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归雁反哺:支教开启新的人生

来源:大学生网报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卢佳欣

如果没有汪继彬和王娟的1500元钱,李媛媛的人生或许会完全走到另一个方向。

9年后,曾经被支教的留守儿童李媛媛,如今又回到了尖山村,加入了曾经帮助过她的赴四川“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队(以下简称“川队”)。2018年的夏天,坐在尖山村保利时小学翻新过的教室里,李媛媛笑着告诉记者,她想要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

QQͼƬ20180819214855.jpg

在翻新过的尖山村保利时希望小学,李媛媛陪留守儿童一起折纸.毛昊摄

夹缝里的真实人生

当生活的重担不断往下施压时,这个四川达州深山里的四口之家被一点点压垮了。

最先崩裂的是亲情,李媛媛的父亲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贫困的家境却阻止不了这个男人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家庭关系紧跟着破碎,循环往复的争吵,埋怨,撕扯,哭喊之后,父亲偷偷地离开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李媛媛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消化命运给她的突如其来的玩笑。

昏暗的灯光,坑洼的地面,破旧的塑料纸简单的糊在墙上,用水泥砌起来的床生硬又冰冷。如今坐在李媛媛的外婆家,几十平米的空间里,依然是满目的苍凉和破旧。这个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姑娘承认,自己“恨过父亲”,而且是“发了狠的怨恨过”。

父亲离开后,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哥哥年纪还尚小,家里一下子断了收入来源,好在李媛媛的外婆很心疼自己这个小外孙女,把他们接回了大竹县。也就是在这里,李媛媛开启了她的第二人生。

从达州站坐汽车,要经过一个小时手机信号全无的路途才能来到大竹县,而那里距离尖山村希望小学尚有20公里的山路。2009年,“5·12”汶川震后第二年,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大学生王娟和汪继彬来到了大竹县尖山村希望小学支教。在这里,李媛媛第一次遇到了这两位给予她日后人生莫大帮助的人。

QQͼƬ20180819214909.jpg

志愿者在李媛媛家采访,说到动情处,李媛媛留下了眼泪。田倩摄

人生的拐点

要出去打工!2009年,五年级的李媛媛心中充满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开始不断膨胀,生活的拮据让她一度觉得读书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事情。

王娟发现了李媛媛的异常。通过了解,她从班主任口中知道了这个成绩优异女孩面临的生活的重担。“王娟姐姐开始找我聊天。”李媛媛告诉记者,“她问我梦想是什么,我说我想挣钱,我想去打工,可是她告诉我要想真正走出大山,就一定要好好读书。”

支教结束后,王娟和汪继彬拿出了1500元钱放在了李媛媛的手里,告诉她好好读书,不要放弃生活的希望。

支教老师在李媛媛心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她万万没想到这群素未谋生的人,竟在她最艰难的时候伸出了双手,拉了她一把。“这是我的人生拐点,在这之后,我开始有了新的方向。”李媛媛感慨道。

新的人生方向指的是做老师,王娟和汪继彬的到来,让她开始憧憬大学生活,开始向往成为一名老师。新的目标确立以后,李媛媛心中的词变成了“奋斗”,过往的经历让李媛媛明白,趁生活的皮鞭还没落下以前,自己要赶紧奔跑。

“要比别人早半小时起床,晚半个小时睡觉。”在高中时,她白天是学生,晚上在餐馆刷盘子来贴补家用,用比别人多一倍的速度在两个世界里切换。命运似乎不能提供太多的选择,走出去,考上大学是李媛媛摆脱命运的钳制去往新世界的通道。父亲的离开,母亲的陪伴,经济的压力,支教老师的温暖,无数个人生时刻交叠在一起,变成了触发她一再向前的动力。

2016年夏天,她如愿考上了自己的第一志愿——成都师范学院。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李媛媛淋着雨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撕书,没有去和朋友玩,母亲给她做了顿好的,她也没有吃上几口,她心中有点小激动又总觉得有点不真实。“就觉得梦想又进了一步。”李媛媛告诉记者。

QQͼƬ20180819214637.jpg

被大山环绕的尖山村。田倩摄

归雁反哺

2017年,已经上大一的李媛媛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拨电话的是王娟和汪继彬的老同学——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团委副书记吴辉。“老师告诉我,当年帮助过我的川队已经坚持支教10年了,问我有没有意向加入,再回到尖山村支教。”

这就是川队正在推进的“归雁计划”:让当地早期受过支教并已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成为川队的新志愿者,利用暑期时间再回到这片土地支教,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兜兜转转了10年,我做梦也没想到还有机会可以回到梦想开启的起点。”李媛媛激动地说。在川队的微信群里,李媛媛再次遇到了曾经帮助过她的汪继彬和王娟,10年间的107个赴川支教志愿者汇聚在此。在微信群里,老队员对李媛媛说你想念的人都在这里,李媛媛瞬间泪目。在当晚的朋友圈中,她写道:“10年了,我们再相逢,支教赋予我新的人生意义。”

2018年的暑假,李媛媛如愿踏上了去尖山村的路,坐在通往深山、一路颠簸的车里,李媛媛心里一直在想:回家了,回家了总该做点什么。

QQͼƬ20180819214920.jpg

李媛媛正在给尖山村保利时希望小学的孩子指导功课田倩摄

书籍是通往远方的路

粉笔落在黑板上的触感,让李媛媛感到很踏实。她想过教孩子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语文。一次课上,她讲解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在她心中,就像保尔·柯察金这样不向命运屈服的硬汉,正是值得学习的精神偶像。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还问了她很多异想天开的问题,有个孩子问她:“老师,以后还会来吗?下次你上课的时候再给我们多说一点其他的的故事吧。”孩子看向她的那一刻,是最真的,李媛媛不知道他们以后会走上哪条路,但她记住了他们的眼睛。

