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古代俗语有这样一句话:“临海的城,仙居的灯,黄岩乱弹呀呀声”,这里仙居的灯便指的是素有"中华第一灯"之美称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当地民间称为"唐灯",在来之前我想象中的针刺无骨花灯就和每逢元宵佳节街上挂出来的普通花灯一样,制作过程应该也不会很复杂,对于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由来,历史,制作等我们都是一无所知。但跟随归根之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台州仙居寻找探索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文化并对它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学习后,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也了解学习到了很多。原来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远不止我想的那么简单,它跟平常的花灯有着很大差别。
2018年7月7日,我们来到浙江台州仙居皤滩古镇,探访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仙居无骨花灯传承人王汝兰,并对她进行了访问。
图为归根之寻实践团队与王奶奶的合影
穿过几条古镇小径,伴着踩踏在鹅卵石铺就的龙形街道发出的“咯噔”声,我们一行人踏进了古镇88号宅子的大门。一抬眼,便见一位老人伏在桌边,借着台灯微弱的光亮,用针笔在卡纸上刺着图案。周围的一切嘈杂似乎都与她无关,老人只是重复着单调的动作,一针一眼,安安静静,连架在她鼻梁上的眼镜都纹丝不动。那是第一次见王奶奶,老人沉静的气场让人感觉时间都静止了。
图为王汝兰奶奶
采访时间:7月7日
采访地点:皤滩古镇88号
受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汝兰
(采访前奶奶拿出了一个自己正在制作的一盏花灯给大家观赏,从点点针孔中弥散出柔和的光,一针一孔,密密麻麻)
郭团长:这个全是您刺出来的?
王奶奶:是的,都是一针针这样刺出来的。
郭团长:您第一次接触到花灯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感觉?
王奶奶:第一次看到花灯这么好看,很激动,很想要自己把它做出来,但是没人教你是做不出来的。后来就边做边学,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
郭团长:那您第一次做会自己的第一个花灯是什么样的心情?肯定很激动吧。
王奶奶:第一次做这种花灯,我也是从荔枝灯先开始做起的。(指了指手上的灯)这样子学好做起来,心里觉得很高兴,我也能学会做无骨架的花灯了,然后将花灯装饰一下就能挂门口了。
郭团长:挂在门口?
王奶奶:对,就是像元宵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挂灯,像这样子的花灯,经常会用来送人啊,送亲朋好友啊,那时都是这样子的。
郭团长:那那个时候会做这个花灯的人是不是很少?
王奶奶:那时候很少的。没有几个人会做的。
郭团长:听您说过,您那个老师是从仙居的其他地方请来的,那当时就您一个人跟着那个老师后面跟着他学?还是您还有其他的师兄弟?
王汝兰奶奶:都没有,就是我一个人跟着那个老师,(但)他不教你的,你就是站在旁边看看的
郭团长:那您怎么学会的?就在旁边看着自学?
王奶奶:对的,就看着师傅制作,然后在旁边跟着师傅一起做,边做边学。
郭团长:那您总共有几个徒弟呀?
王奶奶:总共有二十几个,还有像中国美院的也来学过,还有县城职业高中的陈老师也过来学了,去城里开班授课。
郭团长:那坚持下来、现在还在做针刺无骨花灯的有几个人呢?
王奶奶:我记得的还有四五个吧,有几个经常会去外面参加比赛的,还有像陈彩平,我儿媳妇嘛,她现在做的比我好多了,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年轻,眼力好啊。我现在年级大了,眼睛视力差了,刺起来不好的,不中用了······
图为团长采访王奶奶
老人虽然看上去还算是健朗,丝毫看不出来已入耄耋之年,但经历了一场大病的她却是觉得体力不如从前。王奶奶说“我今年八十一岁,要不是那场病,让我体力和听力都跟不上,我还能做的精致得多。”即使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王奶奶依旧时刻牵挂着、坚持去做针刺无骨花灯,那份流淌在血液里的勤劳和坚守便是王汝兰的匠心精神吧。在一切讲求效率、为减少成本而尽力求得利益最大化的年代,继续跟王奶奶一样坚持着制作花灯的人越来越少,工业化取代了手工生产,却永远取代不了凝聚在手工艺品的那份坚守与文化传承。古老房间里,昏黄灯光下,一针针刺出来的不只是精美的图案,更是那份坚守着的匠心精神,那反复起落的针刺也许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吧!
图为仙居针刺无骨花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