸,先确定它的主题,再考虑该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它所要体现的寓意,各种的颜色的交相辉映尤为重要。”据悉,‘割花’一共有六个步骤,首先制作“褙子”,然后是剪样,接下来就是画上设计好的图案,然后将两“褙子”对放,之后是纳绣,这也是整个过程中最耗时、最重要的步骤。最后一个步骤是割绒,用利刃将绣好的鞋垫从中间割开,从而使鞋垫自然成绒,形成两只花色图案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鞋垫。

  “制作一双纯手工的割花鞋垫是一个技术活,可能你们这些大学生所知道的鞋垫都是从工厂来的,那些机器捣鼓几下就能出一双鞋垫。但是‘割花’鞋垫耗时又耗力,一双成品鞋垫得纳上五六万针,一般都要十天半个月做的快的也得一个星期。”闫秀荣说道,“这也是割花鞋垫如此珍贵稀少的原因之一,因为每双鞋垫都倾注着的心血实在是太多了。可惜的是,现在机器生产如此发达,很少有人再学这个了。”

闫秀荣老师制作的‘五莲割花’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梦雯 摄_副本.jpg

闫秀荣老师制作的‘五莲割花’作品

  技艺广教学,割花永流传

  据了解,以前在五莲县,‘割花’是每个女孩必备的手艺。在媒妁之言的年代,媒人去男方家里说媒时,通常会在怀里揣上一双姑娘缝的‘割花’鞋垫,男方家就能从这双鞋垫中看出女方是否心灵手巧。在五莲民俗里,刚过门的新娘必须向公婆,甚至包括叔婶姑姨等长辈以及兄弟姐妹等同辈,奉上一双亲手纳绣的‘割花’鞋垫,以示尊重和友好,同时也展示自己的贤惠。“我结婚的时候,给婆家带去20多双鞋垫,但是现在几乎看不到这种习俗了。”闫秀荣说道。

  优秀的文化离不开保护和传承。“在被评为‘五莲割花’传承人之后,政府给了我很多的支持。我在日照开了一个店,出售这些手工制品,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人了解‘五莲割花’。”闫秀荣说道,“只要有人来学,我都会全心全意地把这个技术教给他们。我希望通过我的双手,让更多人认识‘五莲割花’,喜欢上‘五莲割花’,让‘五莲割花’走出五莲,享誉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7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石头·记忆”社会实践团队 针对古村落保护问题进行走访调研
8月27日,山东大学“石头·记忆”社会实践团队于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的调研之旅已经过半。通过前期的调研走访,团队对于前王庄村石头寨古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整体的认知,巨野县核桃园镇的前王庄村系清朝王氏家族 …
山东大学振博兴业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博兴展开调研
8月26日,山东大学振博兴业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展开调研,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提高大学生对乡村振兴计划的认知和回馈社会的能力。…
山东大学精准扶贫团队赴山东省角裕镇先锋村调研
今天,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基于集体经济视角下精准扶贫实施现状与成效调研团前往山东省泰安市先锋村展开调研。首先,第一书记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村内引人注目的人才培养的情况。虽然先锋村只是一个有258户827人的小村 …
服装小微商户 转型升级在路上——江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为深入调研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各地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后,各地小微商户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困境或逐步的转型状况,江南大学商学院“不柒而遇·小微商户考察团”将以常熟为例,着力研究服装类小微商户。…
“三下乡感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塔里木大学“访惠聚”工作队: 让村民们的思想“富”起来,生活“美”起来
塔里木大学“访惠聚”工作队:让村民们的思想“富”起来,生活“美”起来2018年7月29日,塔里木大学“扶贫+扶智+扶志”师生服务团与四川农业大学“大漠初心”实践团来到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代尔瓦孜 …
金融协会三下乡团队调研三组赴桃花源居民区发放调查问卷
8月27日中午12点,金融协会赴常德市桃源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三组全体成员前往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镇居民区,对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调查问卷从桃花源镇的生态环境、文化内涵、道路 …
山东学子三下乡:不忘初心,学习恩来
8月16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541实践队来到了江苏省淮安市,并在之后的三天,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感受周恩来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历程。…
金融协会三下乡实践团队访问桃花源镇人民政府
8月27日上午9点,金融协会赴常德市桃源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三组全体成员前往常德市桃花源镇人民政府进行访问。调研三组的调研的主题内容是桃花源古镇建立与完善对桃花源景区的带动作用。到达桃花源镇后,小组 …
初入石羊猪场,学习现代养殖
为了深入了解自动化养殖技术,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动物医学院赴石羊自动化养殖调研队于8月24日抵达位于陕西扶风的石羊养殖场,开始了关于现代化养殖的调研活动。养殖场位于偏僻但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