这堂课过后,李媛媛觉得思路被打通了,孩子的话给了她不少启发。

在尖山村保利时希望小学有一个爱心书屋,这里的书籍都是每年赴川支教前川队征集到的爱心图书,是志愿者们从安徽一包一包扛到尖山村来的。10年间,图书室里已积累了满满三个柜子的书籍。“书倒是不缺,缺的是教阅读的老师。”李媛媛告诉记者,“书籍就是通往远方的路。”

在这之后,李媛媛成了孩子们的阅读导师,每次课堂讲授后,她一定会推荐几本书籍,引导孩子们去书屋寻找,并督促他们完成阅读任务。她她还想安排一个小型读书会,让老师和学生分享自己在书中看到的有意思的内容,真正把阅读变成孩子们的一种兴趣和爱好。

李媛媛一直相信,支教就应该是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的存在,抵达心灵的支教才可以走得更远。

在尖山村希望小学里,李媛媛分享了自己最真切的感悟;“10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改变了,可不少孩子身上依然有我当年的影子,不想念书,想早早地出去打工,以为一个月一千块钱就是笔巨款,所以我教他们读书,想要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不要放弃希望,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了,他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知识真的可以让他们改变命运。”

QQͼƬ20180819214933.jpg

李媛媛正在给孩子讲解诗歌。毛昊摄

“老师,以后还会来吗?”支教快结束的那几天,这个问题被孩子们反复问起。“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所以一定会回来的。”李媛媛坚定地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33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下了高速右边层岩叠嶂的高山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刚刚开始。车沿着盘山路前行,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云越来越近,山越来越高,手机信号越来越弱,心…… 吴桂珍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孩子们的笑容,那么地感染人的心灵。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孩子们身上那可爱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曾紫云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160三下乡,知识与快乐伴你同行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短短的十天三下乡期间,我们社会实践队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三下乡的十天里,知识与快乐伴我们同行。…… 梁晓颖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在实践活动期间,“沐语之夏”实践队成功举办了一次运动会。运动会分成常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参赛选手有新垌一中初二3班、初二4班以及初三3个班的同学。…… 韦敏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赠你玫瑰,我留余香 有缘千里来相会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遇。”既然我们如此有缘,那便好好珍惜,在这十天里,一起谱写生命的乐章。…… 陈小宙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沐浴夏季的阳光

沐浴夏季的阳光 七月,收获的季节。2018年7月17日,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十天的三下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活动我们在高州市新垌镇的新垌第一中学展开。…… 张国亮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乒乓”一声,怦然“新垌”

有一种力量创造着一种声音,乒乓,乒乓,它相互往来相互依存,小小的球,大大的世界,在跳动中挥洒着乒乓爱好者的梦与泪。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其高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李沛林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三下乡不仅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还是一个让大学生给农村带去很多有益的东西的良好机会。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收益的活动。…… 何丽芳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航学生赴青山镇实践调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7月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践团队赴“国家级生态镇”江苏仪征青山镇实践调研,深入探究当新时代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安财学子心系乡村振兴 深入乡村实地调研
为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7月12日,实践团队9名成员在指导老师李旭辉的带领下深入蚌埠周边农村,展开为期两天的实践调研,探索以信息化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优化路径。…
WE·Give Me Five | 『果行育德,持之以恒』 —第二十一站·浙江德恒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8月3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WE锋队应邀前往此次校企交流项目的杭州站的第二十一站——浙江德恒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恒检测”)开展校企交流项目。德恒检测的尚伟总经理和黄经理热情接待了 …
海大学子三下乡——唐赤英烈士故居及大足烈士陵园
山东师范大学蒲公英教育关爱团支教活动走进菏泽小井镇白佛寺小学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蒲公英”教育关爱服务团赴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白佛寺小学开展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
山大学子走进河南戏曲博物馆-探寻梨园失落的声音
2018年8月17日,山东大学(威海)梨园寻声团队今天正式开启了第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早晨8点,团队来到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参观学习。作为中国第一家戏曲声音博物馆,该馆一直致力于“寻找梨园失落的声音”。迄今 …
烟台大学“四点半学堂”引国学经典进蒋自崖村
儒家文化是我国经典传统文化,其意义不仅在于经史子集的积累,更在于对诚信、忠孝等优良价值观的传承。8月18日,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助力第一书记,践行下乡精神”实践队将儒家经典文化引入蒋自崖村,以趣味课堂形式教导幼年儿童学习《论语》、《弟子规》等经典作品。…
山东大学真爱彩虹支教团临沂队趣味运动会顺利结束
【实践感言】光昌流丽——用光伏开拓新天地
8月5日,中国石油大学光熠实践队在德州对“光伏扶贫”为期九天的调研就此画上句号了,过程并不能尽如人意,但是队员们各个都竭尽所能,各司其职,从默默无闻到真正的团结协作,我们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却也总能一个接一个的克服。…
山东大学“美食者与饕餮客”调研队赴淮南开展传统小吃调研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饮食一端,是生活艺术中的重要项目,未可以小道视之。”山东大学文学院“美食者与饕餮客”调研队的实地调研活动已经进入尾声,最后一站队员们选择了素有“中州咽喉,江南 …